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941 | 陈小坚问:微信中人与人交往的感觉真实吗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微时代话相识
·陈小坚
在一次聚会中,朋友甲突然问我,认不认识某人?我听了好几次才清楚她说的是谁。我怔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回答她。说不认识吧,微信上是熟人。说认识吧,生活中是陌生人。何谓认识?让我对这个词重新考量了一番。
网络上有个答案很搞笑:互相打过招呼,再见面能认得,继续打招呼,就算认识了!然而,现在是微时代。在微信中,朋友的标识只是一个名字,加上多变的头像。你未必能跟他真正的见上面。现代人的微友加得满天飞。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好多都没有见过面,只是在微信上问问好,间中交流一下。有的微友很热心,会为了你的事出谋献策,在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主动帮忙。有时候发个朋友圈,微友们会出来点个赞,评论一番,调侃几句。互动多了,也粗略知道彼此的兴趣爱好,大致性格了。大概这样,也算是认识了吧?
微信朋友圈是一个直接了解彼此、认识彼此的窗口。好多人的生活动态在这里一览无遗。现在大多数的人都放开了,不再对自己的生活遮摭掩掩。遇到高兴的、难受的、有所感悟、取得成绩,旅游美食……都会发个朋友圈,跟大家分享。所以说,这里是一个认识人的最佳渠道。
但是,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仅仅通过朋友圈,及简单的文字交流,怎么可能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情况?搁在十几年前,我听到有人通过网络认识,成为好朋友,甚至恋爱结婚,是真觉得不可理喻。我甚至会替他们的幸福担心。直到微信出现,而且出现了好几年。我才渐渐地接受了,在网络中,同样的,你也可以认识、了解对方。当然,好多人在微信中呈现的还是好的一面,阳光的一面,而阳光背后的他,你根本看不到。所以,你认识的也只能是对方的浅表层。
我曾经跟一个朋友探讨,微信中人与人交往的感觉真实吗?尤其是那些没有见过面,没有真实接触过的人?朋友说,大部分的人还是真实的。你可以结合对方的职业,平时的生活动态,他的语言,来了解对方,一个人性格、人品如何?是否真诚,坦然相对?你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换位思考一下,我想到了自己。我想,一个人要一时说好话,表现好是很容易的事。但长年累月,要掩饰自己,深藏自己的缺点和动机,怎么可能不露出破绽?
其实,认识的途径和方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遇到的是什么人。认识一个人,不一定非得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对方的容貌,跟他真正相处,交往,才算是认识,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有的人,一个电话都能成为一生的好朋友。
记得十几年前,我还在寻呼台工作。有个客户打电话到寻呼台找朋友。我同事接的电话,帮忙呼了她朋友,却迟迟没有回音。由于这个客户来自外地,在这里举目无亲。我同事在她与朋友失联的情况下,连夜帮她找旅店住下来,第二天又陪她去喝茶,最终帮她找到了朋友。我同事的热心令她很感动,她们俩也因为这通电话,成为了好朋友。所以说,不论是哪里认识的人,只要都有一颗热情真诚的心,对方一定能感受得到,而且,你投之以桃,他必报你以李。
在微信中,对一个人认识多深也不重要。有句话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最美好的其实还是初相识的阶段。那天,你加了他微信,发个问好的表情;在朋友圈点赞,留言,分享彼此的欢乐忧伤。就仿佛走在铺满阳光的林荫小道上,漫不经心地东张西望时,刚好抬头的瞬间,就见到了对方。那天,花香浪漫,微风轻漾。从此,我们的世界多了一个熟悉而亲切的脸孔。
认识也不一定局限于熟人。来自中国文化和佛教的一个抽象说法:缘分。在某一方面可以囊括一切。“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为什么在漫无边际的网络中,你能跟他相遇,互加好友,而不是跟其他人呢?冥冥中,这也是一种缘份。当然,缘分来自双方的珍惜、互动。有的人,就算有缘相遇,但你不去珍惜,不去维系。一切就等于空了,散了。
认识与否?认识到什么程度?在微时代,比起每天开心的陪伴,其实并不重要。
微信中人与人交往的感觉真实吗?请留言!
转自:汕尾日报2018.10.07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
你可能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