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用字,啄木鸟在行动”,请不要再拿错别字当幽默!
早在前几年,我就写了一篇《为了孩子,请不要再拿错别字当幽默!》发表在了红袖添香文学网。 今天收到一则微信,儿子替我看了并念道:“亲爱的粑粑麻麻,童鞋们都夸我的作文写的很妞,你们造吗?” 儿子吃力的念着,念完一头雾水地问:“什么意思啊!” 我给他翻译:亲爱的爸爸妈妈,同学们都夸我的作文写的很牛,你们知道吗?” 儿子恍然大悟:“妈妈,这个人好没水平,写的全是错别字。” 看着儿子一本正经的脸,我不想解释这样写是为了看起来比较萌,比较俏皮可爱,是近几年流行的一种“错别字幽默”。我只是说:“就是啊,还不如我儿子有水平呢。” 我很庆幸上四年级的儿子已经有了辨别错别字的能力,可是对于那些还没有能力辨别错别字的孩子呢?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也许,第一个写这样字的人原本就是写错了字,让人指出后不是谦虚的承认错误,反而大言不惭说是故意这么写的以博众人一笑。于是,大肆宣扬他的这种“幽默”行为。这不是典型的“小人之过也必文”吗!真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可笑的是,人们不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是肆无忌惮地转发,传播,并以能写出这样的“幽默”文字为荣。写不出的或持反驳意见的反而让他们笑话为死板、没有“幽默”细胞、孔夫子……。甚至一些天天在电视上放的广告词里也是错字连篇,为的只是别出心裁让大众记住。例如一个酒类广告:有口皆杯(碑);药类广告:一步到胃(位),摩托车广告:乐在骑(其)中,电熨斗广告:百衣(依)百顺……,类似这样的词语数不胜数。你们只知道错别字能让你们的产品相得益彰了,可是,你们想过孩子们吗?他们会误认为那个词就是原来的词语成语。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孩子在写作文时把“默默无闻”写成了“默默无蚊”,老师给他指出来并纠正了,他反而理直气壮的说是老师错了,家里的蚊香盒子上就是这么写的。 唉!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如果厂家稍稍有点社会责任心,就请不要再误人子弟了。如果硬是要写,不妨在错别字的旁边加一个括号,里面写上正确的字吧。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治学严谨哪里去了!“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慎而思之,勤而行之”“言有物,行有格”“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古训警句还记得吗? 可怜孩子们在这样的错别字满世界写的语言文字中学习成长是什么后果呢!连当今电视上,谁的嘴最会耍贫,会调侃,谁就是最红的主持人、评委。甚至有的孩子站在舞台上不说上几句贫嘴的、调侃的话评委是不给按绿灯的。硬生生把一个三观正确的“许三多”逼成个油嘴滑舌、谎话连篇的“韦小宝”。于是,人们哄堂大笑,使劲鼓掌,直夸这个孩子是一个幽默天才。评委心满意足地按下了绿灯。 一个人语言的涵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他的文化素养。 幽默可以有,但为了孩子,请不要再拿错别字和无聊幼稚的贫嘴当幽默了!为进一步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学校里开展了“规范社会用字,啄木鸟在行动”活动——组织学生在城区,街道、社区查找不规范用字。 同学们趁假期在校外开展“啄木鸟”纠错活动。寻找错别字的身影遍布每个角落,在标语牌、告示、标志牌、黑板报、作业本、街道、公共场所、民房等地方寻找并记录所有不规范汉字,并提出整改意见。在本次“啄木鸟”纠错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用一双双火眼金睛纠查到广告牌、对联、张贴画、小广告等出现的繁体字、错别字、异体字、二简字、残缺字及汉语拼音标点符号和外国文字等多处使用不规范现象,细心的孩子们把一个个不规范用字一一收集。
2:龙
3:杨、国
4:十全十美
5:温馨
6:桥头
7:话
8:川
9:依依不舍
10:孙
11:华 医
12:东阿阿胶
规范汉字文化,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推广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工作却任重道远。爱母语、爱中华、让每一个孩子都认真严谨地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我们在行动,让语言文字像你的笑脸一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