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什么?国学基础概论(下)
国学是什么?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
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最早的经典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源头。都是孔子编撰的,这也是为什么孔子没有写过一本著作却被读书人奉为圣人的原因。在春秋时期,也就是孔子活着的时候,并不是只有这六本书,而是有很多书,仅《易经》就有三种不同的版本,《诗经》实际有几千首。就好比我们现在一样,知识大爆炸,各种信息多得人目不暇接、难辨真伪,更是不知从何学起。所以孔子不著书,而是针对各种繁杂学说去繁存简,修订了六书,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极大的贡献。
这里要跟大家普及一个小知识,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哲、史、政不分家,所以我们看到诸子百家的文章既是文学又是哲学又是政治。哪怕到了后世也还是如此,大文豪往往又是大政治家又或者是史学家。比如说司马迁,既是文学家又是史学家。比如说唐宋八大家,既是大文豪又是大官还是书法家、画家等等。这是跟西方文化最大的一个不同的地方。西方文化细分得很厉害,但也正是如此,西方的大家是比不上中国的大家的。西方的大家是专而精,中国的大家是博而精。当然,这是指晚清之前的大家,到十九世纪受西方文化影响,中国也开始细分各种专业,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中国近百年难出大家的原因吧。所以你们看现在西方国家都在研究中国的诸子学说,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我们也越来越重视国学,老祖宗的智慧了不得啊。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典籍,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现代很多人都把《易经》看成一部占卜、算命的书,其实是非常大的一个误解。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里说,要读懂《易经》得搞明白三个基本观念:易、象、辞。
易,就是变易的易。天地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时刻刻在那里变化的。孔子有一天在一条小河上,看那滚滚不绝的河水,不觉叹了口气,说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者”便是“过去种种”,天地万物都像这滔滔河水,才到了现在,便早又成了过去,这便是“易”字的意义。《易经》里讲易的状态,以为天地间的变化,都起于一个动字,为什么会有动呢?这都是因为天地之间本有两种原力,一种是刚性的,叫做“阳”,一种是柔性的,叫做“阴”。这刚柔两种原力互相冲突、互相推挤,于是生出种种运动,种种变化,所以说“刚柔相推而产生变化。”
万物由极简易的变为极繁杂的,所以易经上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万事万物都是从极简易的源起渐渐变出来的,若能知道那简易的远因,便可以推知后来那些复杂的后果。
象就是相,一种是自然界的种种现象,一种是物象所引起的意象,又叫观念。
辞就是对象的具体解说。
这段比较复杂,不是一下两下能说清楚的,我用胡适的话总结一下吧,《易经》的三个基本观念就是易、象、辞。
万物的变动不穷,都是由简易的变成繁杂的;
人类社会的种种器物制度礼俗,都由一个极简易的原起,这个原起就是象。人类的文明史,只是这些法象实现为制度文物的历史;
这种种意象变动作用时,有种种吉凶悔吝的趋向,都可以用辞表示出来,使人动作都有仪法标准,使人明知厉害,不敢胡作非为。
《诗经》是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地方歌曲),雅又分为大雅、小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官方歌谣;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尚书》,上古帝王之书。《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商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信。“典”是重要的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还有以人名为标题的,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有以内容为标题的等等。自汉朝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尚书》的大禹谟中有一句话被儒家奉为“十六字心传”,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要解释起来非常复杂,可以写一篇大论文了,因为篇幅关系,我就不展开来说了。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对后世影响极大,甚至可以说中国能开始文字记载历史就是从《春秋》开始的。“春秋笔法”,《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所谓的诸子百家深究起来其实也就是十二家,分别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兵家、农家、医家、小说家。但在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一直到中华民国立国初期。到发生了“五四运动”,当时提出“打到孔家店”,在中国文化的主流上,起了一阵涟漪,一度有所变化,又影响了几十年。
国学大师南怀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百货店,各式各样的日用品具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须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辈子也可以不用理他,要是一生病,就非得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关于墨家、名家,我们简单说一下就好了。
