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曹农喜:【回忆母亲】(散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三秦,梦盛开的地方

平台栏目
诗词歌赋‖诗歌‖散文‖小说‖杂文
名家作品欣赏
编       辑:徐萱波

回忆母亲

作者:曹农喜

我的母亲出生于1931年农历10月27日,病故于1993年农历正月初四,享年63岁。母亲是普通的劳动妇女,但是她辛劳一生、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回忆。

外祖父、外祖母生有3个儿子4个女儿,母亲是长女。为了养家糊口,外祖父农闲时节必须从姜堰推独轮车往黄桥运粮食。母亲从12岁起就跟外祖父拉车去黄桥,一趟往返90多公里,母亲从小就练出一副铁脚板。到了黄桥,外祖父就让母亲去打酒,同时也赏口酒由她解解疲劳。

母亲与父亲成婚后,赶上爷爷开米店,因此一家人做米卖米,成年累月的辛劳。爷爷和父亲碾稻或踏锯舂米,实在做不动了,母亲必须去帮忙,而筛米拣米主要由母亲承担。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母亲成为筛米的高手。以致后来,我们看到母亲用竹筛子筛米或筛其他粮食时极为惊叹,那筛子被母亲端在手中来回摆动,没有碾干净的米,或秕谷很快聚集到筛子中间,仿佛做魔术一般神奇,那功夫、那绝活经常引起村民们的赞扬。

我父亲从初级社起开始当基层干部,后来30多年之中一直当村支书和乡干部。母亲从不因为自己是干部家属就享受照顾做轻农活,而是挑泥、割麦、插秧、收稻等脏活重活抢着干,干得总是既快又好,村民们说母亲各样农活总拿得出手,是个妇女的好标兵。

60年代末70年初,母亲为生产队养猪,养猪责任大,要用心,而且很辛苦。那时冬天猪主要吃胡萝卜,养猪人需要付出较大劳动,尤其是天寒地冻,把胡萝卜运到河里洗干净,再搬到猪场切煮喂,那过程如果不是女汉子,根本不能担当。风雪中母亲用叉子叉起胡萝卜摔向河里,洗净叉到河岸边再挑进猪场的场面,多次闪现在我眼前。我读高一年级时,有几次我到猪场也抡起切胡萝卜的大铡刀,但最多只能八九个举刀回合就很累了。而我母亲举起铡刀上下挥舞,瞬间就能将一堆胡萝卜切得粉碎。那时母亲的手像树皮,好几处裂开了一条条口子,我们看了非常心疼。有一次生产队的两头猪不幸生病死了,母亲伤心得大哭起来,她多次责备自己没有早发现耽误了治疗。

那个年代,母亲小时候既然没有读过书,但母亲懂得要让子女们读书,她和父亲一起含辛茹苦拉扯大三男一女四个孩子,并把我们全部培养成为文化人,其中有两名老师和两名工程师。母亲曾多次对家里人说,如果不是搞计划生育,她准备生八九个儿子,让他们在各条战线为家庭更是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母亲没有读过书,但后来她挤时间上扫盲班就认识不少字。母亲聪明头脑灵活,口才和记忆力非常好。她去开过会,回来能原原本本传达会议精神。在那个全民背诵毛主席语录的时代,她能背诵四五十条毛主席语录,并且能恰到好处的引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等语录成为了她的口头禅。同时她说话谈心经常能妙语连珠。左右邻居的年龄和出生时间,她都能记得清清楚楚,统计人口时,她能一口气说出好多人的基本情况。我的伯父叔父经常说如果我母亲能读书,那她一定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母亲人缘好,村里的大娘媳妇总愿意和她亲近,姑娘们有事也总会和她协商。那些和母亲相处得较好的妇女主动帮助母亲做针线活,帮助母亲换洗床单被子等。

60年代初国家连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本村有户王姓人家已经断粮10多天,母亲坚持从家中很少的余粮中挤出3斤米送给人家,对方万分感谢,并给母亲送来一只木制婴儿摇篮。本生产队有个母亲的好友海奶奶家断粮了,母亲在自家也即将断顿的情况下,还是送给该人家4斤米。此事海奶奶的儿子20多年后还经常向村民们提起。1961年,外祖父因为遭受自然灾害长期吃不饱得了浮肿病,母亲即使自身营养不良也经常把自己的饭省给或匀给外祖父吃,并且经常去服侍外祖父,为他换洗衣服,擦洗身体。

母亲55岁以后,身体开始不如从前,但她仍然坚持承担着家务和农活,几乎不让家里其他人相帮。如果累了,她就用外祖父教给自己的办法喝几口酒,所以当时我和家里人经常看到母亲从柜子里摸出白酒来,就着酒瓶喝几口,也不要下酒菜,喝好后美滋滋地坐在凳子上歇一会儿,然后起身甚至是哼着小调再做她那些好像永远做不完的家务和农活。

