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NA对话DC国际董屹 | 城市更新语境下,需节制设计的自我表达

「城市复苏计划 Urban Revitalization Plan」

基于多年深耕行业的经验累积与对业内趋势前瞻性的敏锐触觉,ARCHINA建筑中国开启全新栏目“城市复苏计划Urban Revitalization Plan”。以新鲜有趣的视角发掘城市中不同类型与尺度的项目故事,寻找“复苏的城市空间”,从专业深度和情感温度双重角度进行创新表达,传递空间、城市价值,希望在先行者表达思考结果的同时,也能推动从业者的再思考,接力城市发展。

《城市复苏计划》S01E03

董屹

DC国际合伙人 / c+d设计研究中心主持建筑师 / 同济大学建筑系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学术部委员

//

最近的上海降温了,董屹老师穿了件看起来十分保暖的羽绒服,平易近人是我对董老师的初印象,就这样在很是日常的状态开始了本次采访。但在董老师严密逻辑架构的阐述中,不同于其平易近人的一面,却也看到其性格锋利的一面与淡然的处世态度。影射在他众多的作品中,看似“无为”却在细节处“锋芒毕露”

......

//

永恒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疫情让一些设计原则或评判标准更多元化了

这次疫情颠覆了很多建筑师原本的思维定式,很多原本觉得正确的事现在都需要重新思考了。疫情前,促进空间的公共性,增加公众交流的机会是建筑师们的共识,但这次疫情却让很多人意识到这个共识未必全然正确,疫情的发生让建筑的一些设计原则或评判标准变得更多元化了,如今大家会更多地讨论空间的弹性与适应性,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触动。就像是做了很多年的全球化努力,但是突然发现似乎保持一定距离才是合理的。永恒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对设计而言就是积极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在大众对公共空间还有需求的情况下,设计需要做的就是随着人的状态切换,空间状态也需要进行适应性的切换。

这次疫情也极大的促进了线上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活动都在寻求线上的解决方式。例如突然间大家发现并非所有的商务旅行都是必要的,疫情帮我们在“必要”与“非必要”之间做了一次筛选。

上学期带学生做了一个“上海张园地区城市更新与改造”的毕业设计课题,受疫情影响,我们整个交流过程都是在线上完成的,最终的完成结果也很令人惊喜。很多不管你一开始觉得有多不可能的事情,最终还是有更大的可能会实现,因为归根到底人的适应性是最强的。在这个毕设作品中我们也表达了对疫情的一些思考,带着“在不需要面对面接触时,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愿景,我们设想街区内的商业都有自己的直播间,人们可以通过室外广场的屏幕看到各家店铺的情况,不需人群的聚集而是将信息本身聚集于此,甚至你都不用走出家门,也可以看到这座城市是如何运作的。除了对疫情的思考,张园这个项目本身作为一个城市更新类的项目,最终的成果把张园地下原有的空间全部打开,然后在地上形成了一个老城区,在地下有一个地上的镜像空间,有点穿越的意思。

同济毕设作品《无界张园》

对于“城市复苏”董屹老师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复苏”的前提是沉睡,但他认为疫情并没有让城市沉睡,只是运转方式发生了改变,切换了另一种存在方式。这时的城市就像两个平行却又交叠的世界,一个线下的实体城市空间,一个线上的虚拟城市空间。

这是本次采访的开端。疫情之下,董屹老师毫不讳言人之本性,但他更强调人在适应性下挖掘的潜力。下面则是他对于今天主题“城市更新”的一些看法

......

//

往前走或回头看

所谓更新与新建的区别就在于,更新保留了一部分东西

所谓更新与新建的区别就在于,更新保留了一部分东西。具体要保留什么因项目而异,有些项目也会增加新东西来激发城市活力,但从设计的角度来讲,保留下的东西对城市而言是有延续价值的。所以为什么要提倡旧城更新,我觉得很大程度上目的不在于建造了什么,而是要留下一点什么。

先要留下点什么,之后才是要加进去新东西,所谓新加的东西,也可能是在恢复场所丢失的历史。某些历史场所,你会发现场所中很多的历史都已消失不见了,所以更新一方面是往前走,另一方面也要回头看。当然哪些东西值得留下来,是现代人的共同意识来进行判断的。在有了这些指导后,我们就知道这些地方什么东西最重要,通过更新我们能保留些什么,恢复什么,加入什么。以南京夫子庙项目为例,更新前,那条街已经感受不到科举文化的氛围,丢失传统建筑风貌的街道,那每年3000多万的人来这里干什么呢?这时候往回看、知来处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去寻找每个区域特别敏感的文化支点,最终我们决定恢复当年的贡院街文化,挖掘和保护历史建筑的内在价值。虽说都是中国文化,但并不只有白墙黑瓦,寻找差异,提炼为区域的符号,才能避免更新后出现千城一面的情况。

