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石先生在中都田背
(图为田背风光 刘增荣拍摄)
刘坊原名刘琅,字季英,号鳌石,千十郎六世孙,祖居上杭县南湖里埧头村(现上杭县稔田镇化厚村),尊祖刘旺富迁居上杭城关下中街(原瓦子街,现天山街居委会隔壁),居所为“天潮阁”,祖父刘廷标,明末官授云南永昌通判,明永历一年丁亥(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就义,父刘之谦,明末户部主事,矢志不事清,于明永历十二年(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全家八十余人殉难。刘坊出生于云南,全家殉难时他还不满周岁,时逢其母外出幸免于难,从此由母亲养大,读书十分勤奋聪慧,十五岁时作《哀龙江》,抒发兴亡之感,故国之思,揭示了狭义的民族主义精神,他虽非明代遗老,但他自以二代忠贞后裔,亦矢志不事清,不应清代科举,不追逐功名利禄终生布衣。
刘坊公年二十二岁时(公元1679年),数经周折,徒步回到上杭,住伯父家(现天山居委会侧)二十四岁时,他辞别杭城再度出游,“平生足迹所至,访求遗逸不少懈”,他好诗歌,其有较深造诣,平生主张作诗不论体格,专以神气为主,他写作了大量诗文,抒发自己东西南北数万里,终不得一安身托足之所的悲凉情怀,以及理想抱负终于付之流水的怅惘,五十六岁那年,他写下了这样苍凉的诗篇,五歌(选一):“有客有客字季英,十年落魄东西行,中原万里无托足,萧然天地惟一身。短诼粝食苦不饱,高歌傲慢凌古人,鸣呼一歌兮漏一下,霜风漠漠云飞野……”。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风烛残年的他,开始动身从京师返回故里,希望一付骨殖不至扔在异乡,然而,最后一个愿望也未能实现,在贫病交迫中,不幸病倒,同年秋天,卒于宁化县好友李微君家中,享年五十六岁,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张我武先生在其墓上重立墓碑曰:“明遗民上杭刘鳌石先生之墓”。
刘坊公的一生浪迹了大半个中国,他的著作散失在民间亦很多,又因他始终只是一个布衣,著作又不为人们重视,我在编辑《田背村志》《刘氏族谱》时搜集有刘鳌石的不少诗歌,除“长歌为白门叔寿”载于上杭文史资料86年第二期,这是刘鳌石先生在田背时为白门公(宰裔字申之号白门)中都田背人,生于明万历乙卯(公元1615年)七月廿五日,康熙十一年壬子(公元1672年)岁贡,初任浙江处州府丽水县知县改调云和县知县)六十九岁寿所作长歌,这首歌应在公元1683年前后白门公六十九岁时所作,据传刘鳌石先生在田背曾设馆授徒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写有不少诗篇,其中田背八景诗后又加了田背上屋乡二景诗,现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怪石摩天
纪年今已经无极,今日逢予一改观,
岁久藓苔皆作字,山高风雨不知寒。
置身万仞严仙掌,俯视群峯列信桓,
却怪岱宗诸碣石,有何功德与秦刊。
(图为田背布坑后山 山顶上的大石头--官帽石 傅永生拍摄 )
梅花清供
众芳摇尽慨无邻,才有梅花便有亲;
爱子独留寒岁志,悟予应共雪中身。
品原绝世谁同立,骨是平生不可人;
一缕孤情千古债,与君忘语证前因。
幽壑松涛
肃肃高飓日夜交,转柯木叶雨萧萧;
恍闻帝所钧天乐,散作钱塘八月潮。
曲奏凤凰来弄玉,身寒刁斗壮缥姚;
亦知草木原无恨,应代斯民诉寂寥。
疎林晚月
湛湛枫叶点红潭,郁郁乔松密可龛;
栽得青山耆老四,呼来明月酒徒三。
迂今无用狂何病,哭亦徒劳笑不堪;
徒倚夜深天宇净,万竿笙竹纵雄谈。
双桥秋水
清溪曲曲抱山坟,桥板松枝挂绿云;
隔岸人烟林外隐,远村鸡犬望中闻。
薄畲数亩供鸿集,小筑三间待鹿群;
莫谓避秦甘废弃,好将出处係斯文。
霜禽晓梦
更筹数厌漏犹催,青女粧残镜半开;
林际声频寒报鸟,窗前香冷白堆梅。
舞罢结缘情何在,击碎唾壶志未灰;
转眼韶光成一掷,东风又出武陵来。
青草池塘
漂零兄弟各天涯,何地乾坤可作家;
大半浮生随逝水,忍教壮志减年华。
绿归康乐池中草,红入文通笔上花;
几度秉成还自惜,汉庭何日召长沙。
落叶鸣更
落落虚斋万虑清,读书对我吐余情;
星明子夜光如烛,叶扫空阶梦有声。
憔悴那堪逢正则,升沉天地问君平;
早知禹稷皆为帝,悔不深山学稼耕。
甘泉井
瞥眼阴浓树木苍,泉从壁出异寻常;
湖亭漠漠清风冷,石井溶溶玉水光。
俯首夺花生郁馥,举头远眼自翱翔;
澄鲜自饮甘如醴,夏冷冬温味更长。
七星池
一带池塘方且圆,东西左右碧相连;
鱼激浪起频潛藻,鸭戏波兴自动莲。
树木荫翻天上植,楼台影倒水中悬;
琉璃白洁真难画,此处风光宛若仙。
(图为田背云霄阁景区一角 刘增荣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