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好好说--和孩子沟通的秘诀

 有话好好说

梦八的孩子组成了胜字最后几笔,稍微有点版权。

有话好好说

话说好了海阔天空、风和日丽,话没说好狂风骤雨、凄风冷雨……什么时候说,从哪里入手,说话的艺术或者说是和孩子沟通的能力,对于现在的你我来说,确实是需要说说了。

毕竟现在不学会好好说不行了,上一篇公号小编说了,八下九上最重要。八下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就在一个月之后(4月15日左右),不到2个月孩子的信息技术中考(5月8-10日)又要开始了。每天老师班级群发的小测成绩、微机分数、作业好坏、课堂表现,哪个不是触目惊心、战战兢兢,表扬固可以喜之,批评不可承受。用一个恰当的词就是“焦虑”,白天一天已经被轰炸的满肚子气,晚上看着孩子回家后,拿着手机不着急,做着作业听着歌,对了答案不改错……另外一个词“焦躁”也出来了。于是,每天晚上的固定节目开始上演,伤人伤己七伤拳,一拍两散不管了。

第二天,一想不管不行呀。毕竟老师说了,这是最重要的初二下学期了,蹉跎一天少一天,耽误一天坏一天。于是继续……什么时候孩子能懂事呀?熬着吧。

其实这一段时间焦虑的不仅是各位家长,还有我们品牌住宿班的任课老师和相关主管领导等同仁,一个不可能但是也要完成的任务在等着我们。因为是第一届品牌住宿班,梦八初中前半段班级发展看着不错,但是中考成绩才是胜负关键,而现在是关键阶段,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证明我们住宿班的强大。关键是这个目标有点高,跳一跳够不到,踩着梯子咬着牙一点一点想办法,还是够不着。不过作为一个石外老人,看过经历过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造就了今天石外辉煌,所以,唯有自己给自己鼓劲加油!也给大家加油鼓劲!

加油鼓劲不是喊口号,也不是增加焦虑。是传达理念,是教会方法,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今天的理念来自于生活部张主任给的台湾教育大师(电子书没写作者)的一本书,我周一晚上用了3个小时浏览了1遍,突然焦虑就小多了。对每次住宿班例会上张主任采用的萨提亚模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当然,还只是了解一些皮毛而已。怎么体会,上干货。下面是文章节选:

我举个假设事件,示范我如何应对「问题」的对话,运用前述语句,将听话更改为对话。

比如:孩子答应八点钟洗澡,时间已过八点了,仍然在玩游戏。

这可能是亲子教养中,常碰触到的问题,一般父母的应对,通常会出现以下四种应对模式。(这四种模式很有意思)

指责孩子的模式:「讲几遍了,都几点了,还在那儿玩!」、「你到底要玩到几点!」、「你自己说好八点钟的,结果还在那里玩,我再也不相信你了。」、「你再继续玩,我就生气了!」等等。

讨好孩子的模式:「我帮你找好衣服了,赶快去洗澡喔!」、「好了,再玩一下下就好啰!」、「你要不要去洗澡啦?不然我先洗了,我洗完出来,你就不要玩了喔!」等等。

对孩子说理的模式:「要得到人家的相信,就要守信用,你要做到八点就停止玩的约定。」、「只知道玩,不懂得遵守规定…」等等。

自我打岔模式的模式:「好不好玩?」、「玩到第几关了?我看看。」或对孩子继续玩游戏,视而不见。

上面举出的家长应对,是希望孩子听话而已,或者忽略了问题。或许听话模式有其效果,孩子被家长训斥一顿后将手机上缴,但心中残留情绪。这种情绪可能是生气、懊恼,或是逃避,孩子无法正视不玩手机的意义,想办法钻空子,更不可能有机会讨论原则或者意义。

现在,我将这段亲子互动,从听话模式更改为交互方式,假设这孩子叫做「阿明」,如下:

「阿明,怎么啦?你刚刚说八点要洗澡。发生什么事了?怎么还在这儿呢?」

在此,我再次建议才入门的父母,先将对话成为一种言语的习惯,再练习如何和孩子讨论「问题」,这也是我在这小章节所强调的关键,从练习「日常对话」,再切入「问题对话」。因为讨论「问题」,很难一开始就上手,需要将过去的应对模式,转为探索(好奇)孩子应对的状况。

回到对话示范。我归纳以往的应对经验,当父母说了「阿明,怎么啦?你刚刚说八点要洗澡……」说罢,孩子未必会不玩手机,仍眷恋在游戏中。

假设阿明说:「喔!再等一下!」

「…你刚刚答应我,八点要去洗澡,怎么啦?……」(请注意语态的平稳,注意懂得停顿。)

「好啦!再五分钟就好了。」

「那五分钟后,你就会去洗澡吗?」

「应该会!」

「我不要应该呢!我要确定的答案…我刚刚很相信你。所以我答应你玩到八点。」

「好啦!」

「嗯…那五分钟后,你会主动结束游戏吗?」

「我会!」

「好啊!谢谢你。不过,如果你没有结束游戏,我会将WiFi关掉,你会生气吗?」

「会呀!我会生气!」(大部分的孩子,谈到这里不会生气了,此处我模拟一个较艰难的状况:孩子会生气。)

「你会生气呀!那怎么办?

