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教育写在开学:所谓“减法”,往往是“加法”换了方向
升学教育写在开学:所谓“减法”,往往是“加法”换了方向
1、老读者可能知道,我每年有两篇“命题作文”
——一篇是当年的高考作文,另一篇就是“写在开学”。一篇给我孩子,给自己,也给大家的小文章。今年,我想和孩子聊聊“减法”和“加法”。
2、啊,臭小子,你肯定觉得接下来的这个学期,会遇到“减法”。
听到“双减”这个词,你们这帮家伙的脸上都有隐藏的笑意。哇,作业少了;哇,培训班没了。
暑假的最后半个月,在培训机构的群里,你亲眼看着我们原定的秋季班从原计划改成备选计划,从备选计划改成落选计划,从落选计划改成躺平计划……
那位我们很喜欢的老师,从信心满满到焦虑不安,再从焦虑不安到任由天命,这么大起大落的场景别说你没见过,我也没怎么见过。
你一定会觉得此刻的人生充满了自由的空气——原本略显拥挤的时间突然宽裕了起来,就像进入了一个家具都被搬走的房间:天啊,原来屋子并不逼仄,甚至可以做短跑冲刺。
你知道我们谈不上“鸡血”,也从没真正禁止过看手机和打游戏——
那么,这次,我就来说说“减法”背后的“加法”。
3、事实上,你压根讲不清“双减”的全称。那我来提醒你:
第一个叫“减轻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业负担”,不是“把作业清掉”;第二个叫“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不是“把培训停掉”。
你现在看到的“停掉”和“减掉”,无非是调整过程中的错觉罢了。就像导航发现偏了航,提醒你掉个头,换条路,但远方依然有目的地,你还是得走下去。
怎样的作业是“负担”?大家想来想去,答案是“完成时间”,例如“不超过两小时”——但“时间”从来不是“负担”的最佳答案。同样一份作业,有人半小时就能完成,有人磨磨蹭蹭要做一整晚。后面那位同学的家长一直在投诉“负担过重”,以前大家会说这是孩子“习惯不好”,现在则可能是“作业量有问题”,那你猜猜,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要是老师的话,会布置一批“选做型作业”:你愿意去完成,当然很好;你不肯去做,我也不会提醒。面对这样的“自由”,你会怎么办?
这样,我们先试试,去选择一个更自律的答案。
怎样的培训是“负担”?大家想来想去,答案是“学科”和“休息日”——回头想想,这很可能意味着“非学科”和“工作日”成为了大家争抢的时间。有人琴棋书画,有人吹拉弹唱,有人在晚上九点才回到家,有人最后一节课请假往外赶……
哪有什么真正的“躺平”,现在只有劝别人躺平,然后自己一片慌乱。
我当然不至于慌乱。但你还是得去练游泳,练口语,做练习,写随笔。“学科负担减少”的背后,是“评价体系的多元”,而“评价体系多元”的背后,是“需要学的东西更多”。
就像以前你只需要赛跑,但现在裁判说,赛跑不应该那么重要,你需要射箭、骑马、体操、举重……
那你就得都试试。
这确实是减法,但也是加法。
4、其实学习哪有什么减法。
所谓“减法”,归根结底,只不过是改变“加法”的方向。那个被清空的屋子,终究还是会摆上家具,才能让你舒舒服服地呆下去。
哪怕家附近的培训机构人去楼空,我们也得知道,只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强健的体魄,更宽广的视野,才能在未来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
学习从来不是丢人的事。
学习从来不是轻松的事。
学习就是一天又一天的相加。
从来没有相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