进门后,那个9岁的孩子一直拽着他妈妈的手腕,看起来挺怕生。他妈妈一直催促他向我问好,小孩被催了几次后,怯生生地叫了声阿姨好。我朋友一脸抱歉又担忧地解释:“他太内向了,多包涵。”总是希望通过一些办法,让他们变得更善于社交、更开朗活泼、更讨人喜欢。有些家长还会认为内向是种性格缺陷,容易被冷落被排挤,在社会交际上容易吃亏。内向很多时候被默认为是一种性格缺陷。同样,内向不合群的人也被当成异类。卡尔·荣格在1921年的《心理类型学》中提出了外向和内向的概念。外向的人是通过社交来汲取能量,他们热情、健谈、爱交友。所以,他们会本能地回避无意义的社交,不喜欢人多热闹的场合。就比如,比起吵闹的幼儿园,内向的孩子更喜欢在熟悉的家里,独自和玩具作伴。相反,他们更懂得如何和自己相处,通过独处来汲取能量。他们仅仅是选择了一种让他们舒服的生活方式而已。家长们也不用担心孩子孤独,他自有一方天地。所以,内外向只是人一种心理状态,没有优劣之分,内向者更不是异类。家长不要因为偏见,一直标榜外向的优势,而忽略了内在性格独特的力量。性格的好与坏,一般是由话语权掌握者定义,而内向的人通常不喜表达,结果舆论的战场就被外向的人占领。导致人们只记得内向者的格格不入,而忘记了他们独有的力量。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班里有位女生十分内向。几乎不跟同学交谈,独来独往。我们讨论各种八卦趣事时,她安静坐在位置上,或是奋笔疾书,或是静静沉思。身边人的思想及各方面水平与高中同学相比是不够成熟的,价值观的种种相悖使我们并不能互相理解。于是,我也变得像那个女生一样,不爱与周围的人交流。心理学有个现象,叫“羊群效应”。意思是习惯了随大流,就会丧失自己的判断,成了集体意志的奴隶者。有数据显示,世界上70% 以上的成功者其实是性格内向的人。正因为内向,他们本能地对内心世界更感兴趣,喜爱独处,喜爱思考,拥有安静的力量。有常人所不能及的专注力,一以贯之的执行力。如果你家孩子性格内向,不用紧张和担忧,因为内向同样也是上天的礼物,内向的人也可以取得瞩目的成就。而且,内向者在创作、艺术、科研等领域有着外向者不具有的天赋。而有的家长,为了纠正孩子内向的性格,故意让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有次过年去亲戚家。她家女儿平时不多话,爱一个人待着。可她妈妈觉得内向吃亏,一直逼女儿变外向。小女孩听后脸一下子涨红,握着筷子的手指用力到泛白。她妈妈觉得没面子,激动地讲:“你连敬个酒都不敢,以后还能干什么?”孩子瞬间泪如雨下,扭头跑进了房间,直到我们离开也没有出来。其实,内向是打娘胎出来的天然的性格,本就没有对错之分,“纠正”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公平。而强迫孩子进行“社交锻炼”,只会让他们产生反感和恐惧,甚至会留下心理阴影。孩子内向的话,我们家长首要做的就是接纳,并且帮助孩子找寻自我认同感。让孩子了解到内外向只是一种性格特质,不分优劣,减少他的自我否定。要放心大胆地给他们更多“独处”的空间,让他能以安静的方式与自己相处,与这个世界相处。当他有足够的时间去认识自己,观察社会,蓄势待发,就会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说到底,尊重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才是帮助孩子发展的最好方法。内向的孩子并不是与世界格格不入,而是在以安静的方式改变世界。就像村上春树所说的一句话:不是所有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作者简介:清欢,家有两宝的职场辣妈,清欢读书会联合创始人,前知名教育上市公司高管,家庭教育、情感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