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点‖淮阴中学9月月考优秀作文点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黙默不语的泉水的聚焦,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与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陈述泉水的常态——不断“蓄积”,第二句话阐述泉水在“蓄积”之后的结果一—成为喷泉,汇成溪流,奔向远方,第三句话说的是人们对“泉水不断蓄积形成喷泉奔向远方”这种现象的看法。因此,考生可以从泉水、人们两个角度进行立意。另外,材料中“蓄积”“聚集”等词表达相近的含义,也可以依据材料中出现的高频词作为立意方向。还可以从命题人意图的那些引导语入手,比如材料中“其实”一词,该词语之后的语句也暗含着命题人的意图。
从泉水“靠积”与“喷涌”角度:
(1) 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收获; (2) 不断积累,才能让生命闪光:
从人们“众人瞩目”与“鲜有关注”角度:
(1) 看问题要全面: (2) 整体看待事物之间的联系。
下面的立意则偏离了主旨:
(1)泉水涌出地面才成为喷泉,所以写抓住机会,促成改变;
(2)要想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就必须涌出地面,去吸引人们的眼球:
(3)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使同一事物的命运不同,所以写环境和条件的重要性。
1.宙题行文忽视材料
审题时忽视“蓄积”“聚集”等关键词,在文章撰写的过程中,少涉及或不涉及材料。建议: 审题求稳不求险.
2.思路混乱文无章法
构思文章时信笔写开,想到哪写到哪,议论文的基本思路混乱。
建 议: 熟悉 议 论 文 常 见的几种 结 构模 式。
3、论据老旧不求新颖
使用爱迪生、项羽、刘邦等陈旧素材。
建识: 多关注新闻,多积累时下热点。
4、论据叙析不分明、素材角度把握不准
论据叙述与说理分析不分明,选舞的材料随意套用。
建议: 控制好材料叙述的字数,依据论题(论点)精选素材,并眺够国绕论题{论点] 展开分析。
文以积则深
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只花了两年时间,但他为构思整部小说却花了十五六年。因此说,厚积而薄发,方能造就最美的风景。【点评:引述经典,紧扣论题,证明论点。】
对于文化而言,积累与沉淀永远都是所有人走向更远更深的必经之路。【点评:化大为小,提出论点。】
叶嘉莹先生写作《唐宋词十七讲》,谈到唐宋经典诗词,深刻而富有情趣,让人深叹她对诗词极致的运用。她对唐宋词的理解,如数家珍,仿佛诗词是一朵别在她胸口的花,只微微低首便能捕捉那倩影,只轻轻一嗅便是芳香扑鼻,蝶舞蜂喧。叶嘉莹先生在诗词等古典文化上有如此造诣,和她幼时即学诗作诗有关,诗词成为她无时不在学习与研究的精神粮食。这部书,是她多年来不懈研究和探索的沉淀与积累,因此才有她国际诗词研究上的盛名,她对中国诗词的研究在国际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点评:运用叶嘉莹的呕心力作《唐宋词十七讲》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具体可感。】
翻开中国诗歌历史,我们看见,曾经盛产诗歌的乾隆皇帝,却没有流传一首诗一曲词;中国新诗史上,我们也会发现,胡适等人急就章,缠着古诗血腥气的所谓新诗,也只是昙花一现,这说明,文化不信官,不信名,还是需要大量沉淀和一定累积。
因此,我们说,文化的积累与沉淀,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前的寂寞与难熬,是天光乍破前的孤独和黑暗,积累文化如泡一杯茶,茶叶辗转浮沉,几番润烫,才换得几口的清醇甘苦。喝茶人不是泡茶人,只知晓茶的好喝,却未必了解一杯好茶的泡成如何不易。正如看书人不是写书人,只觉着书中风华无限,却不知那背后深藏了作者多少的心血加眼泪。【点评:运用比喻论证,用泡茶来比喻文化积累和沉淀,切口小,观点实。】
然而,当快餐式的文化席卷整个文学界,文化的积累又该何去何从?
