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美学的猜测与妄言:读《美的历程》小得

写作不必局限于文字词句的束缚,有人的文字严密规整,每一字都有严格的典故,其学识之渊博令人赞叹。但有的人,跳脱飞扬的不着边际,海阔天空,似怒而飞,直上九万。这两者谁更好些呢?一般来说,两者结合更好,前者见其功力,后者见其灵动。但若不可兼得,后者应该更好。只是我们一般还是更赞叹前者,因为羚羊挂角,有迹可循。而后者则学无可学,无可仿效。

中国古代艺术滥觞自石器时代,石器的形状、砾石的钻孔、犬齿的打磨、骨管的沟刻都是早期最原始的艺术作品,尽管一般很少如此看待。中国古代没有发现类似欧洲尼安德特人的洞穴壁画,也就没有这种更加偏向美术,实用价值至今众说纷纭的图像。反之,工具、装饰物、陪葬品甚至交换物的工具属性则更加明显些,尤其是宗教意味,就像龙与凤。

从现存古籍记载来看,黄帝时代中国大地上可能存在两个大的部落集团,一个是西部的黄帝部落联盟,有人称其为“炎黄集团”,可能以蛇为图腾。另一个是东部的部落联盟,即“夷人集团”,可能以玄鸟为图腾。后世蛇演化为龙,玄鸟演化为凤,当是比较可信的。

原始部落的宗教礼仪糅合着歌、舞、诗、乐、文、药、剧、符号等等内容,有人说原始的巫术和宗教活动,承载和诞生了后世所有被称为艺术的内容。那是宗教巫术礼仪不断理性化和人间化带来的,是在一个部落征服另一个部落时,图腾和神不断改换面目的过程中变来的。图腾歌舞的不断分化,就像是现代科学发展——科目越分越细致。越钻越深入,终于不可能有一个总领的权威涵盖一切了。

美术与文字都有个从写实到抽象的过程,两河的楔形文字和半坡彩陶瓦罐上的彩绘都是这样。最初文字的模拟写实演变成真正的文字符号,和最初的鱼形图案演变成简化抽象的几何图案,都是由写实、生动、多样化的事物形象演化成抽象、符号、规范化的线条结构,这似乎是一个总规律。就连现代艺术不也是不断抛弃形象的吗?这种变化或来自于理性的发展,或来自于审美的成长,但总之——纯粹——是这其中的关键词。我总觉得,这其中也许更重要的是其基于实用主义自然发展而来,因为写画符号和几何图案自然是更容易的。也许随着当时的社会发展,苏美尔人的泥板和原始人的彩绘陶罐有了越来越多的使用和需要,数量的增加要求更便捷的生产方式,于是,图案被简化了。就像篆书在汉代向隶书的演变那样,当然这纯属猜测。

每个民族都有其特色,那是因为不同的历史和自然环境所造就的。例如中国人驯养猪就是一大特色,这个特点非常有别于牛羊的驯养,因为猪是要与人自己争口粮的,养猪必须有多余的粮食结余。但是牛羊则不必,相反,牛羊能将人类无法使用和消化的草植转化成人类可以使用的奶、肉、粪和毛皮。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农业生产还是很发达的。另外三足器也是中国远古社会所独有的,直至秦汉,三足的礼器和酒器仍是常见的东西。三足,最大的特点是坚实,因为三点一面嘛。三足可以相对简单的组成一个平面,从而让容器更加平稳,即使是测量制作不够精准,也不影响。我总觉得这才是三足器的直接由来。

有人认为黄帝以来,经过尧舜禹时代,部落氏族采取的是二头军长制,这是基于母系社会和部落战争的特色的推测。按照中国历史沿革,夏启之后便开启了宗法制度,上下层分野加剧,政教结构的意识形态越来越明显,其中祭祀时核心,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虽说一般公认这一时代的巫术宗教变成统治者垄断的社会统治工具,专职巫师成了统治者的宗教政治宰辅。但是从世界历史来看,宗教人士大多有其独立性,这是由于宗教权威性的需要,古代中国也未必能外。就像中国学者认为巫、伊、史诗一回事,都是“知天道”的大人物。章太炎认为“士、事、史、吏”是一回事,王国维认为“史、事”是相同的。这些称谓既是最早的宗教僧侣,也是最早的文字垄断者。

中国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故事有很多。《春秋左传》记载“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说齐国大臣崔杼(崔武子)杀了齐庄公,太史记载说 “崔杼弑君”于是被崔武子杀了。太史死后,他的弟弟同样写下了“崔杼弑君”,然后又被崔武子杀了。可是太史伯的第三个弟弟写的还是“崔杼弑君”。崔武子无可奈何,只好由他去了。南史氏听说太史都死了,就拿了照样写好了的竹简前去,听到已经如实记载了,这才回去。

这个故事经常被用来证明古代史官的勇敢、正直、高尚和不屈,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思索,即使勇敢和不屈也需要现实精神的支撑,就像自认没有人格的奴隶是不会维护自己的人格的,就像纳粹集中营的囚徒普遍的卑劣和道德沦丧,那是没有大无畏的现实基础的缘故。所以,古代史官会不会是远古宗教家族一脉相承而来呢?他们所拥有的尊严意识是不是来源于宗教家族的垄断和独立传统呢?想一想,耶稣时代的耶路撒冷宗教祭祀不就垄断在法利赛人手里吗?

