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石先生在中都田背

(图为田背风光  刘增荣拍摄)

刘坊原名刘琅,字季英,号鳌石,千十郎六世孙,祖居上杭县南湖里埧头村(现上杭县稔田镇化厚村),尊祖刘旺富迁居上杭城关下中街(原瓦子街,现天山街居委会隔壁),居所为“天潮阁”,祖父刘廷标,明末官授云南永昌通判,明永历一年丁亥(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就义,父刘之谦,明末户部主事,矢志不事清,于明永历十二年(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全家八十余人殉难。刘坊出生于云南,全家殉难时他还不满周岁,时逢其母外出幸免于难,从此由母亲养大,读书十分勤奋聪慧,十五岁时作《哀龙江》,抒发兴亡之感,故国之思,揭示了狭义的民族主义精神,他虽非明代遗老,但他自以二代忠贞后裔,亦矢志不事清,不应清代科举,不追逐功名利禄终生布衣。

刘坊公年二十二岁时(公元1679年),数经周折,徒步回到上杭,住伯父家(现天山居委会侧)二十四岁时,他辞别杭城再度出游,“平生足迹所至,访求遗逸不少懈”,他好诗歌,其有较深造诣,平生主张作诗不论体格,专以神气为主,他写作了大量诗文,抒发自己东西南北数万里,终不得一安身托足之所的悲凉情怀,以及理想抱负终于付之流水的怅惘,五十六岁那年,他写下了这样苍凉的诗篇,五歌(选一):“有客有客字季英,十年落魄东西行,中原万里无托足,萧然天地惟一身。短诼粝食苦不饱,高歌傲慢凌古人,鸣呼一歌兮漏一下,霜风漠漠云飞野……”。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风烛残年的他,开始动身从京师返回故里,希望一付骨殖不至扔在异乡,然而,最后一个愿望也未能实现,在贫病交迫中,不幸病倒,同年秋天,卒于宁化县好友李微君家中,享年五十六岁,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张我武先生在其墓上重立墓碑曰:“明遗民上杭刘鳌石先生之墓”。

刘坊公的一生浪迹了大半个中国,他的著作散失在民间亦很多,又因他始终只是一个布衣,著作又不为人们重视,我在编辑《田背村志》《刘氏族谱》时搜集有刘鳌石的不少诗歌,除“长歌为白门叔寿”载于上杭文史资料86年第二期,这是刘鳌石先生在田背时为白门公(宰裔字申之号白门)中都田背人,生于明万历乙卯(公元1615年)七月廿五日,康熙十一年壬子(公元1672年)岁贡,初任浙江处州府丽水县知县改调云和县知县)六十九岁寿所作长歌,这首歌应在公元1683年前后白门公六十九岁时所作,据传刘鳌石先生在田背曾设馆授徒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写有不少诗篇,其中田背八景诗后又加了田背上屋乡二景诗,现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怪石摩天

纪年今已经无极,今日逢予一改观,

岁久藓苔皆作字,山高风雨不知寒。

置身万仞严仙掌,俯视群峯列信桓,

却怪岱宗诸碣石,有何功德与秦刊。

(图为田背布坑后山  山顶上的大石头--官帽石  傅永生拍摄 )

梅花清供

众芳摇尽慨无邻,才有梅花便有亲;

爱子独留寒岁志,悟予应共雪中身。

品原绝世谁同立,骨是平生不可人;

一缕孤情千古债,与君忘语证前因。

幽壑松涛

肃肃高飓日夜交,转柯木叶雨萧萧;

恍闻帝所钧天乐,散作钱塘八月潮。

曲奏凤凰来弄玉,身寒刁斗壮缥姚;

亦知草木原无恨,应代斯民诉寂寥。

疎林晚月

湛湛枫叶点红潭,郁郁乔松密可龛;

栽得青山耆老四,呼来明月酒徒三。

迂今无用狂何病,哭亦徒劳笑不堪;

徒倚夜深天宇净,万竿笙竹纵雄谈。

双桥秋水

清溪曲曲抱山坟,桥板松枝挂绿云;

隔岸人烟林外隐,远村鸡犬望中闻。

薄畲数亩供鸿集,小筑三间待鹿群;

莫谓避秦甘废弃,好将出处係斯文。

霜禽晓梦

更筹数厌漏犹催,青女粧残镜半开;

林际声频寒报鸟,窗前香冷白堆梅。

舞罢结缘情何在,击碎唾壶志未灰;

转眼韶光成一掷,东风又出武陵来。

青草池塘

漂零兄弟各天涯,何地乾坤可作家;

大半浮生随逝水,忍教壮志减年华。

绿归康乐池中草,红入文通笔上花;

几度秉成还自惜,汉庭何日召长沙。

落叶鸣更

落落虚斋万虑清,读书对我吐余情;

