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建国:云海中那个“假话不会说,真话不全说”的人再也见不着了
【建国悟语】
自从喜欢上主题化阅读以来,自己很少再读经典之作和创作需要必读作品以外的书著了,原因就是经典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创作必须的主题化阅读可以提供亟需的素材。世间书,千千万,穷极一生即便啥也不干,你读的书都是大海之一滴。死读书,不如无书,这是我自己读书数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
季羡林先生的事迹,通过读书了解一些,我的书橱里就存有先生的散文集。之前,我认为季老是梵学大师不是国学大师,看了卞毓方教授所著《大器行天下》传记,对季老的认识有了一个很大转变:季老的敦煌学研究,应该属于国学范畴;季老礼仪待人,也属于儒学规范。仅就这些,以“士”的标准看待季老,应该不是阿谀和攀附,因此,称季老为国学大师不为虚言,虽然梵学更是季老研究的顶级课题。
挤时间读完《大器行天下》一书,恰巧董编辑寄来的几本好书又至,看到其中有卞毓方教授所著《海天摘云》散文集。
这几年因为致力于几个历史文化课题研究,对当代散文阅读不多,倒是韩愈、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大家的散文有了系统的翻阅,让我对散文的形与神有了进一步认识。
卞毓方散文和古代散文相比,多了一些当下感和自然感,有着自己的视角与韵味。他在这本散文集中,写到一些当下的文人名士,包括专门写传记的季羡林。
对季老,他描写先生的博学和真诚,比如写到季老日记曾记载年轻时在德国喜欢看女人的大腿,这当是世间男性的共好,季老即便年迈也不希望通过修改日记把自己打扮成所谓的正人君子,坚持按原貌保留下来。
由此可见,季老的“假话不会说,真话不全说”是他的信念和坚持。
卞毓方的散文有对故土的思念,有对结识学人的回忆怀念,有对过往云影的记忆弘发,读他的散文,看到他对人生的认识和对生命的把握。他写:你来看月,月也一定看你。他写:淳朴才有文明,才能知书达理。
他写:不光是文学家,包括各个方面的思想者,也要有那样的一种勇气,就是以个人单薄的身躯扑向滔滔洪流,有点力挽狂澜和拒绝的勇气。他写:找,是一种过程。找的本身,往往比结论更有意义。近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主题化阅读和生命语文的研究推广,看了卞毓方教授的散文,我更坚定了坚持和向前的勇气。
一直想见见季老,但他去世了。其实,在季老没有住进301医院之前,他是不太难见的。
或者会有见到卞毓方教授的机会,一定好好听他说说散文和人生,说说季老和仰慕的海天摘云的天外来客们。
(作者,颜建国,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宋元文化研究专家,系中国散文学家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数家报刊专栏作家,著有《元朝东平学派》《苏轼与东平文士考析》《文宗义脉》《春风有约》《家乡的石板坡》等专著。本文由作者独家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