有人说人类从动物开始,为了摆脱动物状态,人类最初使用了野蛮的,动物般的手段,就像原始社会晚期的不是人道牧歌,而是动物般的野蛮战争。所有刻画着类似饕餮凶兽的青铜器皿,祭祀礼器,既是恐惧威吓的符号,也是歌颂夸赞胜利和征服的骄傲——文明的真相是野蛮。

但是如此污蔑动物似不太真实。现代动物种群和物种研究基本得出确信的结论,动物之间很少会出现你死我活的战斗。猫是老鼠的天敌,但拼命的老鼠能将猫吓退。蛇是禽类的天敌,但是蛇也很少会与拼命护崽的雌鸟直接对垒。在动物界,所有的战斗都是需要性质的,风险和收益的计算都刻画进了动物的基因。即使必然需要用战斗争夺雌性交配权的雄性,也绝不会出现“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情况——动物对垒天生具有某种“绅士风度”。

但人类的战争却不同,毫无实用意义的,炫耀性质的屠杀,历史上比比皆是。所以将人类战争与动物搏斗同比,根本就是对动物的污蔑。再者,说文明的真相是野蛮,这句话逻辑上不通。如果说文明的真相是野蛮和暴力,那么是不是说没有文明的动物反而不野蛮不暴力呢?如果动物是不野蛮不暴力的,那么我们形容人类的战争就像动物般的野蛮不是就说不过去了吗?所以,本能产生需要,而野蛮可能来自理性。因为既然人比动物更加野蛮,而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拥有理性,那么野蛮就很可能是理性的产物。

毫无疑问,人类似乎拥有一种对暴力的向往,对暴力的崇拜。就像最扣人心的体育运动都是对抗性的,就像杀戮与对抗性的电子游戏更加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这都说明,似乎人类喜欢暴力。但是我认为这是误解。暴力美学的魅力不在于暴力本身,而在于人天生对于自由自在的向往。暴力和破坏是自由向往的黑暗面,也就是肆无忌惮。就像制造一个陶罐的成就感只有拥有技艺和资源的少数人才能拥有,但是砸烂陶罐的畅快感却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所以暴力不是来自于文明,恰恰相反,文明是人类演化出来阻止争端和暴力的方式。

不过,如果我们抽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置身事外,那么那种血与火的确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张力,野蛮、粗鄙、狰狞的确能给人以不加修饰的原始的生机勃勃感。但就艺术审美来说,这种美学感受是客观存在的,就像青铜器上饕餮纹饰的夸张可怖。

美,首先应该来源于人的本性,而不是后天的培养,制造美,发现美是人的需要,而不是事物和美丽本身的需要。社会的审美风尚观念的变化,往往是功利性和物质性的,而不是形而上的美学观念。例如对称美就是天生的,所有生物的肢体、器官和结构都是对称性。包括人在内的动物,都是两只手两支脚,自然界里还没有发现过不对称的器官结构。这种自然出现的对称性,深深的印刻在人类的理性选择中,就形成了人的一种最原始朴素的美学观念。

再比如对于音符的情感感受。关于音乐,不管理论多么的高深,都逃不开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人类天生的情感感受。声音是自然界的现成,音乐与所有的声响并没有不同。音乐只是将不同的音调,按照特定的数学规律进行排列组合而已。传说毕达哥拉斯听到铁匠打铁的声音产生疑问,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有的刺耳呢?据说毕达哥拉斯请求铁匠配合实验,变换铁锤、铁块、铁毡的大小、形状,来研究什么情况下能得到“好声音”。通过实验毕达哥拉斯得出结论,“好声音”是由铁锤的重量决定的——12、9、8、6磅的铁锤两两搭配能够发生悦耳的声音,而其他的搭配则不那么好听。也就是说,当满足一定频率规律的声音混叠和连接时,会让人产生“好听”的感觉。

关于毕达哥拉斯的传说我们可以另说,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声音的好听与否,是人类天生的判断,再换句话说,音乐美学最基本的原理来自于人类天生的感受。还有一个例子也能证明这一点,所有欢快的乐曲,主基调都是音符呈上扬的排列。所有悲伤的乐曲,主基调都是音符呈下降的排列。这两种最简单的音乐与人类感情的共鸣,完全不需要学习和培养——即使是完全不谙世事的婴孩,也有这种共情和联情——人天生就能感受到什么声音悲伤,什么声音高兴。

中式美学最独特之处就是隐晦。不管是文字还是绘画,都不是外界事物的直接模拟,也不是主观情感的任意发泄,更不是诉诸概念的理性认识。而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贵情思而轻事实”。就像中国的文人画,以少胜多,以虚代实,计白当黑,以一当十“无画处均成妙境”。就像有的南宋山水画,画面大幅空白或者只有远水平野,只在一角有一点点画,空间感非常突出,空白成为画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再比如中国的诗、词、歌、赋,“不道破一句”。早期诗歌的“赋比兴”之说,到后期几乎只有“比兴”而无“赋”。各种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通过景物各种微妙细致的描画,似有似无的传达出来。

