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200斤米才能换11盏灯,这是怎样的灯?
▼
- 风物君语 -
缘起于明洪武年间的百子灯
是一门真正修心养性的手艺
一盏台灯大小的百子灯
要在彩纸上扎无数个孔来透光
手艺人稍微心浮气躁
孔就会扎错
灯就做不成了
▼
1
是传说,成就纸灯绝艺
▲ 义乌百子灯发源于佛堂镇田心村,寓意“百业兴旺,子孙满堂”。
或许是那个美丽的传说,让百子灯自诞生起就寄托着满满的美好寓意。
远在六七百年前,王氏太公从东阳王坎头来到田心村筑庐守墓,见此地四面环水,便养了一群鸭子。一日,插在田中心的赶鸭竿,竟在一转眼的工夫生根发芽。王太公惊讶之余,心想:莫非神灵告我此乃子孙繁衍之地?于是率领家族来此落户生根,取地名为田心,自号环溪居士。
果然子孙繁衍,其门下竟发展至十一个房头,田心村也成了与倍磊村相媲美的大村庄。从此,每逢正月十五闹元宵,就由十一个房头轮流值大年。百子灯也应运而生,一根青竹代表十一个祖宗,十一盏灯笼代表祖宗门下的十一个房头,如今有着“一祖繁百子”的绝妙内涵。
▲ 百子灯不像其他灯,被稳固地安放在灯桥板上,而是用青竹枝挂起,每根青竹挂十一盏,称为一树灯。
明朝洪武年间,王氏太婆用出嫁时穿过的红衣裳为儿孙们做灯,从此王氏子孙开始迎“红衣灯”,就此,红纸替代了红衣。
随着社会的发展,纸灯越做越讲究,逐步变为在灯罩上用绣花针刺出各式花纹和吉祥图案。形态各异的纸灯,寓意“百业兴旺、子孙满堂”,故称“百子灯”。
2
有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是这门手艺的守护者
▲ 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义乌百子灯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王鸿生。
每逢正月十五,在佛堂镇田心三村,王鸿生家的老房子里就像举办灯会,五彩斑斓的花灯挂满了客厅和工作室,亮起来光彩夺目。附近不少村民,甚至义乌城里的市民都慕名前来欣赏,这是77岁的王鸿生最为欣慰的时刻。
▲ 经过600年代代相传,百子灯在2007年被列入金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鸿生的百子灯手艺从父亲那里习得。印象里,父亲做得花灯特别美,“我也喜欢做花灯,曾做得每一盏灯我都很满意,看着它们,我就心情好了。”王鸿生说。
百子灯的制作过程很费时,一盏小灯要用10天才能做好,大一点的花灯也要花上好几个月。每种灯都要事先设计好尺寸、图案,放出样版,然后按样裁版,制成灯片。
▲ 首先要将灯片裁出来。
▲ 然后再用针刺出灯片图案。针刺图案最难,也最费劲。要把画好的图案放在垫板上,用最细的绣花针垂直刺入纸中。
▲ 针刺百子灯小花片。刺时要把握针孔的细密均匀度。太密易断裂,太疏不好看。握针时要垂直,如果不垂直,两三针过去,后面几层的纸版就会走样。
▲ 灯片折叠成形。
▲ 灯片上胶,等待粘合。
▲ 拼装百子灯。由于没有骨架支撑,拼装并不是件容易事,稍有闪失,花片就会走样。
“制作百子灯,技术很重要,但构思更重要。”王鸿生最初学做百子灯时,只有四种流传的样式。而如今,他扎成了难度最大的八六四灯(即一只灯里,既有八只角,又有六只角和四只角),以及六角亭、荔枝灯、珠灯、花篮灯、花瓶灯、走马灯、清宫灯等11种灯。
最大的有1.5米高、1.3米宽,是两个人耗费了半年心血才制成;最小的高度只有二、三十厘米,袖珍的造型令人爱不释手。
3
千疮百孔的百子灯
记载着子孙繁衍与世事变迁
▲ 上天不会让手艺人质朴、虔诚的心愿落空,总会找到像王鸿生那样的人,让百子灯的光影投向四方。
上世纪40年代是百子灯的兴盛时期,百姓们恪守着正月十四的迎龙灯习俗,很早便去买灯。那时候的1斤相当于16两,200斤米才能换来11盏灯,足以见此物的珍贵。
手工制作百子灯耗时长,再加上如今人工费的上涨,一盏灯通常要花几百元。王鸿生说:“很多人看了百子灯都说喜欢,一听价钱就不愿意买了。宁愿选择花几十元买个机器制作的花灯。”
▲ 静默的世界,他是希望。
讲起现状,他有些黯然,他回想起百子灯中断的岁月。那时的灯芯还是点蜡的,他记忆里那盏精美绝伦的花灯,在抗战时期被日本人烧掉了,这一断就是近半个世纪。
直到1997年,当地发展民俗的需求,才使得百子灯重回人们的视线;再到2000年非遗普查,关于它的记忆慢慢被唤醒。只是这时,田心村里会做百子灯的人已经很少了,很多人都认为学着难,出活慢。
“我小的时候,小学的手工课会教,村里也有几个文化人会做。后来大家生活条件不好,也就没人有心思做灯了,这门手艺就慢慢失传。即使被捡起,也难回到从前。”王鸿生回忆。
▲ 佛堂老街红糖博物馆里陈设的百子灯。
王鸿生将他对民间传统技艺的热爱变成别具匠心的构思,视作一生的追求,坚守于心,一尘不染。
灯影下,只见他手握刻刀聚精会神,似是隔绝在通透的光线中。表情平和淡然,没有一丝躁动与不安,那是常人少有的全神贯注……
风/物/时/刻
还想看这样的稿子
请点赞告诉我吧!
文丨陈晓桐
编辑丨婷哥
摄影丨张律堂
🕗
你 也 许 还 想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