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霸权国家楚国对镇江的精准军事打击!朱方之战,史载镇江第一战!

公元前538年,南方霸权主义国家楚国,联合了蔡、陈、许、顾、胡、沈、淮夷、宋、郑等九个小兄弟国,对位于东部的吴国属地“朱方”,实施了精准军事打击。

《左传》是这么记载的:“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

而楚国出兵的理由很简单,是因为“(庆封)奔吴,吴句余予之朱方。

这次军事行动是镇江在先秦史籍中的首次亮相,被楚国打击的军事目标“朱方”,是镇江的古称。这一战,是有史载发生在镇江的第一战。这场战事后,吴国立即发声:我们被威胁了。我们已经警告过,这样的行动不会没有后果。

接着,吴国和楚国之间一连串的互怼,结果强大的楚国被拖进战争旋涡,日遭削弱。而吴国兵锋渐占上风,咄咄逼人。

  

01

先从这场战争的起因开始。

“(庆封)奔吴,吴句余予之朱方。”

庆封是什么人?

庆封,原是齐国一位非常有权势的大夫。齐国的另一个大夫崔杼杀掉齐庄公,拥立齐景公。庆封和崔杼分任右相和左相。

  

第二年,庆封在齐景公支持下,灭掉崔氏后执政齐国。执政期间,引起了齐国贵族们的不满。两年后,齐国的贵族们合谋攻庆氏。庆封不得不率领全族人士南奔投吴。

北方齐国名臣投奔到自己的旗下,吴王余祭大喜过望。于是吴国接纳了庆封,吴王余祭将“朱方”封给庆封,并将女儿嫁给他,庆氏宗族闻讯赶来相聚。

从此,庆氏比在齐国时还要有势力。

朱方这个地方,曾经做过吴国起家时代的中心,此时已是吴国废都,受楚国威胁,地理位置已是军事不安全地带。吴国将庆封安置在朱方,在战略上为吴国守西部边疆。

但吴国对制造齐国内乱的庆封,又不是全放心的。几乎在同时,吴王余祭将朱方与国都之间,军事最安全地带以及经济富庶之地的延陵,封给弟弟公子季扎,目的是起着屏障和监管庆封的作用。

吴王世系表(镇江博物馆)

春秋后期,历史上知名的吴国国君。

02

此时楚国的领导权发生了更替,楚康王死,儿子郏敖即位,他的叔叔王子围当了令尹。

王子围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弑了郏敖,自立为王,是为楚灵王

楚灵王上台后,立即宣扬要实现“楚国梦”,恢复大国地位,进入“第二次称霸期”。

他先是在楚国内部展开了一场大清洗,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同时用外交手段安定住北方大国——开始衰弱的晋国,放手开始了东扩计划。

春秋称霸的主要方式,就是用武力等手段,让诸侯国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楚灵王亲自召集了诸侯国大会,主题很明确:组建诸侯联军!远征吴国!

而这次远征的找的借口,就是讨伐齐国逃臣庆封,并逼迫吴国签订城下之盟。

依照春秋时代小型诸侯国的国力,千里迢迢参加远征,是各国不情愿的。为了“杀鸡儆猴” ,楚灵王在大会上,竟逮捕了徐国国君,因为他是吴女所生,怕他有二心,会在战争中背叛盟军。

“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

《左传》中留下这句记载,而这场战争,却是那么的惊心动魄!