墨家的开创者是墨子,本名叫墨翟。墨家是实用主义,做任何事情都要搞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儒家是应该这样做,是定标准。这是儒墨最本质的区别。明朝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有墨家的影响。单从实用主义来讲,虽然墨家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了,但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至今还在。
名家其实又叫别墨,属于墨家的一个分支,名家继承的是墨家的辨证法,然后发扬了名学,名学其实就是现在讲的逻辑学。所以要说起来,中国才是辩证法跟逻辑学的鼻祖。
重点讲一下道家,有人开玩笑说道家既有老子又有儿子,还有孙子。因为道家有个人物叫倪子,就是倪匡的那个倪,在古时候倪跟儿是通用的。孙子指的就是写《孙子兵法》的孙武,虽然他被列入了兵家,但其实他也属于道家人物。在诸子百家的时候其实没那么严格的划分,诸子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
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而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自汉唐开始,接下来宋、元、明、清的创建时期,都是如此。内在真正实际的领导思想,是黄老之学(黄帝、老子),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在外面所标榜的,即在宣传教育上所表示的,则是孔孟的思想、儒家的文化。但这只是口号,只是招牌而已,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讲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那么所谓的的黄老之学的道家学术,它的内容又如何?当然,最能代表道家思想的是老子,他所著的《老子》(到了唐玄宗时代,又尊称它为《道德经》)一书,最能代表道家思想,最有系统,最具体的叙述。而阐扬、诠解老子最清楚正确的,发扬道家思想最透彻的,则是庄子。庄周所著《庄子》,唐玄宗时代又尊称它为《南华经》。其中所辩论的道理,在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等各方面,都可以致用,它对历史人物的建功立业乃至对个人修养以及立身处世等等,都大有用处。因此,真正把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发挥得光辉灿烂的,就是道家的老庄之学,尤其是《庄子》。
现代人对道家的观念,是汉、唐以后的人所持的观念。在秦汉以前,现在所谓的“道家”与孔孟之学所谓的“儒家”,原本没有分开的,统统是一个“道”字,而这个“道”字,代表了中国的宗教观,也代表了中国的哲学——包括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乃至一切种种哲学,都涵盖在这一个“道”字里。
清代乾隆年间,主编《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曾经说过,“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这的确是一则名言。试看今日世界各国学者关于思想学术方面的著作,无不拾古人牙慧,甚至,强调来说,无不是中国古人已经说过的话。所以纪晓岚一生之中,从不著书,只是编书——整理前人的典籍,将中国文化作系统的分类,以便后来的学者们学习,他自己的著作只有《阅微草堂笔记》一本书而已。就因为他以此态度为学,自然地读书非常多,了解得亦较他人深刻而正确,他对道家的学术,就下了八个字的评语:“宗罗百代,广博精微。”意思就是说,道家的文化思想,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整个文化。“广博”就是包罗众多,“精微”就是精细到了极点,微妙到不可思议的境界。但是,道家的流弊也很大,画符念咒、吞刀吐火之术,都变成了道家的文化,更且阴阳、风水、看相、算命、医药、武功等等,几乎无一不包括在内,都属于道家的学术,所以虽是“宗罗百代,广博精微。”,也因之产生了流弊。
讲到这里,就绕不开一段历史,就是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当时思想家们从《易经》、《老子》、《庄子》部经典中汲取营养,开创了玄学,后世又叫三玄。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是一个变动不安、非常混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最衰败的三百多年。可是在哲学思想方面,由于知识分子的高谈阔论,也提升到了极点,于是有人说,“三玄”之学,是衰乱之书,因为每到衰乱的时代,“三玄”之学就会特别受人欢迎。这是动乱不安中,人们的精神失去寄托,便希望从这方面,找到一条出路。其实,并不一定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凡是对任何一样东西,立场不同,观点就两样。自己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印象就各异。我们看中国历史,隋、唐、宋、元、明、清开基立业的鼎盛时期,都是由“三玄”之学出来用世。而且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一个不易的法则,每当时代变乱到了极点,无可救药时,出来“拨乱反正”的人物,都是道家人物。不过,他们有他们的一贯作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帮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然后自己飘然而去。如商汤时的伊尹、傅说,周朝开国时的姜子牙,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汉朝开国时的张良、陈平,三国时的诸葛亮,都是道家人物。姜太公和范蠡完全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的“天之道也。”;张良则差点,最后欲退而不能,本事不算大;至于诸葛亮,他的立身处事,完全是儒家的态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恰如其分。次一点的如唐代的魏征,明代的刘伯温,清朝的范文程等等,还有许多不可知、不可数的道家人物。
