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历史未解之谜,魏文帝《凉州葡萄诏》之谜
自汉武帝时西域葡萄传至武威后,凉州葡萄和葡萄酒便以其优良的品质与美名传遍天下。东汉灵帝时孟佗用一斛凉州葡萄酒就换取了凉州刺史这样的高官,被传为千古笑柄,但也反衬出凉州葡萄酒的名贵。而三国魏文帝曹丕还专门就凉州葡萄酒诏告群臣,作了一番热情洋溢的高度评价,这在中国酒类史上更是古今罕闻,成为一段千古佳话。
“魏文帝凉州葡萄诏”出自清代武威籍著名学术大家张澍所著的《凉州府志备考》一书的“艺文卷一”中。全文如下:“魏文帝诏群臣曰:旦设葡萄解酒,宿酲(音呈)掩露而食,甘而不镅(音怨),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情(音渊)。又酿以为酒,甘于曲米,善醉而易醒,道之固以流涏咽唾,况亲食之耶。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这段话的大意是,魏文帝告诉群臣说:早晨宫中的人把凉州进献的葡萄摆在桌子上以备解酒之用,晚上我喝得酩酊大醉就用葡萄来解酒,吃起这种葡萄觉得甜而不腻,甜酸适中,爽口而不冰牙,滋味悠长而汁很多,的确称得上是除烦解优的好东西。用它酿成的酒,比用米做的麴子酿的酒都甜,就是喝多喝醉后也容易醒来。这种葡萄本来就以粒大饱满引得人流口水,更何况亲自去品尝呢其他地方产的果品,能有和它相比的吗?
魏文帝曹不对凉州葡萄以及葡萄酒的这段评价,被史官记载下来,传之清朝,被张澍记在了《凉州府志备考》一书中,成为凉州葡萄和葡萄部品质和身价的重要佐证。据一些史书记载魏文帝的《凉州葡诏》传出后凉州葡萄酒和葡萄成为当时王公大臣社会名流宴席上常饮的美酒与品尝的美食,葡萄酒文化开始兴起,这种风气甚至影响到以后的晋朝及南北朝时期,以凉州葡萄和葡萄酒为题材的诗文出现了很多。直到明清之际,凉州葡萄仍以优良的品质闻名一时。明末清初诗人许莉荃在《凉州紫葡萄》诗中写道:“闻说凉州种遥从两域传。风条垂磊落,露颗斗匀圆琼玉应无色离支足比。小空饱食持献是何年?”面凉州葡萄酒在张澍所写的凉州葡萄酒》中,更是傻扬备至赞赏有加:“凉州美酒说葡萄,过客倾囊质宝刀。不封候县斗印,聊拼一醉卧亭皋。“字里行间溢满诗人对家乡葡萄酒的喜爱之情。
魏文帝凉州葡萄诏所述之事距今已有1700多年了,但至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一是张澍记载的这件事出自哪本史书,至今还未找到可靠的依据。张询是清代著名的学术大家,张之洞称其为“才气无双,一时惊以为异人。“他治学严道,决不会无根据胡说,但他的材料从哪本史书而来,现在还不得而知。二是魏文帝曹丕是在什么时间说的这番话,《凉州府志备考》没有谈及,今天我们只能从曹不在位的时间推算,大约在黄初元年至黄初七年(220-227)之间,具体在哪一年却没有答案。三是《凉州府志备考》“魏文帝凉州葡萄诏”有几种版本,说法不同,如文中有“酸而不脆”和“脆而不酸”两种说法,断句标点也不一样。著名武威籍学者李鼎文先生对陕西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凉州府志备考》特别推崇,本地一些专家学者也认为此书最为准确,所以今后流传和引文将以此本为准(见本文所引)。这是否符合张澍原意,尚待考证研究。四是《魏文帝凉州葡萄诏》所讲的葡萄和新中国成立前民间所种葡萄是否一样,在一千多年中品种是否有变异现象,还将在今后研究中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