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一一六)临证谈小柴胡汤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碰到这么一种情况,对于某一具体病患,似乎可以辩为某一证或某一方证,但总有那么一、二症不支持。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会碰到,看到一个病人,一辩证,这是桂枝汤证,或者这就是小柴胡汤证,或者这就是四逆汤证。大部分脉证都支持,唯独有一个脉证不支持,要不就是一个脉象,要不就是一个舌象,要不就是某一个症状,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有两种办法,一种办法就是把这个症状忽略,按自己辨的证去认识,另一个办法就是重视这一个特殊的证。《伤寒论》这一条文给了我们选择的是,要重视这特殊的一证,如果大家都赞同,那说明你的辩证是对的,如果其中有一个人反对,一定要重视反对这个人的意见。有可能我们辨得不对,或者有可能我们辨得不够全面。
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句话对我们临床是最大的影响。伤寒论给了我们一条道,我们可以沿着这条道去思考。
《伤寒论》这一本书的伟大之处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教给后学者,中医临证必须辩证,并且辩证一定要精细。
在辩证的时候不要出现大概,差不多,估计这样的思维去判断,哪怕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紧,所有的症状全具备了,唯独多出一个口苦这个症状出来,那就绝对不是单纯的太阳病,或者多出一个咽干来,他也不是单纯的太阳病,那么临床上需要做什么?有可能需要用麻黄汤加黄芩,或者麻黄汤合小柴胡汤,或者是小柴胡汤加麻黄,桂枝,或者是小柴胡汤加羌活,防风。这就是重视特殊的地方。
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里面这样说道:少阳之外为太阳,里为阳明,而少阳居其间。故少阳之症,有兼太阳者,有兼阳明者,内中见少阳一症,即可用小柴胡汤,必能两顾得效。仲景所以独重此方也。
徐灵胎在这里说用小柴胡汤,倒不一定说我们都需要用小柴胡汤,但是,他分析的这个理分析的是对的。少阳的表是太阳,少阳的里是阳明。那么,在表或者在里,只要有一证能见到是少阳证,那么,我们就不可以单治里,也不可以单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