倒不是说,中国古代艺术只有如此,相反,很多古代学士文人提倡“文以载道”“诗以采风”。白居易就说过“为君、为民、为物,不为文而作也。”但是,这种寄希望于给世间一个人为的、明确的、可遵循的、标准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往往是无力的。因为人为的秩序会带来的一个无法克服的缺点:不守秩序的权力将变成某种优势,就像插队的人更加有利。所以不守秩序的权力就变成了某种资源,建立理性秩序的过程就变成了对不守秩序权利的争夺。卫道者提倡儒学,期望天王圣明,做官得志,兼济天下。但事实上,现实总不够理想,生活经常事与愿违,皇帝不英明,仕途不顺利,天下也不太平。卫道者所追求的理想和信念,往往变成官场、利禄的沉浮和倾轧,于是“文以载道”多半就变成了“独善其身”。所以儒道互补,关心国事又远遁避世,心有志趣又寄情山水。

这也许是中国古代艺术美学观念的来源之一吧。

(0)

相关推荐

  • 人类以前为什么一个老公几个老婆

    <栋悟世界>栏目的主持人梁栋老师,在他讲比特币那期节目里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是互联网时代神一样的技术,工业文明时代的组织形式,农业文明时的信仰,而我们的身体和习惯,有很多还是原始社会. ...

  • 尾盘买股次日涨停的绝技——尾盘拉升的暴力美学(图解)

    2018-03-12拾荒网 编辑:孤独作手浏览:1668次 借此分享一下这类次新大长腿或者尾盘拉升的暴力美学: 首先:我们来看另外几张图: 华森制药启动的当天是这样: 第二天的走势是这样:

  • 新春献词|世界如此黑暗,为何我们还要选择相信光明?

    总有一些人,还世界以光明. 文 | 灵兽传媒创始人 陈岳峰 ▲这是灵兽第940篇原创文章 -1- 崔杼决然没有想到,为了几个字这么不怕死的家伙不只一个,甚至不只一家子.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g ...

  • 鼠年说鼠:十二生肖为何以鼠为首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大锤粉丝交流群已经建立啦!各位读者老爷可以添加群助手微信:447 ...

  • 关于金钱,7个真相

    关于金钱,7个真相

  • 医者神圣源自远古

    田伟 纵观现代医学的发展现状,我们既欣喜于技术的飞速进步,将诊断治疗的水平不断提高,大幅度促进了人类健康,平均寿命一再提高,甚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副作用"--人口老龄化.但另一方面 ...

  • 中国古代岁朝图中的风俗美

    汉代<尚书大传>记载:"正月一日为岁之朝."岁朝是指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现在的春节.中国古代文人画家有在岁朝挥毫作画或写诗作词的习俗,称为岁朝"开笔式&quo ...

  • 蒋寅|学术史·思想史·批评史——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读后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是张伯伟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于1989年,其中有关"推源溯流"和意象批评的论述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写成,从大学论文到博士 ...

  • 【玩玉随笔】中国古代籽玉简史:皮色之美

    古代皮色籽: 为什么古代皮色玉器留存下来的极少? 由于古代没有大型挖掘机器,历史上籽玉的开采主要靠"水捞" 水里的籽玉"水籽"有皮色的极少(这是常识) 这意味着 ...

  • 宗教宽容:对中国古代宗教的一种误读

    2010年6月25日     佛学研究网 内容提要:学界关于中国古代存在宗教宽容的看法是对中国古代宗教兼容的误读.中国古代宗教之所以长期存在多神兼容现象,乃是宗法社会.原始思维与专制政治这三大因素综合 ...

  • 中国古代经典座右铭18篇:读18种大智慧,品18种大格局

    诫伯禽 作者:周公(周) [原文] 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 ...

  • 【古今中外】中国古代皇帝的名字你能读对几个?

    [古今中外] 中国古代皇帝的名字,你能读对几个? 文/丰木色子      据国防大学出版社<中国皇帝史>: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清代宣统覆灭,我国封建社会共经历了352名皇帝,其中统一朝代的皇 ...

  • 蒋寅|中庸的美学 ——中国古代文论对审美知觉的表达及其语言形式(上)

    一.审美概念的价值分类 近代以来对传统文论的研究都侧重于"说什么",而较少关注"怎么说".吴予敏<论传统文论的语义诠释>一文对传统文论范畴意蕴的生成 ...

  • 中国古代香囊的美学

    中国古代把香包称作香囊.佩帏.容臭.香袋等,俗称香包.囊就是袋子,里边装上香料就称作香包. 香囊造型甚多:桃形.石榴形.鸡心形.腰子形.小老虎形等.香囊材质有丝线锦缎的,也有极少数镂金的,还有透雕玉质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一)--中国古代神话的起源和发展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所有原生文明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史前时代),其年代久远.混沌荒蛮,考证极其困难,而神话故事却精彩绝伦.寓意深刻,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