春秋时代的战争。

发掘出来的春秋时代的青铜剑。

03

参加此次联军行动的一共有十国,由楚国统领,蔡、陈、许、顾、胡、沈、淮夷等七国都是国君跟着亲征。另外还有宋、郑二国,派了大夫从征。

十国联军在淮水中游集结会合,一路南下,至长江北岸濡须口(今安徽无为县东南)一带。

然后,十国联军突破吴国防线,乘船顺江东下,直抵朱方

楚灵王派出楚国大夫屈申,围打朱方

大兵压境,庆封率全族,和吴国驻军一同保卫朱方城邑。

然而,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朱方仅凭一城之力,势单力薄,怎能跟十国联军对抗,不久朱方便被联军攻陷。

城破之日,联军捉拿了庆封,并尽屠跟随庆封的族人。

楚灵王准备举办一个仪式,当众历数庆封罪行,然后处死,并向各国媒体宣扬楚国的正义行为,为建立以楚国为核心的春秋政治秩序做铺垫。

但事前,楚国的大夫伍举对楚灵王进谏:“我听说没有缺点的人才可以理直气壮的当众宣判杀戮对手。庆封就因为违逆军命,所以逃亡到这里,他难道会肯乖乖地被诛杀吗?万一他在诸侯面前不顾一切的揭你的短,何必要这样做呢?——你自己就是一身的黑,不要惹得一身骚!

但楚灵王在胜利面前,已经听不进这样的话了。他让庆封背上斧钺,在诸侯军队中游行示众。

他命令庆封当众说:不要象齐国的叛臣庆封一样,杀死他的国君,削弱国君的孤儿,还要厚颜无耻的举办诸侯国大夫会盟。

庆封,是一个不失为一代枭雄的人物,他并不按楚灵王的要求去做,却是当众指着楚灵王高声骂道:

“不要像楚共王的庶子围(即楚灵王)一样,杀死他的国君——自己哥哥的儿子郏敖而取代他,来和诸侯会盟!”

满脸尴尬的楚灵王,让人赶紧把他杀了。但楚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开始崩溃。

著名的吴戈。

04

诸侯联军取得朱方之战的胜利后,又挥师北上,灭掉了淮水流域的一些小诸侯国赖国和鄫国。

一时间,楚国,似乎又重新成为诸侯新霸的角色。

朱方之战,是吴楚军事形势向背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吴、楚战场总是以长江流域为主,吴国只能退处于消极防御的境地,吴国在朱方之战中,没有以主力与楚交战,而是“丢卒保车”,牺牲庆封及其家族,保全吴国的军事实力。

朱方之战,对吴国的刺激是强烈的。

吴王余祭愤怒了:“庆封走投无路了才来投奔吴国,把他封在朱方,只是表明我们不仇视有才之士啊。”

这一年余祭去世年底,继任的吴王余昧挥师攻入楚国,复仇战神一般的他,一口气夺取了楚国三座城邑,分别叫棘邑栎邑麻邑(即今河南的永城县、河南的蔡县和安徽的砀山县)。

《左传》称这次伐楚之役是“以报朱方之役。

第二年,楚国又纠集诸侯联军报复,不料作为精兵先锋部队轻急冒进,被吴军在鹊岸击败。虽然先锋部队与后军会合,但是吴国早就严阵以待,楚军只能无功而返。

第三年,吴国的邻国徐国,派太子仪楚出使楚国,竟然被拘禁,随后逃回徐国。楚灵王怕徐国报复,先下手为强,派兵杀向徐国。吴国出兵救徐国,楚灵王派令尹子荡从豫章(今南昌一带)出兵阻击,不料反被吴军在房钟杀败,连宫厩尹(相当于弼马温的职务)都被抓了去。

楚国的三战三败,让楚国的军队遍生出了惧吴之心。

这场围绕“庆封之死”的战争,不间断的一直打到下一任吴王僚登基,仍连绵不断。

而“朱方之战”后的吴国,军事上控遏了楚与中原的联系,强化了对中原诸侯国的影响,极大的拓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朱方之战后,吴国国力达到了最盛。

现在,镇江还有叫“朱方路”的地名,以纪念那个历史时代。

吴国逐渐成为长江下游流域的主角,而且还慢慢成为光芒四射的主角,这时候的吴国,农业、兵工、造船及手工业均极发达,国势开始强盛。已拥有步兵及水军数万人。

 

日渐强大起来的吴国,开始同楚国争夺淮河流域。从吴王寿梦至吴王僚60余年间,两国战争频繁,互有胜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