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朝鲜战争:温井初战和抗美援朝纪念日
最新链接:
从巴甫洛夫、加仑将军、季山嘉说起:回望北伐战争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团
历史的幸福与苦难:杂说傅山的反清复明与《丹枫阁记》行草真迹
最新文章,点击可阅:
漫谈911事件20周年及美国反恐战争
9月9日,国人不该忘怀的日子:侵华日军投降签字日
上篇文章:
最新文集: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序战 · 柳潭里血战【上】》,点击可阅。
【本文约6000字,大约阅读26分钟】
最近看了较多关于朝鲜战争的文章,因为相距朝鲜战争太远,个人略有感慨。
其一,朝鲜战争时期,在火力和战术上,陆军精锐正由传统的、庞大的、面面俱到的大兵团大纵深作战,转向精、准、狠的适应现代化高科技下的局部战术性作战。五次战役的运动战阶段之后,朝鲜战争第二阶段的作战,基本上就是交战双方在武器与装备、物资与后勤、战术与政治的全面对抗。
其二,朝鲜战争时期,志愿军与美军交战,也是一个由单纯步兵作战向多兵种、多军种合同作战的学习过程。
经过朝鲜战争,解放军在后来的建军道路上,更强调地空、远近火力协同,强调组织参演单位作战火力战时最大发挥。
其三,经过朝鲜战争,解放军在体制和战略思路上转型。尤其随着司令部演习和作业比重加大,参谋体制完善与建设加强,解放军也就此从山头式指挥,完成了向现代化军队转型。
回顾1950年朝鲜战争,虽然网民们大多误人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以战术取胜,以气质取胜,打得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哑口无言。然而,在真实历史上,中美两军火力对比悬殊较大,中美两军发起战斗之系统性、精确性存在较大区别。美军在现代化战争的战术使用上,确有其领先一面。
回望历史,所有金光闪闪的大捷、胜利字样的后面,无不沉淀着当年惨重的牺牲与艰苦。
今天,时值中国出兵朝鲜战场71周年,我们即从志愿军入朝温井初战,讲述志愿军初战的胜利与艰难。
美韩军的步坦协同。
1950年10月24日。
这天,是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后跨过三八线进行大规模地面攻势之后,最为疯狂和开心的一天。
在西线战区,联合国军各部沿清川江一线开始争相抢路,急于向中朝边境推进。
向前推进的不仅是韩军,更有美军、英军等番号地面部队。
至此,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对麦克阿瑟的严格限制已经失效。
在左翼集群,英军一马当先,美军第24师跟进在后。
此外,韩军第7师尾随推进,随时准备跃进攻占中朝边境新义州。
在右翼集群,韩军第2军各部更是高歌猛进,所到之处,遍地都是韩军团、营、连单位。
当先的韩军第1师目标是穿越云山,攻占中朝边境水丰水电站一带。
韩军第6、第8师则在德川至球场洞道路急进,预备攻占朝鲜临时首都江界。
在一遍又一遍审视地图,判断态势后,麦克阿瑟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肯定了这天的纸面上的胜利。
于是,他心情一爽,在午后正式下令废除“非南朝鲜部队不得靠近中朝边境”命令,要求各部尽快向鸭绿江全面推进。
以韩军2个师为前锋的联合国军一旦推进到位,朝鲜战争也就该落下帷幕了。