这就是我的母亲,她勤劳一生,苦了一辈子,但是她辛劳一生,奋斗不息的高尚人格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回忆。

本文插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曹农喜:男、汉族,笔名曲颂、清水,70年代初家乡任教师,80年代末转行干纪检。多年来一直坚持笔耕不辍。先后在《扬州日报》《泰州日报》《江苏教育》《新华日报》《江苏纪监》《倡廉》《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监察》《金融报》等报刊发表新闻报道、人物通讯、小说、散文等作品600多篇,其中获省以上奖励作品有小说《做报表》和人物通讯《铁骨终傲然》等。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

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杨  强    张勇涛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 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王如萍 英子
     观云听涛 王迎旭    慧 质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吴亚妮 唐桂英 水云天
       王晓丽 心 语    郭二强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秋日私语 冯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长青山人    听泉赏月
孙传志    芳  芳   梦而诗
纪建军    浅  浅   琼  花
山  歌      贺  琪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0)

相关推荐

  • 米 筛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4-08-28 16:48 林华 星期天回老家,看到老屋墙上挂着的米筛,紫红光滑,仍然保持几十年前的样子.我问母亲:"这米筛有多少年头了?记得我小时候,它就 ...

  • 高尔基童年主要内容

    童年主要内容_高尔基童年主要内容(一) 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岁月.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 ...

  • 诗人样本||周绍力:开花的枯木

    诗 歌 净 化 心 灵 择  此处静谧 书一方清 远 开花的枯木 ◎晚霞 午后的晚霞 微风徐徐拂面 屋檐下,雨滴答滴答奏响 清脆的鸟啼袅袅 细听,格外醒耳 ◎枯树 伶仃的枯树 一棵环绕一棵 虬曲的树根 ...

  • 【三秦文学】曹农喜:【想念父亲】(散文)

    想念父亲 文/曹农喜     每当回到老家,我就会更加想念父亲,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也就会更加深切.我父亲生于1929年农历2月,在家中排行老三,但他在7年前病逝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连续三年遭受 ...

  • 【三秦文学】曹农喜:【特别的父爱】(小小说)

    小主,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寒露 特别的父爱(小小说) 文/曹农喜 小雪刚过,外面就飘起了雪花,这一天傍晚又卷起了鹅毛大雪,天很冷了 ...

  • 【三秦文学】张喜云:【随冬而来的不惑岁月】(散文)

    小主,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随冬而来的不惑岁月 文/张喜云 纷纷扬扬的大雪漫天飞舞着,才惊觉,原来时光真的不等人,生活是一如既往的奔 ...

  • 【三秦文学】【母亲节忆母亲】(散文)

    关注蓝字,关注我们!三秦,梦盛开的地方 平台栏目: 诗词歌赋|诗歌|散文|小说|杂文 名家作品欣赏 商务合作:15705450195 微      信:15705450195 编       辑:鱼儿 ...

  • 【三秦文学】王蓉:【母亲的心事】(散文)

    母亲的心事 作者:王  蓉 最近,母亲老是心事重重.要么默默地坐在床头,要么呆呆地望着窗外,要么拿着东西不知放下,要么忘记了自己究竟要干什么--眉头紧锁,时不时不由自主地唉声叹气.问她哪里不舒服吗?说 ...

  • 【三秦文学】张喜龙:【我家阳台上的一道风景】(散文)

    我家阳台上的一道风景 作者|张喜龙   编辑|水云天 这两年,每到深秋,我家阳台窗外防护栏的晾衣杆上,会渐渐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那悬挂在横杆上的一串串削掉皮的柿子,一个一个整齐地排列着,时差,使其呈现 ...

  • 【三秦文学】南喜玲:【月圆人更圆】(散文)

    关 注 关注三秦文学 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月圆人更圆 作者:南喜玲    编辑:谢雷 又是一年中秋节,和往年一样,带上月饼,还有买给父母最喜欢吃的水果副食,在儿子老公的陪同下,回到了家乡与父母团圆.一家 ...

  • 【三秦文学】南喜玲:【 大秦剧院观看弦板腔音乐晚会 】(散文)

     大秦剧院观看弦板腔音乐晚会         ――纪念"5.23"暨弦板腔音乐晚会 今天晚上要去咸阳大秦剧院观看演出了,从表妹告诉我后,一连几天我都在激动与兴奋中度过.虽然是弦板腔 ...

  • 【三秦文学】无名:【母亲的晚年】(散文)

    母亲的晚年 作者:无名 我曾经为父亲写过一篇文章叫<父亲的晚年>,现在,也想给母亲的晚年写点文字,好让她的晚年像父亲一样活得精彩. 母亲不是大家闺秀,更未生于书香门第.她只是中国农村劳动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