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景物描写 塑造人物形象 |《思念的人》庞可珂
又是一个日落。红色的火烧云聚拢着,夕阳洒下黄晕的光,照亮了一个步伐稳健的身影。她一个肩膀上扣着大箩筐子,里面放满了干柴,每走四五步就转头看向地下,确保没有掉下来的;如果有,就停步弯腰费力拾起。夕阳将她的背影无限拉长……
【借景写人——烘托健壮、勤劳的劳动妇女形象】
炊烟袅袅,朵朵白烟在天空中晕染开来,村子里飘来的饭香让人垂涎。“轰轰”的声音响起,奶奶坐在马扎上,一面填柴一面拉风箱,火光照在她脸上,轻轻地、细细地描绘出她脸上遍布的岁月落痕。我和弟弟玩累了回家,立即奔向厨房去找奶奶要吃的,奶奶总会笑眯眯地说:“等着,一会就有你们吃的喽。”觉得奶奶拉的慢了,我们两个就一个蹲在前面添柴,一个窝在奶奶怀里卖力地帮奶奶拉风箱。“轰轰”的声音越大,奶奶的笑声越爽朗。她看我们的眼神被火光映的亮亮的,里面跃动着慈爱的火苗。
【借事(做饭)写人,表现奶奶的慈爱、善良】
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种在院中的花圃里,高大的身躯遮住了半个花圃。浓密的枝叶掩映下,我和弟弟抬着脸在树下艰难地寻觅红石榴。只要石榴外皮红了一点,就立刻兴冲冲地去闹奶奶:“奶奶,有红石榴了!”奶奶总是会无奈地对我们说:“俩傻孩子,还不到时候呢。”等到满树的红石榴压上枝头,奶奶便将大大的红石榴摘下来,给我们掰开,丝丝石榴香窜进我的鼻尖。剥大把塞进嘴里,唇齿间满是石榴的芳香。等我们吃够了,奶奶会把剩下的石榴摘下来,用粗麻线串成几串,挂在院子里或床头上,看着这些石榴,她的嘴角轻轻勾起,眼角会柔柔弯起。【准确选用动词,表现人物动态和感情变化】
【借物(石榴)写人,突出表现奶奶慈爱之心】
我们渐渐长大,奶奶渐渐变老。不经意间,奶奶头上又白了不少头发,脸上也爬满了皱纹,身子越来越佝偻了。每当需要柴时,总是大喊爷爷的名字;泼泔水时,步伐总是蹒跚着,直到连泼泔水也需要爷爷了。我趴在厨房的门框边,探着头,用好奇的眼睛看着奶奶,不解奶奶为什么独自坐在厨房的阴影里,又为什么总是会一个人自言自语……
【“我”对奶奶“变老”的感慨与疼爱——肖像、动作、心理描写】
干柴越来越少了,石榴树越来越矮了,我们也一点点远去了。祖国河山,南北各一方,奶奶在照顾着一个更可爱的小孩。只是,奶奶,我想轻轻对你说,我想你了。
【呼应题目,关照前文,借物思人,升华思念之情】
(指导教师:翟翠翠)
这是一篇借助景物表现人物、抒发情感的成功之作。
第一段通过景物描写引出人物,突出人物的健壮与勤劳的特点;第二段借事写人,描述和奶奶一起做饭的故事,突出奶奶的慈爱与善良;第三段借物(石榴)写人、传情,通过奶奶给我们吃石榴,进一步强化奶奶的慈爱之心;第四段是“我”对奶奶日渐苍老的感慨;第五段回扣题目,突出“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前三个段落为第一部分,重在写人;后两个段落为第二部分,重在写情,即对奶奶的疼爱与思念之情。写人,是写情的铺垫;写情,是写人的升华。全文思路清晰,构思缜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细腻、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奶奶的赞美、感激和思念之情。
写法借鉴:借助景物描写,表现人物形象。文章开头,“又是一个日落。红色的火烧云聚拢着,夕阳洒下黄晕的光,照亮了一个步伐稳健的身影”,将人物放置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下,火花的云彩、金黄的阳光,烘托出一个健壮、勤劳的劳动妇女形象。第二段“炊烟袅袅,朵朵白烟在天空中晕染开来,村子里飘来的饭香让人垂涎”,富有诗意地描绘乡村炊烟之美,晚饭之香,推动了情节发展,正是炊烟的存在,自然就有了奶奶做饭的情节。“她看我们的眼神被火光映的亮亮的,里面跃动着慈爱的火苗”,这里的“火光”和“奶奶的眼神”连接起来,强化了奶奶的慈爱之心。院子里的石榴树,也颇有深意.“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种在院中的花圃里,高大的身躯遮住了半个花圃”,“石榴树”是奶奶生活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它“高大的身躯”,是主人悉心呵护的结果。正是有了石榴树的存在,才有奶奶给“我”吃石榴的情节,人物的淳朴、善良和慈爱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
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物和他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要表现人物,势必就要联系到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物活动中的风景、物体的成功描写,往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烘托人物形象,还可以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文章主题。不仅可以增强画面感、立体感,也会使读者身临其境。
(点评教师:徐东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