然而,朝鲜战局正在这几天悄然发生着变化。
朝军主力第4师残部在宁边正面进行最后的防御,同样担负防御的朝军新兵师第18、第31师在志愿军入朝后,便开始加速退向中朝边境。
担负金日成战时前敌总部一带防御的朝军第26师,在得到志愿军换防后,也不断回避韩军第8师攻击,最后索性向北潜入重峦叠嶂的妙香山中。
这天,志愿军抵达前敌的部队大多在翻译、联络员的引领下,换防气息奄奄的朝军残部防区。
但是,由于志愿军各部出国一直处于无线电静默,大榆洞志司总部和第39军等部还是处于失联状态。
在得不到志司、北京命令,处于失联状态的志愿军各军、师向预定前方开进,间歇只得在收音机收听美国之音播报的朝鲜战争军情,以判断方向。
军情不等人。
万幸,继10月23日找到第118师,并且把该师部署到温井一带之后,24日晚间,志司和韩先楚第40军主力恢复了联系。
就此,按照彭德怀命令,该军主力随即向温井一线做战斗展开。
感恩节攻势,联合国军分路穿插北进,均无预料志愿军入朝援战。
第一次战役态势图。
10月24日,西线战区朝军防线崩溃在即,而入朝志愿军一部分主力军、师、团依旧处于失联状态。
在这特殊时期,第40军成为志司应付危局而能够掌握的有限的主力。
10月25日,子夜才过,该军第120师第360团身着朝鲜军服,顶上朝军防线。随即,第360团与韩军第1师的先头部队发生激战。
当时,虽然两军人数接近,但是韩军能够得到美军战机支援,又装备有坦克和自行火炮,单兵武器也优于志愿军。
如此,志愿军战场经验颇为丰富,但苦于行军赶来,重火力尚未到位,因而,两军正面对撞,毫无取巧战略战术的余地,志愿军也就只能就地构筑工事,以防御战抵抗在美军远程火力掩护下的韩军的气势汹汹的进攻。
志愿军第360团与韩军第1师一部的激战持续到27日夜晚,韩军伤亡近300人,却也无力突破云山防线。
深夜,伤亡惨重、身着朝鲜军服的第120师第360团移交防线予以志愿军第39军时,联合国军依然判断,这是一支由中国志愿者与朝鲜新兵组成的部队。
联合国军的判断依据之一,即为他们的装备相比朝军野战军的装备太差。
然而,实际上确属是志愿军第13兵团第40军第120师第360团打响了志愿军入朝参战的第一枪。
初冬的寒气在夜色中弥漫着血腥的气息,由莫斯科、北京眺望过来,云山方向,夜空红色。
在炮声震荡中,朝鲜半岛迎来了风云突变的1950年10月25日。
这天,继第360团与韩军第1师的先头部队发生激战,志愿军再次在温井方向的向南穿插行动中,与北进的韩军对撞,继而,联合国军方面终于确认志愿军相当规模的正规军入朝参战的消息。
朝鲜战争进程,就此开始逆转。
拂晓,志愿军第118师第354团按照彭德怀亲自命令,前出隐蔽机动,到达丰下洞至仓洞公路附近。
正在准备早饭间,该部瞭望哨报告:发现韩军。
当时,温井一带韩军第6师连日高歌猛进,早被崇山峻岭分散、切割成互不相连的的若干战术分队。这一部韩军,正是该师由温井向北镇推进的其中一个大约500人上下的战术分队。
有着美军后勤支撑,韩军出征也是财大气粗。
数辆军车当先,沿途稍微风吹草动,便架起机枪噼里啪啦进行火力侦察。
第118师师部在距离道路不远的一个山坳间,正处韩军盲目射击之下。该师师长一怒之下,便命令第354团、353团沿公路展开预备伏击。第354团向敌后迂回掩护作战。
随即,该师侦察连居高临下,突然发起反击,打掉了韩军前部数辆探路的军车。
不过一个连的伏击,动静自然不算太大。后续韩军预判认为是遭到朝鲜游击队袭击。跨过三八线,韩军多次遭到朝军伏击,自信能够击破朝军伏击,加之又急于向北推进。
是以,韩军做好战斗准备,企图边打边冲。
不料,他们撞进了足有4000余人的志愿军第354团埋伏圈。
正在冲锋的志愿军实战队形之一。