南京夫子庙贡院街西段新旧对比©DC国际

//

明确区域痛点是城市更新的前提

追求的目标是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状态

明确区域痛点是城市更新的前提,城市更新很大程度上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以上海豫园项目为例,在明确其现状低区、高区分配不均的痛点后,我们在空间原型的基础上及风貌提升设计范围内,退墙筑廊,开放原本封闭的建筑界面,将封闭在建筑内的部分空间归还给城市,以形成立体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地面层的街区空间相呼应,同时形成空中的商业动线系统,提升高区的商业活力。在此设计原则之下,启动了豫园商城的新一轮改造,旨在打造“豫园旧里”、“豫园漫步”“空中豫园”三大主题场景,将城市最好的景观面还给城市。

上海豫园更新前©DC国际

上海豫园更新后,广场金色的光斑,将老庙黄金一层立面通透化,于三层以游廊暗示高区活动©DC国际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我们更多追求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状态。

更新后的韩岭古村鸟瞰图©DC国际

历史更新类的项目最需要把握的就是它原有的尺度和肌理,也就是对当地历史文化文脉的一种延续,尽量不要在这上面进行太大的突破,要更多表现出和原生环境和谐相处的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剥夺了设计师的创新空间,我们可以采用更节制的创新设计策略,类似在材料、建筑朝向、业态布局等角度进行创新设计。在韩岭古村更新项目中,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区域内几十栋房子,每一栋的角度、朝向都不尽相同,但却自成系列,不争不抢。

更新后的韩岭古村©DC国际

讲到韩岭古村这个项目,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村,因此在建筑高度、檐口高度、空间尺度等方面的界定都十分详细,所以在这些要素得到控制后,你就不会在尺度上表现的过于突兀,这时设计师则需要尽量让建筑与周边环境呈现出浑然天成的状态,像是从这个环境中慢慢生长出来的,顺着这些“束缚”,把设计做的舒服,对历史风貌进行积极地织补。项目更新后,不仅极大的带动了周边旅游业的发展,对历史风貌进行积极地织补,也让韩岭古村评选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目前正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从这一点上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的设计至少没有破坏当地历史的原真性,而是一种延续。

更新后的韩岭古村生活日常©DC国际

//

更新中的文化问题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文化的“壳”做好

建筑能把文化保留下来吗?其实很难。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文化的“壳”做好,看文化在这个载体里是否还能继续生长。尤其是历史环境中的空间更新与文化修复,设计师需要做的无非是理清其历史脉络,要知道建筑的“成长环境”和生长原因,寻着脉络进行更新设计,自然会推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突然发现加些新的东西也没什么不好。但不管怎样,现在看过去也还是当下,解决的也是当下的问题,所以创造的未来也都是按照当下的理解来做的。换言之,城市更新中所创造的这个“壳”可能还是当下的产物,但它能容纳历史和年轮,具有时间的维度。

韩岭古村更新前©DC国际

更新后的韩岭古村水街场景©DC国际

//

“文化+”下的共生新消费时代

在商业与文化中,寻找设计的平衡之道

“洛阳纸贵”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一篇《三都赋》人们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这在现代意义上就是文化与消费相互影响的故事,对文化的认同引发了消费认同,商业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文化反作用于商业的繁荣,这是一个共赢的状态。同样也可以这样的视角来观察建筑,区别在于介入的方式和程度会有所不同。像上海豫园项目,项目本身定位就是商业中心,更新是为了促进其商业发展,所以项目的出发点之一就是它的商业规律和商业空间的使用需求;韩岭古村则不一样,从考虑不影响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我们的设计侧重点则是对场域肌理的织补,保持村落的原始性与完整性,商业在合适的状态下才会加入。

更新后的上海豫园©DC国际

更新后的韩岭古村早市©DC国际

在城市更新改造成本很高的当下,如果没有对商业和文化的平衡,是很难成功的。这个平衡点虽然很难把握,但这也是设计师的价值体现。

//

城市更新背后的逻辑

就是解决城市发展与保护城市记忆之间的矛盾

所谓城市更新,其实讨论的还是城市本身,保留的也是城市本身的记忆。像我之前所讲,总要留下点什么才能叫做更新,不然就是新建了。那好好的,为什么要更新,不更新肯定保留的最全面,之所以要更新,是因为城市已经和现代的发展产生了某些矛盾,而城市更新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方式。虽然衡量城市更新的“度”一直在发生变化,从“拆、改、留”并举到调整为“留、改、拆”并举,文字顺序调整之间改变的却是对待城市的态度,以保留保护为前提的方式,是想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究其根本,城市更新解决的就是城市发展与保护城市记忆之间的矛盾,宏观来讲就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南京夫子庙沿河走廊新旧对比©DC国际

//

衡量标准不是唯一的

成就感并不是比较得来的

当我的朋友们去看我设计的项目时,他们大部分都会说:“诶,哪里是你做的?”对于历史环境中的空间更新与文化修复这类项目,常常如此,设计师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还是会给人一种“你干嘛了”的感觉。像南京夫子庙和上海豫园这类项目,加起来每年大概会有八千万的客流量,想象一下他们游走在自己设计的空间中,但大部分人都感受不到你的“设计”。但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这里本该如此,反倒可以看做是对设计的一种肯定,成就感也就随之而来。其实设计师也在里面藏了很多“小彩蛋”等待大家去发现,如果有幸发现了,于发现者而言也是一种惊喜。

更新后的上海豫园©DC国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