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2019:爬山,强健形体;读书,强大内心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即将过去的2019,很多往事不复记忆,但爬过的山、看过的书,就像是影院的大片一样,令人过目难忘。人生,唯登山与读书不可辜负。
每个周末的登山,如影随行,如约而至,就像是跟自己的一次约会;迈步山间,神游八荒,跟自己的心灵来一次对话。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像闪电一样穿过茂密的林叶,让我们看到了晨光的决心与力量,深吸一口经她“赋能”过的空气,让人感到特别的清新与勃发,似乎给自己的爬山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船到中游浪更急,人到半山坡更陡。”而我们每次登山开始总是雄心勃勃,不愿甘居人后,但登山过半,体力过半,激情过半,很多人选择了惠山的二茅峰,再也不愿意再往上爬半步,再加上到了此地后,有茶有水有凉亭,诱惑实在太大。
很多人就此打住,这好比人生,我们拼搏了半生,觉得差不多了,也该息息了,所以我们的事业也就到此为止了。前三十年是我们人生的爬坡期很辛苦,但还没有到人生的顶峰,也正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所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山高人为峰。殊不知,再往前走走,沿途的风景更是迷人,无锡城尽收眼底,胸襟顿时开阔。而三茅峰顶上的“江南古刹第一峰”的老祖庙,又平添了几分“仙气”。“牛困人饥日已高,三茅峰上庙中歇。”啥也不说了,按照惯例先来碗早面,此时的面条就是人间的极品了,比什么山珍海味都好吃了,嗖嗖地全下去了,大概就像是陈佩期在其小品《吃面条》那般模样。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在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吃完面条,再上一杯茶,我特喜欢看冲茶时的情景,看到茶叶在开水里翻滚,就会想起我们人生何尝不是这样,我们一头扎进这未知的世界,经历人世间的浮浮沉沉,苦涩中带着甘甜,最后又终于沉淀下来。
茶与书,天生就是标配,一手执书、一手端杯,书香、茶香与山间的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去年为纪念大侠金庸,我再次看了他的《天龙八部》,因为侠肝义胆的主人公萧峰是我最喜欢的英雄形象之一。
而读《史记·李斯列传》,真是有感而发,李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丞相,居功至伟,最后却落得具斯五刑(黥面、割鼻、斩足、割生殖器、砍头),而腰斩于市。这与人品格局有关,终究不是庙堂之器,一个厕鼠罢了。我品着茶、品着书、也品着人性与人生。
为什么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就是魔鬼?看了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最深的爱却披着罪恶的外衣,爱让人成魔,人毕竟还是复杂的个体。而看了严歌苓《角色》,就会对此有更深的理解,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私心而放任自己的魔性,沦为魔鬼的帮凶。其实,人性本恶,只有做到趋利避害,迎来人心向善,才不会让历史重演,让悲恨相续!
人都会有老的一天,父母现在的样子就是我们明天的样子。所以,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之事,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就像是场接力赛。余华在其作品《在细雨中呼喊》给我们呈现的含泪的笑,可谓是悲惨的世界。既然,人性如此复杂,我们为什么活着呢?余华在《活着》告诉我们: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快乐就没有那么痛快……”22岁的张爱玲凭借着对文字天生的灵性,凭借的是与生俱来对社会生活超强的敏感领悟,已经红遍上海滩,好像她就是为文字而生。但出名了又能怎么样呢?《执手已悲凉——张爱传》一生真实地再现了张爱玲传奇而又悲惨的一生。
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更是一个名利的逐利场,每天上演着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是很多人梦想的天堂。她们的成功就像是谜一样,王琦瑶是王安忆《长恨歌》笔下的一个是典型上海弄堂出生的名媛,绽放时犹如昙光一现,风光一时,梦幻一生,令人嘘唏,王琦瑶就是大上海那个时代所有名媛的缩影。
登山,强健的是我们外在形体;读书,强大的是我们的内心,最终实现两者的内外统一。那么,如何面对这复杂人性与浮躁的社会?那就要像《阳明心学》说的那样,要净化内心,虚空万物,达到澄明境界,做到知行合一。
人生,唯登山与读书不可辜负。2019梦想还在,2020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