拦头、斩腰、断尾,山地打伏击,这是志愿军最为擅长的战术套路。
现在,志愿军居高临下又兼十倍于敌,战斗后果可想而知。
陡然,密密麻麻的手榴弹此起彼落在韩军车队炸响,军车被炸毁,道路被堵塞,韩军立刻懵逼、大乱。
还没等韩军反应过来,第118师第353团主力由第354团攻击斜面包抄过来。
韩军尚未完成架枪架炮,尚未进行战术部署,漫山遍野密密麻麻的志愿军呼啸着扑上公路。于是,目瞪口呆之余不免腿脚酸软。
失去斗志的韩军官兵各自乱窜,东奔西跑。
场面和我们看过的所有黑白战争电影一样,这是一次毫无悬念的山地伏击战。
冲锋号甚至都没有吹响,弹指之间,志愿军十个抓一个,悉数歼灭该部韩军,很快结束这一次战斗。
这时,韩军在温井的主力听到响动,立刻以团属火炮支援200多韩军,向伏击地攻击运动。很快,他们和担任战场掩护的第354团接触,混战数小时。
其实,温井初战并非彭德怀部署作战,而是两军机动,迎面相撞。
第118师战斗打响,即为该师果断应变、出击。
不过,这次作战,他们尽量隐蔽火力,力图不暴露志愿军目标,以多打少迅速结束战斗,收获颇丰,倒也暗合遭遇战之先发制人的精髓。
午后,韩军感觉不妙,停止攻击开始后退,并且乱中俘掳数位志愿军士兵。他们这才知道,在他们的正面是志愿军整整1个步兵师。
惊慌之余,韩军停止前进,就地设防。
该团团长向第6师报告战况但无人相信。他们得到的命令依旧是守备温井。于是,韩军只得尽量收缩部队,在温井潦草准备防御。
很快,抵前指挥的韩先楚得知前部发生激战,也清楚第40军主力再无隐蔽展开必要。同时,志愿军目标可能暴露,也会引起联合国军大举支援温井。
就此,眼见第118师在前线打响战斗,志愿军目标已经暴露,韩先楚只好果断下决心,提前执行彭德怀占领温井的部署。
下午,他下令抵达温井附近的第118师和第120师左右钳击、强攻温井。
这是一场志愿军入朝之后第一场激战。
韩军第6师第2团收缩在温井兵力大致在3000人左右,除却全副美式装备的单兵武器之外,韩军还配属有速射炮、高射炮装备。
志愿军以5个团率先发起最初的攻击。
因为得到美式装备、训练,韩军战力远不像我们想象那般孱弱。
现在,经常有介绍朝鲜战争的文章、影像。每次说起朝鲜战争,人们脑海浮现的便是志愿军和美军,对于打主场的韩军、朝军,大多非常轻蔑。
歧视,这是一种遗忘式的记录。
当时,韩军虽然建军不久,受美军装备,上了战场也能够得到美军战机火力支援,更兼韩军从军者自愿报名的青年学生居多,部队作战同样颇为顽强。
是以,志愿军发起一次典型的,教科书式的中国步兵突然袭击、以多打少的作战时,韩军前锋遭到伏击,后续部队并不慌乱,使得志愿军在追击作战之时,扩大战果并不理想。
和野外遇伏乱作一团相反,困守工事打防御,却是韩军长项。
当时,韩军一面呼叫美军战机支援,一面组织反击,抵抗得尤其顽强。
冲锋号响处,志愿军发起多次势在必得的营、团规模的冲锋,但是,因为受到美军强大空中火力压制,志愿军一直无法打破韩军团级战斗群的防御圈。
入夜,在失去美军战机支援后,志愿军有了打击畏惧夜战的韩军的战机。
零时,韩先楚调上军属火箭炮营,一声令下,无数火箭弹拽拉着血红烈焰直奔韩军阵地。
随后,志愿军118师和120师主力两面夹击,吹响军号,发起声势浩大的步兵冲锋。
在漫山遍野的高呼声中冲来的志愿军面前,韩军第2团猛烈的火力完全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韩军官兵开始绝望,他们丢下武器开始溃逃。
驾车逃离温井数公里,韩军团长咸炳善一度企图组织防御准备再战。然而,在朝鲜游击队带领下,志愿军很快便尾追赶来。
惊慌失措的韩军官兵再也不打算抵抗了,咸炳善只得下令撤退。
就此,该团残部一路溃散,一路向清川江方向美军骑1师防区狂奔逃命。