王阳明和曾国藩大家都知道吧?有人说中国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算半个圣人。这话虽然扯淡,但却说出了在近代史上这两位是绝对的牛人。这两位都是精通老庄之学的,擅用老庄之学,但都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作风,如果硬把他们打入儒家,认为他们只知道在那里讲讲理学,打打坐而已,这种看法,不是欺人便是自欺。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页,先弄懂了这一史实的道理以后,再去研究道家,就更容易了解道道家的哲学思想,在用方面——大而用之于天下国家的大事,小而用于个人立身处世之道,乃至于平日的为人,进一步升华到形而上修养之道了。
自从《曾国藩传》后,大家对他都不陌生。这里就简单讲一下曾国藩吧,后世的人都说他建功立业有十三套本领,但是其中有十一套大的谋略之学,都未曾流传下来,只是留了两套本领给后世的人。其中一套,是著了一部《冰鉴》,把相人之术传给后世的人。自他以后,有许多政治的、军事的乃至经济等方面的领导人,运用他这部《冰鉴》所述的相人术选材用人,的确收到了一些效果。
另一套本领,就是他的日记和家书。曾国藩在他的日记和家书里全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比如说怎样弄好鸡窝,怎样整理菜园,表示很快就要回家种田等等。这些算什么大本领,值得留传给后人?这只是一种皮毛的肤浅看法而已,如果进一步去分析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当时所建的功业,所处的环境,时代的政治背景,历史轨迹,就可以了解到曾国藩絮絮叨叨这些琐事,实际上正是深厚地运用了老庄之道。曾国藩兄弟经过九年的艰苦战争,终于将曾经占领了半壁江山、几乎取得政权的太平天国打败了,他们所建立的“功绩”是清兵入关以来,前所未有,到达了“功高震主”的程度。清朝以特务资讯驾驭大臣和各级官吏,雍正皇帝是用得最著名而收效的。以后历代帝王均未放弃这一手法,慈禧以一女人而专政,就用得更厉害了,所以曾国藩的日记与家书,写这些鸡栏、菜圃的小事,与其说是给家人子弟看的,还不如说是给慈禧看的,希望无形中消除老佛爷的疑心,表示自己不过是一个求田问舍的乡巴佬,以保全脑袋而已。再从曾国藩给他弟弟曾国荃的一首诗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他深切的了解老庄思想,灵活运用老庄之道。这首诗说:“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诗中“屠羊说”的典故就出自庄子的《让王篇》。
曾国藩写这首诗,引用屠羊说的典故,是对他弟弟曾国荃下警告。他知道,这时的客观环境,对他的危险性非常大,不但上面那位老太太——慈禧太后,非常厉害,难伺候之至,自己不能不居高思危。而且外面议论他,批评他,讲他坏话的人也很多。尤其是曾国荃打进南京的时候,太平天国的王宫里面,有许多的金银财宝,都被曾国荃搬走了。这件事,连曾国藩的同乡至交好友王湘绮,都大为不满,在写《湘军志》时,固然有许多赞扬,但是把曾氏兄弟以及湘军的坏处,也写进去了。这时,曾国藩兄弟也很难过,曾国荃的修养到底不如哥哥,还有一些重要的湘军干部,对于外来的批评,也都受不了,向曾国藩进言,何不推翻满清,进兵到北京,把天下拿过来,更曾有人把这意见写纸条提出。曾国藩看了,对那人说:“你太辛苦了,疲累了,先去睡一下。”打发那人走了,将字条吞到肚中,连撕碎丢入字纸篓都不敢,以期保全自己的性命。同时,他训练出来的子弟兵,也已经变成骄兵悍将,打下太平天国以后,个个都有功劳,都有得意自满的心理,很容易骄横,所以曾国藩又教他的学生李鸿章,赶快训练淮军,来接他的手,冲淡湘军的自满骄傲。
事实上,如果曾国荃与湘军一冲动,半个中国已经是他的,似乎进一步就可以把大好河山拿下来。但真的拿不拿得下来呢?也自有拿不下来的道理。我们现在来仔细研究当时的情况,的确有拿不下来的理由。到底还是曾国藩了不起,宁可不做这件事,所以写了这样一首诗,要曾国荃“低头一拜屠羊说”。他说:尽管左面挂满了中央政府——朝廷的报奖状,可是要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不必因此自满自傲,右边放了毁谤、诋咒我们的文件,这也同样没什么了不起,不必生气,“人间到处有乘除”,人世间本来就如天枰一样,这头高了那头低,这头低了那头高,不必想不开。“低头一拜屠羊说”,只要效法屠羊说的精神与做法,学习这位世上第一高人,那么“万事浮云过太虚”。荣誉也好,毁谤也好,都不过是碧天之上的一片浮云,一忽儿就要被风吹散,成为过去,澄湛的碧天,依然还是澄清湛蓝的。
因为篇幅的关系,我就不展开讲儒家了,做个简单的总结吧。
我国自唐、宋以后,以儒、释、道三家的哲学,作为文化的主流。在这三家中,佛家偏重于出世的,虽然佛家的大乘道,也主张入世,普救众生,但出家学道、修道的人,本身还是偏重于出世。而且佛家的学问,从心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道;儒家的学问,又以孔孟之学为其归趋,则是偏重于入世的,像《大学》、《中庸》。也有一部分儒家思想,从伦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道。但到底是偏重入世;道家的学问,老庄之道就更妙了,可以出世,亦可以入世,或出或入,都任其所欲。像一个人,垮了门槛站在那里,一只脚在门里,一只脚在门外,让人去猜他将入或将出,而别人也永远没有办法去猜,所以道家的学问,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可出可入,能出能入。在个人的养生之道上,亦有如此之妙。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一段对话。讲的是文化属性问题,说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那什么是强势文化,什么是弱势文化呢?答案很妙,你们猜一下。
答案就是:强势文化就像武功秘笈,弱势文化因为易学易用,就成了流行品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