「那你不要关Wifi!」

「不行呢!因为你答应我的。怎么啦?你答应我了,怎么会做不到呢?」

「我会忘记…」

「你会忘记呀!那要我提醒你吗?快到五分钟时,我会提醒你!好吗?」

「好呀!」

「但是五分钟后,若是你还在玩,我会把wifi关掉!你还是会生气吗?」

「这样我不会生气了!」(仍有极少数孩子,在此说会生气,我们会继续对话。)

「嗯!谢谢你呀!」

………

上述对话的模拟,是我多次处理亲子议题的归纳整理,是实际经验。当家长带着孩子找我,提出类似的教养难题,不知如何面对「问题」之际。我会邀请孩子回到现场,模拟当时状况,由我扮演父母角色,常常得到上述的结果。比较棘手的对话,是孩子还是会生气,我的对话则会指向生气的发展,允许他生气,但是不能闹脾气。

若是长此以往的对话,孩子的感悟会越来越强,比较能遵守规则,也懂得尊重自己,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会好很多。

我总结一下我的感悟,就是“用真情、无目的”谈话。本周和CY、YM都谈了谈话。

都是真心从孩子的未来开始,没有预设谈话目的。下面说说我的过程,也给大家一些提示。

CY最近有点成绩下降,小科背诵也不如以前认真了,当然还有其他的事情。谈话选择了在跑操回来的时候,只有我和CY,要谈话首先要找到切入点。和妈妈的交流,发现CY要考声乐,打算以后去中戏、北电学声乐。有这个高的起点真的很适合谈话,从考上不容易开始,到应该怎么准备,又问了问现在的声乐老师怎么样,该听的时候听,该反馈的时候反馈。只是一种关心CY的未来,朋友似的聊天,真心的关注她的未来。之后,就没有之后了,聊了10分钟。我愉快,孩子愉快,其他留待以后……

YM呢,每次督促他跑步都是很难的。早上加跑也把自己放到了跳组,而且因为英语课上的和老师不配合被告状。谈话的时候放到了课间操后,以为有罚他跑圈,真诚的聊了聊。这个YM特长很特殊,具体不说了,否则就有露馅的嫌疑,他高考想考北航。这也成为我们交流的出发点,描述了想象中的大学生活,以及他应该做的准备。当然,对于他的特长确实很感兴趣,一路聊了10多分钟,到了教室门口还意犹未尽。

今天看九年级的百日誓师大会,为了让孩子们有点事情做,我留了一个写感受的任务。YM当时表现很是气愤,他每次周记写的也是凑合而已。我抓住他坏情绪的苗头,这不能存着。趁着等待仪式之前,和他聊了聊,知道他坏情绪来自于本来应该提前5分钟下课的音乐课(为了百日誓师,要早点吃饭),因为班里有几个孩子要加分,所以耽误了4分钟下课。YM差点吃不上饭,所以情绪就坏了。知道了原因,其他的也就好说了。其他的留待以后……

很多的聊天在不经意中,希望各位家长用心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学会好好说话。

孩子为何不想改变呢?一般人的对话会纠结在「事件」与「问题」,当对话在问题打转,孩子会觉得倍觉压力,甚至有被指责之感。真正的对话是以「人」为主,对人产生关怀,关心人如何应对问题?既然以「人」为本,就能接触人的生命力,接触孩子内在:想活得有价值、想活得有意义、想要被接纳、想要被爱,也想要自由的生命能量。

●当孩子为你做了些什么,那怕是再小的事,都专注的跟孩子说谢谢。

●跟孩子在一起玩耍时,除了全心投入,并且告诉孩子,你很开心与在他一起。

●下班后见到孩子,或者孩子放学回家,告诉孩子你很想念他。

●与孩子共处于宁静的时光,感觉细腻美好的时刻,告诉孩子你爱他们。

●跟孩子进行散步、喝茶与欣赏阳光时,告诉孩子多喜欢与他们在一起。

●当孩子生病痊愈,或者经历挫折,告诉孩子你很珍惜他们。

●看见孩子展现自己,比如为你表演一段,告诉孩子你感到幸福。

●跟孩子品尝食物,观赏美景或一朵花,告诉孩子你喜欢一起的美好。

如果想要《对话的力量》这本书电子稿,本期公号底下留言。留言够20个了,我就放到家长群里大家共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