第40军终于占领温井,缴获韩军各类火炮12门、汽车38辆和其他的一些装备。
——相比起来,韩军1个团残余的装备,和当时第40军的1个师大致相当。
可见,志愿军以纯粹的步兵,能够打下温井,其实也不容易。
韩军成建制接受美军装备,陆军兵种较为齐全,其战斗力不容小觑。
26日,一早,温井战斗的战报便送到北京和东京的决策者的案头。
在联合国军右翼集群向北攻势中,温井不仅是联合国军重要枢纽,同时温井囤积大量军用物资,也是整个联合国军右翼集群各单位位于前敌战区的主要后勤基地。
联合国如要维持向北攻势,夺回温井恢复补给线便是前提。
如要取消向北攻势,夺回温井也便于部队集结、撤退。
而这一切,最让人纠结的就是对中国出兵朝鲜的战略意图的判断。
而要在这样规模大小的作战中得到可靠的判断,似乎又是困难。
失去温井,使得兴致勃勃期待速战速决朝鲜战争的麦克阿瑟感到非常郁闷。
也就温井激战当日,大宁江畔,朝军一反仁川登陆后的萎靡,居然在博川防线,和联合国军左翼主力美军第24师、英军第27旅等前出部队,拉开架势大打出手。
在联合国军司令部看来,这是一场规模、烈度都远远超过温井战事的激战。
得到苏联新式坦克、重炮补充,在强大火力掩护下,齐装满员朝军第17坦克旅和朝军第46师步兵协同,高呼“乌拉”,向英军第27旅发起气势恢宏的攻击。
这样的攻击,完全不应该是一路败退,基本处于最后崩溃状态下的部队。
朝军士气之高昂,装备之完整,攻击之犀利,英军第27旅前锋部队几乎招架不住,只得弃守若干阵地向后退却。
朝军这次反击,让美军第1军司令官佛兰克和英军第27旅旅长考德大吃一惊,于是,英军第27旅全军展开,拦击朝军。
当时,朝军装备了苏联最先进的T34坦克和SU76自行火炮,与英军摆开炮阵,对战对轰。
一时之间,两军以坦克、自行火炮对攻激战,竟然相持不下。
这是朝鲜战争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及自行火炮对战。
就在两军鏖战正炽之时,由云山穿插,准备攻击水丰地区的韩军第1师也传来不妙的消息。
韩军在向朝军防线攻击、穿插中,多次与不明军队发生混战。
多路韩军战术分队攻击无果,被迫滞留在云山一带。
美军绘制的朝鲜半岛坦克机动区域图。其中黄色部分为坦克、自行火炮勉强可以机动区域。
这天,志愿军仅有第40军一部暴露目标。
朝军第17坦克旅和朝军第46师的反击作战掩护下,在更多的志愿军正身着朝军军装,携带着简陋的武器,穿行在崇山密林之中。
志愿军与朝军间插出击,志愿军主力换装无徽记、标识的朝军服装等等,都使得麦克阿瑟与美军第1军司令官佛兰克无法在杂乱无序的若干战斗中,理出头绪。
他们知道在中朝边境地区,朝军有大部新编成的军队,他们无法断定出现在温井的身着无标识朝鲜军装的志愿军,到底是朝军,或是志愿军。
于是,麦克阿瑟坚持决定维持之前的作战计划,下令全军继续向中朝边境和苏朝边境推进。
10月26日夜间,联合国军最强大的主力美军第24师、英军第27旅一路,被朝军死死挡在博川。
韩军第1师向水丰地区穿插的先头部队也滞留在云山朝军防线前面。
而突然出现的中国军队击溃韩军第6师第2团占领温井,截断了联合国军西线集群的东西两翼的联系和退路。
就此,联合国军欲图终结朝鲜战争的最后的圣诞节攻势,遭到志愿军与朝军的多路反击,数日战线胶着,再无进展。
10月26日,温井激战战况传到北京,北京为此致电第40军:
庆祝你们初战胜利。
至此,志愿军入朝参战基本既成事实。
后来,也选定了1950年10月25日初战日,作为中国志愿军入朝纪念日。
~~写作辛苦,望友点点,支持橡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