一朵花要想在春天盛开,尚且需要积蓄了一整个冬天的力量。一本书的写成和阅读难道只需用上杯盏之间的片刻须臾时间吗?当下很多人爱读短小而表面精美的文章,一些用伤感华丽文字堆砌而成的“锦锈文章”,那仿佛已然成了文艺青年们必背的枕边读物。对于作者而言,他也许是为了紧随时代潮流而创作了这些作品,说到底难免为金钱利益驱使。像这般守不得寂寞,不愿积累自己生活,不愿沉淀自身修养,又如何写出真正好的作品?对于读者而言,不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推敲,阅读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如何让自己在阅读中提升文化素养?【点评:结合时代特点,分析现代人快餐文化的利弊,很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文化是久经磨练的历史,是千锤百炼经典,需要积累与沉淀的,因此,文人是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就像百炼成钢医院,唯有坚持积蓄力量,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绽放无限风华。
不必在意努力和积蓄的艰辛是否被人看到,最终绽放的芳华将是最好的报答。【点评:结尾对努力和积蓄者进行安慰和鼓励,这种结尾,既点题又翻出新意,很好。】
这是一篇采用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文章。对题意能够很好挖掘和提炼,化大为小,借文化来思辨,理解了深厚积累与美丽喷发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一定的深度和力度。语言比较精练,通顺,开篇借经典引入论题,中间反复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结也有鼓励和安慰的意思。
最大的优点是,大题小做,运用比喻论证,思辨比较新颖。
黎明是汇聚的黑暗
【点评:比喻式题目,新颖独特。】
尼采的一句高歌总让人心潮澎湃,“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这句话本身足以声震人间,因为它一语点破了生命的真谛:自我积蓄,自我完善。【点评:借名人语录引出论题,进而点题,到处论点。】
一个人以坚忍缄默的姿态走过漫长却短暂的一生,把种种辛酸苦涩内化为生命的燃料,他才能于痛苦的积蓄之后,在万千漂泊与缄默的尽头点燃闪电,声震人间。【点评:语言精练,富有穿透力。】
提到积蓄,便让人联想到孙行者在破石前经受的风吹日晒,汲取的日月精华,它首先表现在内涵的不断丰富。纵观中国古人传记,凡有所建树者,有所成就者,(注意:语言要周到,有一定的涵盖。)其人必是“幼时好学,发愤苦读。”这几乎人皆共有的品质,却常常被我们因习以为常而忽略掉,这一点,恰恰是忽视了传主们光耀千古的根基。你几乎找不出一个不学无术,未经积蓄而一举成名的大家。宋濂假书夜读,抄诵经史,“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归有光恪守祖训,竟日苦读,“户牖不开”;至于飘逸浪漫的诗仙,忧国忧民的子美,谁仅凭瑰丽的幻想与不凡的抱负而彪炳千古?谁不是从点滴的积蓄开始最终奔涌成泉。正如鲁迅的告诫世人——“不管什么事,积三十年总可成一学者”,则是阐明了细微的积蓄对生命投入的慷慨回馈。【点评:举例简洁明了,分析得当。】
但积蓄不仅仅是知识的不断积累,更是心灵在沉默之中的磨砺。一颗稚嫩的心是承受不起巍巍华冠的。惟有经历岁月淘漉,方可打磨出生命的包浆;惟有质坚如玉的心灵,方能于乱石荒砾中成就不凡意义。一本《看见》,让我们看见了一个风云变迁的十年,看见柴静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向着冷峻理性的思考者的蜕变,看见了十年带给一颗心灵的涅槃与一个生命的坚韧质地,看见积蓄真正给予我们的馈赠。【点评:举例富有力度,夹叙夹议得当。】
道理似乎一目了然,然而真正甘于缄默,甘于积蓄的人又有多少?在这个浮躁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见惯了:虚浮吹拍的投机者,空谈理想的懒汉,半途而废的懦夫,明明看书碌碌无为却安慰自己平凡可贵的愚者。黙黙蓄力的人自然是有的,一如赋闲六年,审视生活的导演李安,一如做了四年“村妇”而找寻生命坐标的心灵作家张德芬……他们踄涉过最寂寞的黑夜,所以能将黑暗容纳于足下,踏出生命的黎明。【点评:点面结合,夹叙夹议,议论精当。】
黎明之前,必有黑暗;点破黑暗,必然黎明。
所以,七菫年坚信:“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
不甘平庸的你我,是因慵倦畏惧而蜷缩于黑暗,耗尽生命的暮光,还是于黑暗中奔跑积蓄,迎接黎明最激动人心的曙光?
【点评:多小段点题,比喻法议论,反问式结尾,选择式扣题。】
这是一篇语言成熟,议论精要的夹叙夹议散文,是一篇难得的考试佳作。这篇文章优点很多,最大优点是语言精练,富有力度,举例简要,多样化,议论画龙点睛。
文章标题用比喻,令人耳目一新;开头用名言引出论题,干脆;中间举例,对人事理概括很读到;结尾三小段,引用加比喻,选择式点题,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