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的政治生涯 2024-05-16 06:20:01 王弼字輔嗣,魏山陽高平人,山陽,郡名。高平,縣名。魏高平縣治今山東省微山縣兩城鎮。生於魏黃初七年(226),卒於魏正始十年(249),官至尚書郎,著有《老子注》《周易注》。一、聰慧《世說新語·文學》:何晏爲吏部尚書,有位望,時談客盈坐,王弼未弱冠guàn,弱冠,年二十。往見之。晏聞弼名,因條向者勝理,條,陳述。向者,剛才。勝理,妙論。語yù弼曰:“此理僕以爲極,可得復難nàn不?”難,批駁。弼便作難,一坐人便以爲屈,屈,理虧。於是弼自爲客主者數番,自爲客主者,立論而自駁也。數番者,遞進而騁論也。皆一坐所不及。《世說新語·文學》:何平叔注《老子》,何晏字平叔。始成,詣yì王輔嗣。詣,造訪。見王注精奇,迺nǎi神伏曰:迺,乃也。“若斯人,可與論天人之際矣!”因以所注爲《道德二論》。因,於是。《三國志·鍾會傳》裴注引何劭《王弼傳》:弼幼而察惠,年十餘,好《老氏》,通辯能言。《三國志·鍾會傳》裴注引何劭《王弼傳》:淮南人劉陶善論縱橫,爲當時所推。每與弼語,常屈弼。屈,服也。《三國志·劉曄傳》:“少子陶,亦高才而薄行,官至平原太守。”裴注引《傅子》曰:“陶字季冶,善名稱,有大辯。曹爽時爲選部(廚按即吏部)郎,鄧颺之徒稱之,以爲伊、呂。當此之時,其人意陵青雲,謂玄(廚按即夏侯玄)曰:‘仲尼不聖。何以知其然?智者圖國。天下羣愚,如弄一丸於掌中,而不能得天下。’玄以其言大惑,不復詳難也。”《三國志·鍾會傳》裴注引何劭《王弼傳》:弼天才卓出,當其所得,莫能奪也。性和理,和理,中和。樂游宴,解音律,善投壺。其論道附會文辭不如何晏,附會文辭者,引經籍及前人之說以證成己意也。自然有所拔得多晏也。拔,無憑藉而特起。多,超出。二、捷給《世說新語·文學》:王輔嗣弱冠詣裴徽,徽問曰:“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資,憑賴。聖人莫肯致言,孔子莫肯言無。而老子申之無已,反復言之曰申。何邪?”弼曰:“聖人體無,聖人與無同體。無又不可以訓,本體之無不可解說。故言必及有。體無言有,體用兼備。老莊未免於有,恆訓其所不足。”牽於有境,故每言無。《三國志·鍾會傳》裴注引何劭《王弼傳》:(弼)父業,王業。爲尚書郎。時裴徽爲吏部郎,弼未弱冠,往造焉。造,造訪。徽一見而異之,問弼曰:“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也,然聖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無已者何?”弼曰:“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不說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恆言無所不足。”其所不足者,無也,故恆言之。於時何晏爲吏部尚書,甚奇弼,歎之曰:“仲尼稱後生可畏,若斯人者,可與言天人之際乎!”何晏、王弼皆注《老子》。何晏見王弼《老子注》,以爲不如,因毀棄己注而爲《道德二論》。何晏又作《論語集解》,與王弼《老子注》並行。裴徽問:“老子高明還是孔子高明?”王弼答:“老不及聖。”可謂機智於人事而深邃於學術。三、攀援《三國志·鍾會傳》裴注引何劭《王弼傳》:正始中,黃門侍郎累缺,晏既用賈充、裴秀、朱整,又議用弼。時丁謐與晏爭衡,爭衡,爭高低。致高邑王黎於曹爽,爽用黎,於是以弼補臺郎。臺郎,尚書郎。時曹爽以大將軍執政,何晏黨曹爽,王弼從隨何晏。《三國志·鍾會傳》裴注引何劭《王弼傳》:(弼)初除,授職曰除。覲爽,請間jiàn,請求私下談話。爽爲屏bǐng左右,屏,避退。而弼與論道,移時無所他及,移時,時光推移。爽以此嗤之。何晏薦王弼,曹爽嗤王弼,王弼處境尷尬。《三國志·鍾會傳》裴注引何劭《王弼傳》:時爽專朝政,黨與yǔ共相進用,黨與,同黨之人。弼通儁不治名高。通儁,通達有才。儁同俊。不治名高,不處心積名。尋黎無幾時病亡,黎,王黎。爽用王沈代黎,弼遂不得在門下。此門下指黃門。晏爲之歎恨。王弼攀援失敗。四、量淺《三國志·鍾會傳》裴注引何劭《王弼傳》:(弼)頗以所長笑人,故時爲士君子所疾。《三國志·鍾會傳》裴注引何劭《王弼傳》:弼在臺既淺,尚書省又稱尚書臺。淺,資歷淺分量輕。事功亦雅非所長,雅,向來。益不留意焉。《三國志·鍾會傳》裴注引何劭《王弼傳》:弼爲人淺而不識物情,初與王黎、荀融善,黎奪其黃門郎,於是恨黎。與融亦不終。五、忽卒《三國志·鍾會傳》裴注引何劭《王弼傳》:正始十年,曹爽廢,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曹爽、何晏受誅。以公事免。王弼黨曹爽、何晏,司馬氏蓋借故奪其職。其秋遇厲疾,厲疾,災疫。亡。時年二十四。無子,絕嗣。 附:《屯卦》六三王弼注【經】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注】三既近五而無寇難nàn,四雖比五,比,鄰近。其志在初,四與初爲正應。不妨己路,可以進而无屯邅zhūnzhān也。受阻難進曰屯邅。見路之易,不揆kuí其志,揆,揣度。其,指五爻。志,心意所在。五應在二,五與二爲正應。