星明子夜光如烛,叶扫空阶梦有声。

憔悴那堪逢正则,升沉天地问君平;

早知禹稷皆为帝,悔不深山学稼耕。

甘泉井

瞥眼阴浓树木苍,泉从壁出异寻常;

湖亭漠漠清风冷,石井溶溶玉水光。

俯首夺花生郁馥,举头远眼自翱翔;

澄鲜自饮甘如醴,夏冷冬温味更长。

七星池

一带池塘方且圆,东西左右碧相连;

鱼激浪起频潛藻,鸭戏波兴自动莲。

树木荫翻天上植,楼台影倒水中悬;

琉璃白洁真难画,此处风光宛若仙。

(图为田背云霄阁景区一角  刘增荣拍摄)

(0)

相关推荐

  • 【百家廊】狀元家鄉的巨變

    黃海振 原來靜靜的山區鄉村突然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原因是狀元發出了極大引力.事實上,狀元.教授等在青年中的影響力正成為一股激勵青年奮力向上的強動力.福建上杭稔田的丘維聲獲取1961年全國狀元後,老 ...

  • 历代政权之秦汉时期(一)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1.始皇帝嬴政(公元前221-公元前210年) 2.二世嬴胡亥(公元前210-公元前207年) 3.三世嬴子婴(公元前207-公元前206年) 秦末割据(公元前20 ...

  • 剧本园地 幸福山歌

    幸福山歌 邱玉红 时 间 当代. 地 点 边远的壮乡,一条小河弯又弯,绕过一山又一山.壮家村寨上垌村.下垌村隔河相望,山水秀丽,风景优美,山歌代代相传. 人物表 刘三妹 回乡创业青年,旅游专业毕业大学 ...

  • 上杭,才溪

    此刻正式官宣: 在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立法議員施家倫先生,澳門展貿協會會長林中賢先生的帶領下,在全球領先的互聯網巨頭美圖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在福建省委統戰部.上杭才溪各級領導指導下,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宣佈 ...

  • 川滇茶马古道轶事——记石包田背人过河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川南叙永通往云南.贵州的茶马古道主要有两条,一是从叙永东门弯子经营盘山去贵州毕节的川黔古道,二是从叙永南门口经两河去云南威信的川滇古道.川黔古道早已 ...

  • 石江下山村:背靠杯山好乘凉

    杯山是老天赐给石江人的礼物.杯山不仅山色旖旎,风景秀丽,也是个登高望远.踏青游玩的好去处.炎炎夏日,坐在寓仙宫门前的银杏树下,山风习习,清凉宜人,连蒲扇也用不着:夜宿在这里,与青山为伴,与星月为伍,身 ...

  • 田背村百岁寿星的故事

    田背村据1988年统计,在全村大约2000人的总人口中,八十岁以上老人仅有15位(其中男6人,女9人).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三.四十年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的发展和完善,随着田背村村民总体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 ...

  • 《田背风采》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

      01.原福建省副省长,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委员叶双瑜为<田背风采>题字. 02.田背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

  • 南社诗人包千谷在田背留下的诗作

    (图为田背村一角  刘增荣拍摄) 题记:包千谷先生从1930年秋至1934年冬,曾多次寓居田背,一度设馆村中光藜堂,留下许多诗文,现录部分诗作如下: 读刘鳌石<田背八景>诗感吟 (1932 ...

  • 包千谷先生与田背

    (图为田背宏文馆景区一角  刘增荣拍摄) "我家住,田背乡,居中都,好地方,姓刘氏,彭城郡,数百家,自成境--小孩子,学唱歌,不敢骂人嘴莫多,讲规矩,叔就叔,婆就婆,哥就哥,有客来,爱温和, ...

  • 田背外迁裔孙的两祠堂

    (一)两姓一祠:刘郑宗祠 山岫宅村胜景稀,两姓一祠真出奇. 荥阳堂上长发地,彭城郡内发千枝. 福安市范坑乡岫宅村彭城刘氏系上杭中都田背十郎公长子十四郎开基胜运(今蓝溪)之裔孙几经迁徙到福安西里兰溪境内 ...

  • 田背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史略

    (图为田背村码头街  刘永安拍摄) 拥有700年历史的.美丽富饶的田背村,村民们历来不仅勤劳朴实,而且崇文重教,世代以来人才辈出,涌现了许多文人志士,这些都与田背村700年以来始终重视文化教育有密切的 ...

  • 田背古建筑大厅堂所挂牌匾(部分)

    (图为田背村全景  刘振春摄影)田背古建筑大厅堂所挂牌匾(部分)序号所挂匾额何  代    建  筑小地名  创建人备    注1文魁 书香 和睦堂18鸭塘下(云瑶)2致和堂15王沙坑(子任)3雲程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