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聚餐的女人们

题图:梵高

火车上吃饭通常的格式都是快餐,快来快吃,吃完了赶紧扔掉泡面的碗和油乎乎的快餐盒,完全是为了对付一下定时进食的胃口,对付一下习惯性的饮食规律。只有喝酒的人才会慢慢吃,慢慢吃着打发时间,一口一口咂着将自己平常封闭的情绪逐渐引向面红耳赤无所顾忌的豪迈。而像这样既不喝酒还要慢慢吃的,就属于很少有的景象了。

这四个乡村气息浓郁的女子,敞怀撇腿地围着小桌坐着吃烤串,烤串中有一只虾一个串的,把一只小小的虾抻得很长,长成了一个薄片,让虾的所有细节都显露出来;显得细节很多,虾很大。除了这种被夸张地抻成了一张纸的虾,还有那种装在圆形的一次性塑料饭盒里的连汤带水的吃食,大约是蘸料,麻辣烫的蘸料。都用一层层塑料袋裹着,吃的时候也不能把塑料袋去掉,只是打开一层层的口子,从那一层层都逐渐淋满了黄色油汁的口子里蘸食。

这些在街边小摊上吃东西的格式,被她们一点不差地照搬到了火车上。显然她们对于这一次在火车上的集体聚餐是有备而来,是有着非常充分的想象的。所以没有喝酒也像是喝了酒一样的热烈和微醺,每个人的嘴巴和两腮都是红的;不知道是因为兴奋,还是因为烫。

火车到站,刚上火车的人都拿着票对号入座。陆续来了几个人,都被这凑在临窗的小桌边的四个女人给指派到别的地方去了。因为那小桌上已经摊开了味道浓郁的汤汤水水,别人坐下也受不了那味道,何况大致都是短途,便没有谁再计较挨不挨窗户的位置了。

她们的咀嚼之声和食物的味道伴随着她们浓重的乡音和完全放开的话语表情,在车厢里弥漫。她们的口音中有河南味儿还有山西味儿,听说话内容,似乎是邢台西部的一个县。因为说到临城的时候说不远,说在邢台下车八点来钟,到家得九点了云云。

说到九点,立刻就一个趴到小桌上撒娇地说,我女儿一直等着我呢,等我到九点,我只能骗她说马上就到了马上就到了,要不她撒起泼来谁也弄不了。这种充满了恋爱的抱怨和显摆使另一个马上接着说:“我出来可没人想,老公连个电话都没有!”不过她的幽怨的情绪只持续了一下,马上就拿起来电话给老公打了过去。说你干嘛呢,说在车上呢,说吃饭呢,说九点才能到……

其实即使在吃饭的时候,每个人手里的手机也都没有闲着,都不断地在用手指头刷着屏幕,随时盯着各种消息或者是可能的消息。身在曹营心在汉,已经是现代人的常态;心有旁骛,不在现场,不在这个即使再好也肯定不如不在现场的一定更其美妙的现场。

在都打了个电话以后,四个人热烈的谈话突然陷入到了一阵短暂的停歇。一时间谁都没有再说什么,都扭着头看窗外西山之下正在源源不断地飞快掠过的麦田。刚刚收获以后的麦田金黄的麦茬用大块的黄色将窗口的视野装点得异常明亮;偶尔还有正在收割或者依旧没有收割的麦田,其间的收割机或者一望无际的麦海景象就更让人已经适应了空无的视野突然找到了聚焦的对象,好像有看不尽的内容,有她们每个人最具体的生活,最具体的爱人和孩子正在这幅辽远的景象深处。

有意思的这几个女人居然都是一个学校的老师,并不是出来打工的人。她们只有在描述到在学校的什么事情的时候,才会绘声绘色地使用起当时情境里的普通话。这样的转换在她们如行云流水一样自然而然,显然都已经是她们日常说话的模式。她们在学校里,在班级中居然还都有和自己的学生打架的事情,还都知道避开监控。她们说这些的时候并不严肃,往往是笑成一团。这大约是只属于她们自己的行业内的秘密,在她们畅聊的口吻里都成了可以无所顾忌的谈资。

这在火车上看来绝对平常的一幕,事后感觉像是一幕现场的舞台剧,是以生活本身为舞台的舞台剧。其中的每个人的表演都是那么到位,从表情到动作到语言,都一派天然又相当集中热烈,一递一地说话和表情交流使中间绝对没有长时间的断片的冷场,非常紧凑。一直到她们吃完了,火车要到站了,列车员提着大塑料口袋来收垃圾了,她们才一股脑地将全部盒子钎子都扔了进去,让小桌上重新空了出来。就此,四个女人一起出差的盛宴,已经接近了尾声,所有的话题也都过了一遍又一遍,只剩下多少有些愣怔的没话找话了。

我坐在她们身边,喝着一杯热水。在火车上喝一杯热水,烫得不好下嘴的热水,的确是一种和玩手机一样的打发时间的好姿势。它让肩挨肩、面对面坐在一起的陌生人之间,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模拟空间。是的,并非真实的属于自己的空间,而仅仅是模拟着属于自己的空间。它让人有事可干,避免了手脚没处可放,目光来回游移的尴尬。

所以必须是一杯很热的热水,就是因为不可能一下喝完,喝一点放下,再喝一点再放下,可以持续很长很长时间。如果是瓶装的矿泉水,一仰而尽,就完全没有这个心理效果了。

我喝着热水,偶尔瞄一下她们和她们后面的窗外。自始至终地看完了这一出平常的平淡的又分明是精彩精致的舞台剧。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都如她们四个一样,一切都可能正如所料,也往往果如所料,甚至连她们言谈之中泄露出来的小秘密也一点都不意外。在人类重复了千万年亿万次的生活格式中,何以我们依旧会津津有味乐此不疲一往无前?一方面往往多有抱怨,一方面又全情投入,不舍昼夜,不计代价。

这固然是因为生命的本能,同时也更因为每一个人的人生对自己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去无回,每一段历程,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事先的准备与事后的回味;没有这些貌似无意义的咂摸,就很可能失之于简单和麻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