往必不納,何異无虞人以從禽乎?狩獵向導曰虞人。從,追逐。雖見其禽,而无其虞,徒入于林中,其可獲乎?幾,辭也。幾是語氣辭。夫君子之動,豈取恨辱哉?故不如舍,舍,放棄。往吝,窮也。行不通謂窮。 赞 (0) 相关推荐 读《老子》王弼注|第11章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轂所以能統三十輻者,無也,以其無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實統眾也.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木 ... 读《老子》王弼注|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凡物輕不能載重,小不能鎮大.不行者使行,不動者制動,是以重必為輕根,靜必為躁君也.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以重為本,故不離.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不以經心也. ... 读《老子》王弼注|第40章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有以無為用,此其反也.動皆知其所無,則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動也. 弱者道之用. 柔弱同通,不可窮極.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 ... 读《老子》王弼注|第18章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失無為之事,更以施慧立善道,進物也. 智慧出,有大偽: 行術用明,以察姦偽:趣睹形見,物知避之.故智慧出則大偽生也.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甚美之名生於大惡 ... 读《老子》王弼注|第19章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聖智,才之善也.仁義,人之善也.巧利,用之善也.而直云絕,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 ... 读《老子》王弼注|第9章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謂不失德也.既不失其德又盈之,勢必傾危.故不如其已者,謂乃更不如無德無功者也. 揣而梲之,不可長保. 既揣末令尖,又銳之令利,勢必摧故不可長保也.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7)天纵奇才王弼 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人.祖父王凯是刘表的女婿,继祖父是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因为得到何晏.裴徽等人的赞誉而成为清谈中的风云人物. 正始四年(243),少年王弼拜访河东裴氏家族名士徽,当时裴徽担任吏部尚书 ... 读《老子》王弼注|第8章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人惡卑也. 故幾於道. 道無水有,故曰,幾也.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言人皆應於治道也. 读《老子》王弼注|第7章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自生則與物爭,不自生則物歸也. 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無私者,無為於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 ... 读《老子》王弼注|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氣無所不入,水無所不出於經. 無有入無閒,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虛無柔弱,無所不通,無有不可窮,至柔不可折,以此推之,故知無為之有益也.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 ... 读《老子》王弼注|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 順自然也. 而無不為. 萬物無不由為,以治以成也.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化而欲作,作欲成也.吾將鎮之無名之樸,不為主也. 無名之樸,夫亦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