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比中强化思想 |《我的动力源》吕霄

学生佳作
《天天读写》2021.8
我的动力源

四川成都十二中初中部2021届(10)班 吕霄

每个人要成功都需要动力,没有动力什么事也做不好,我的动力来自于我的外婆。
小学时我做事很容易放弃,又很爱乱想,一天可以想出几百个主意,可没多久只要一见到困难就会立即想到放弃。有什么办法呢?我没有动力源。直到我与我的外婆相处了一个假期后,才让我有了巨大的改变。
【解释题目含义,明确文章中心——外婆给了“我”动力】
外婆身体可差了,她说自己小时候连猪油都不能吃,一吃就吐。手酸、腿麻、眼花、胃痛……她除了耳朵哪儿都有病,就连记性也很差。
【交代外婆身体情况,为下文外婆的表现从反面蓄势】
有一年暑假,我与外婆一家人到青城山住。记得有一天早上5点多时,我听见开门的声音,怎么了?有小偷吗?我第一个反应是这样想的。后来转念一想,估计应该是有人要出去,可是我一看时间,现在才早上5点多啊!我忍不住下床想去看看到底这是谁,没想到出门的人竟然是外婆。
【外婆起得很早——“我”的心理描写】
在我印象中外婆这样多病的人就应该在床上多休息,根本不应该这么早出门呀?于是我叫道:“外婆,你要去干什么?”她平静地回了一句:“去散步,锻炼锻炼。你想一起吗?”我说:“去散步?才5点多,这么早?你身体不好,怎么不好好休息呢?”她平静地看着我说:“就是因为我身体不好,才更应该好好坚持锻炼啊!人闲下来就会毛病多,我觉得自己还能走的时候就多走走吧。”我搞不明白她是哪里来的动力。
【多病的外婆坚持锻炼——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相结合】
我劝不过她,就只好跟她一起走出去锻炼了,免得她出什么意外。两千米的山路,我都走得腰酸腿疼,可外婆跟没事人一样。问起缘由来,原来她每天都会这么走的,我听了不由得佩服她。
【我的感觉与外婆对比,突出外婆锻炼身体的效果】
从那天后,我更仔细地观察她,发现她虽多病,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这些活全是她一个人忙完的。同她说的一样,她一天中真的没怎么闲过。而且她小时候就这么努力,据她说,除了一次因为病了两个月没考好外,她其他时间的考试成绩全是优秀。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她是怎么以她那极差的记忆与身体做到的,她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她说很多事情,很多理想,只要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不放弃,才【改为“就”,与前面的“只要”搭配】有实现它的可能。
【插叙——当年外婆学习上的奇迹】
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想放弃时,眼前就会出现外婆拄着拐棍慢慢走在山路上的背影,又仿佛听见她对我说:要努力坚持,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我明白,我那天资很差,却不断努力做到最好,为努力活下去而轻易不言放弃的外婆,她和她的品质就是我的源动力。
【照应前文和题目,揭示文章主旨】
(指导教师:徐术根)
赛作文点评
生活中困难、挫折在所难免,如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本文小作者描述与外婆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外婆身上获取战胜困难的动力。题目“我的动力源”,是文章的写作中心,也是文章的线索。“我”的心理活动描写具体、生动,对表现外婆的形象,揭示动力源起了重要作用。
写法借鉴:在对比中强化思想。对比手法,是写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它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从而突出事物的特征,使形象更鲜明,给读者的感受更强烈,借此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本文为突出外婆给“我”战胜困难的动力,运用了多种对比手法。
1.“我”获得动力源前后的对比。“小学时我做事很容易放弃,又很爱乱想,一天可以想出几百个主意,可没多久只要一见到困难就会立即想到放弃”,如今,“每当我遇到困难,想放弃时,眼前就会出现外婆拄着拐棍慢慢走在山路上的背影,又仿佛听见她对我说:要努力坚持,不要轻易放弃”,“我”的前后变化对比,突出了外婆的影响力,强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外婆很差的身体与坚持锻炼、劳作的毅力的对比。“外婆身体可差了,她说自己小时候连猪油都不能吃,一吃就吐。手酸、腿麻、眼花、胃痛……她除了耳朵哪儿都有病,就连记性也很差”,尽管如此,外婆仍很早起床,“坚持锻炼”;不仅如此,“发现她虽多病,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这些活全是她一个人忙完的”,外婆释放出的活力与身体状况形成强烈的反差,给“我”造成心理冲击,正因如此,才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力量。
3.“我”的感受以及对外婆的印象、预期与外婆的现实表现的对比。“在我印象中,外婆这样多病的人就应该在床上多休息,根本不应该这么早出门呀?”,可外婆5点多就起床了。爬山活动,“两千米的山路,我都走得腰酸腿疼,可外婆跟没事人一样”,对比中突出了外婆外表柔弱的身体中蕴含着的强大的内心。这也构成了“我”战胜困难的动力之源。
就这样,在多重对比中,完成了外婆形象的塑造,强化了外婆给“我”动力的思想。
(点评:徐东祥)
END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于金恺:借写板栗,抒发乡情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庞可珂:借助景物描写 塑造人物形象

《天天读写》约稿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