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被动”,才是孩子“懦弱”的根本原因
越是和孩子相处的多父母们就更加感慨教育孩子真的是太过复杂的问题,大人和小孩子永远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做家长的自以为给孩子讲明了所有的道理,发现孩子不过是表面的附和。孩子"怯懦"的隐藏自己的想法不过是不想要和父母产生过多的冲突。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更加理智的为孩子做更长远的打算,大人更加丰富经验不是为了指挥孩子而是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提示。孩子需要活成他希望和向往的样子,做家长的也不要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
每一个独特的孩子都需要孩子认真的思考和体会他们的想法,在不同的阶段变换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同时又不能干涉孩子自主的成长过程。所以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不要让过分的担忧影响孩子的探索
"被动"的父母总是以大人的观点去约束孩子,从孩子能够爬行开始"卫生"就成了亲子之间的一个大问题。我记得有朋友很讨厌《小猪佩奇》,因为动画里佩奇一家人最喜欢的游戏就是跳泥坑。生活中一些不会总是干净整洁的场合,过分的强调大人们认为的"干净",会让小孩子失去很多探索未知的机会。
孩子用自己的双手触摸这个世界,用自己的感知不断的了解周围的一切,这对于每一个孩子都是非常必要的过程。不管泥巴还是石子都有可能玩出不一样的花样,孩子的玩耍也是身体发育和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就像一位叔叔说的,他喜欢收藏石头所以家里的孩子即便玩路边脏兮兮的石头他也不会过多的干涉。美玉曾经也是被泥土包裹的,如果害怕泥土的污浊那么怎么能够找到美玉的温润。
即便孩子当下做的事情太过幼稚甚至会给大人制造一点麻烦,那也不要把怒火向孩子发泄,更不要随意阻止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家庭不是一个强权的集合,家长要更多的顾及到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需要。真正有利的变化需要从孩子内在获取动力,这比外部强压的要求改变更加对孩子有利。成长是一个美好的过程,并不需要做父母的每天胆战心惊。
2、 主动接纳孩子控制自己
主动的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接纳他们的行为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付出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和等待,在和孩子发生分歧的时候耐心的听听孩子的意见不要轻易发脾气,耐心的等待孩子一点一点的长大不断进步,持续的向孩子输出自己的爱。
不管是孩子偶然的破坏东西和其他孩子争执,还是学习进步的艰难,面对这些的时候家长都要能够让自己冷静。你在指责孩子之前也许孩子已经在难过了,就算邻居家的孩子得了了不起的大奖也不该成为自己孩子被贬低的理由。家长应该首先想想自己家的孩子是否已经足够努力,只要足够努力就应该受到鼓励。孩子看到同龄人的优秀内心里难免也会阴郁,这个时候家长的鼓励才能让孩子消除阴霾。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或许别人家的大人也正在羡慕自己家的孩子。
不管用的什么方法,冷静下来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情绪的稳定首先是每位成年人都在追求的,家长稳定的情绪也能让孩子避免伤害。教育孩子需要家长付出最多的智慧和耐心,每一次亲子之间的对抗都是孩子对生活发起的小小挑战,在这当中孩子不断的成长。不管孩子做对做错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他长大过程不可避免的经历,给孩子关怀但是不要过度的关注。过度的关注会让家长难以接纳孩子没有达到期望,过于激烈的的情绪也激发孩子的自我保护。
3、 关注孩子的需要
为了了解孩子的需要家长需要学会抓住时机了解孩子,用合适的话引出孩子内心的想法。良好的沟通要从多多互动增进感情开始,每一个孩子都在期待着父母更多的陪伴。孩子在最开始的时候都会向父母敞开心扉,但是长期得不到回应就会让孩子失望从而不愿意过多交流。
生活中父母也需要培养一点和孩子相同的爱好和孩子玩在一起,家长对孩子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并且能够理解孩子,孩子才会愿意告诉家长自己的心路历程。需要注意的是过于年幼的孩子很多时候不是不喝父母交流,而是他们还没有学会准切的表达,那就需要家长更多主动的表达和引导了。在孩子愿意听父母唠叨的时候多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便是指出孩子行为的不足也不要过多的带着情绪。家长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给孩子一个良好沟通的示范孩子才可能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
后天的培养固然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首先不能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意愿。孩子需要自己思考自己人生学会替自己做决定,即便是家长也不该过多干涉。相信孩子能够学会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安排的很好,父母的信任能让孩子做的更好。
成长本就是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不要太过纠结最后的结果。家长需要主动的和孩子一起进行探索,主动参与孩子的成长。严格的要求自己会比去严格要求孩子更加有利于教育,让孩子失去自主的同时他们也会变得怯懦。
推文千万条,好看排第一
阅文后转发,小编泪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