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林 ‖ 问祖寻根小记
相关文章:
【藏说长阳】从加盖官印到附粘契尾——反映“民写官验”形式变迁的李氏地契
问祖寻根小记
李翰林
查厚浪沱《李氏族谱》,读《庄溪老茔图》得知:本族始祖从江西吉水来湖北长阳,其第六世际春公葬在庄溪。谱载,际春公属铎公长子,铎公为官至楚王府典膳,食四品俸。本人退休后从鸭子口移居都镇湾曾多方打听其具体所在,但由于年代久远,知情人大多不在,地名多半变更等多种因素未果。
△宣统厚浪沱敦本堂《李氏宗谱》(复印件)书影
十几天前,恰遇本族族人李作东,他说他亲眼过际春公的墓碑。还讲了第九世火字派 火廣 (火旁+廣字)公的故事:
火廣公住庄溪北观坡,老太婆住庄溪西北庵坡,中间隔一条溪(庄溪),间隔约三里路远,火廣公会轻功,来往只需一步。他能在清江自由行走而不湿脚背。康熙年间,吴三桂举兵叛清路过清江,他使功踩翻过两船吴兵。最后,在江中放圆木时,因辮子挂在流动的圆木上不得脱身而不幸身亡,葬于宜都。
这故事小时候我也曾听我二爹讲过。
△宣统厚浪沱敦本堂《李氏宗谱》(复印件)书影
次日,我找到作东,和他一起去寻祖。由于他年纪大,记不太清楚,且行走平衡状态不好,在茔地树林中穿了约半小时也没找到,只得败兴而回。
△厚浪沱李氏远祖李 亻宦 、祖妣覃氏合葬墓碑(图片由李翰林提供)
昨天,我与友人黄其明在山中转悠再次路过此地,见一老者正在修培祖坟,我问及此事,他正好知道,热情地指引我际春公墓的准确点部,并拿镰刀砍出一条路带我去看。我多年寻找的祖坟终于出现在眼前,心中一团疑云尘埃落定。
这里是坡中的一方平地,靠上方一排坟茔呈一字形排开。中间一座碑文历历在目,中榜释文为“远祖考李公 亻宦(人字旁+宦)老大人、远祖妣李母覃老孺人之墓”,墓主乃李氏第七世 亻宦 公和太婆。亻宦 公是延春公第六子(过继堂兄际春),碑应是其后人——十三世水字派孙复建的。紧靠右边一座坟墓墓碑已不复存在,只看到砌的围石所及范围大,回家后翻族谱,对照《庄溪老茔图》看,证实这正是际春公之墓。亻宦 公墓左边紧挨的一座坟主碑还在,主题碑文为“恩勅授七品孺人显妣李母李太君之墓”。此墓主人何人,不得而知。但可断定,一定与际春公和 亻宦 公有某种因果联系。不然,何以与我祖为邻?
△恩勅授七品孺人李母李太君墓碑(图片由李翰林提供)
据为我带路的虞千文介绍,原先,李太君墓左边还有一座用石头瓦的墓,传闻下葬时有金童玉女陪葬,足见墓主人身份显赫,而现在只剩下一小山似的土堆,留下一个谜,让后来者去猜去考。虞千文还说,这几座坟前的平地上原来都铺有青石板,整体呈规则的长方形,面积约百平米有余,碑前有专供后人祭祀的香炉,从坡下上来有多级石阶,很有气派。
听罢,崇敬之情由然而生。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在墓碑前伫立良久,缅怀先祖创业之丰功伟绩。再说,这地方名叫墓茔坡,地名由来不言而喻。此地背倚庵坡老,面朝金龟山,稍远是将军山,庄溪溪水从山脚下环绕流过,由青龙嘴出溪注入清江。四面群山环抱,中间地势相对平坦,视野开阔,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虞千文还告诉我,1990年修庄溪大桥时,这片茔地除留下主碑外,其它所有的石条和石板都用来做了建筑材料。听到这里,我略显沉重的心稍稍释然。我先祖不远千里来清江流域开疆拓土,造福子孙,即使是死后牺牲个人而余荫后世也是值得的,定然会含笑九泉。遂写此文追思祖先之灵,愿其天堂幸福!
厚浪沱李氏十九世孙李翰林(网名翎羽)草
2021年元月23日
古主微信 : ycroman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