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华国粹,传承武术文化
刚柔并济、轻灵圆活的太极拳,绵绵不断、潇洒飘逸的太极剑,左右旋转、变化多端的八卦掌......走进萧山各晨练点,仿佛闯入了一片武林世界,不少武林高手身怀绝技,卧虎藏龙于此。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萧山与武术的缘分由来已久,近年来愈加深厚。随着“国字号”讲武学堂的金字招牌花落萧山,中华武术在这里生根发芽。2022年,第十九届亚运会即将在杭州举行,其中武术比赛场馆设在萧山。如今,习武健身在萧山已然成为一种新时尚。
起势、出拳、扫腿……伴随着悠扬的乐曲,许勇的步伐轻灵稳健,一开一合,连绵不断,行如游龙,每个动作都展现出太极魅力。几套拳练完,他的头顶出了一层细密的汗。
“武术精神贵在坚持。”从1981年至今,打拳这件事,许勇坚持了40年。
许勇与武术结缘,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小就喜欢武术。当时萧山总工会组织了两个武术培训班,包括陈氏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我就开始跟随邱鲁德老师学习陈氏太极。”
据了解,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拳法之一,以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强身健体、竞技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陈氏太极拳属于太极拳流派之一,讲究“天人合一”“舍己从人”“能屈能伸”“持之以恒”等行为准则,并将其融汇到具体技术动作中。
彼时,武术于大众,还裹着一层神秘面纱。“那时民间鲜少有武术师傅,不像现在网上随时能搜到,普通人想要寻觅一个合适的师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种神秘感愈加激发了我的习武热情。”
两个多月的培训结束后,许勇继续每天坚持练习。从一开始学习太极拳招式招法的“套路”,到后来学太极推手、散打,每天清晨,都能在萧山大操场(现新世纪广场)上看到他勤学苦练、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坚持的身影,。
“陈氏太极拳的架势比其他太极拳运动量大,要将整套动作一气呵成,需要每个姿势和动作相连不断、滔滔不绝,并非易事。这就需要习武者用坚强的意志力来克服腿部的酸胀感,坚持不懈地完成套路运动,久练之后可以培养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坚毅品质。”许勇介绍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在第一次参加杭州市太极推手比赛时,许勇便崭露头角,取得第四名的佳绩。1988年,他同时参加杭州市太极推手比赛和浙江省推手比赛,分别夺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战绩。
1992年,许勇被公派去日本进修。期间由于武艺精湛,被聘为日本武道馆的中国教练。“每周一晚上我教陈氏太极拳,每周四晚上教太极推手。当我亲眼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本广泛传播,以及日本朋友对我作为一个普通中国太极拳教练的尊敬,我感到非常自豪。”
这些年,在武学精神的激励下,许勇走上了公益为武的道路,比如打造萧山本土武术赛事活动品牌“萧山武术文化湘湖论坛”,代表企业每年出资100万元支持萧山武术事业等。“武术文化所包含的内外兼修、止戈为武、克己励人、和谐共生等内涵,是一个习武之人应该兼修的武德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也是每个习武之人所应大力弘扬的,它能为我们的待人处事,各项工作积聚正能量。”提及武术的魅力,许勇笑着表示。
“什么是太极?”
上世纪70年代初,一道“救命题”摆在了龚月琴面前。
彼时,年仅30多岁的龚月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是杭州第二棉纺织厂职工。一次住院时,老中医告诉她,出院后可以试一试练太极。
“当时我不懂什么是太极,像只无头苍蝇似的四处寻找。直到一天清晨,我在厂里看见有人打拳,上前询问后,对方练的果真是太极。”于是,龚月琴与太极的邂逅由此展开。
“第一次打太极拳,感觉既简单又复杂。太极的招式易学,我练习一个月左右就掌握了杨氏太极拳传统套路八十五式,但想要心领神会,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却并非易事。”龚月琴说,比如太极拳的技术要领之一“虚领顶劲”,做法是下颌微收提,使头顶百会穴上领。“虽然老师教了要领,但一开始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做,所以动作总是做不到位。”
正是这份难,成了龚月琴迎难而上,孜孜不倦练拳的源泉动力。“太极拳博大精深,如果你不去深刻理解、融会贯通每个动作,无非是做了一个太极操。”
比如太极拳法“太极不用手,手到不再走”,指的是太极用腰来带动手打拳而不是用手,手到位之后就勿移动,因为再动会因重心偏移导致身体不稳。“这里面融合了哲学、力学、医学等内容,一招一式皆是学问,尽显中华武术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龚月琴说。
1982年,当习武近10年的龚月琴第一次来到萧山大操场,看到玲琅满目的武术时,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大开眼界。“当时大操场上有各类武术,比如太极剑、少林拳、武当拳等,我就向各武林高手拜师学艺。从每天早上5点练到早上7点,再走25分钟路去杭二棉上班,直到1995年大操场解散,共习得十余种武术。
而打拳的秘诀,在于习练“单式”,才能练出太极拳的功夫。“只有每天练习一招,将此招练熟、练精,久练之后才能领会要领,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及进步。”如今,已从太极“小白”晋升到全国武术七段、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太极拳涉外功勋级教练、国家荣誉级裁判员、国家一级考评员等的龚月琴解密道。
坚持习武之后,龚月琴的心脏病很快得到了改善,她决心让更多人受益于这项运动。一次,当龚月琴在厂里练拳时,她的姿势吸引了职工们的注意。“一位职工问我,你在'摸鱼摸虾’摸些什么?我笑着告诉他们,这个叫太极拳,是锻炼身体用的,我可以教你们学。”
自此,龚月琴开启了义务教拳的生涯。从2009年起,龚月琴开始在萧山区4所老年大学教学,期间还进入各镇街的广场进行教学。在近30年间的教学生涯里,她的学生有上万人,甚至遍布海外,包括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朝鲜、马来西亚、印度等国。
从最初的为了活下去,到之后带动更多人受益于太极,这些年,龚月琴一直走在习武、爱武、教武的路上。“太极拳最大的魅力在于其内涵丰富,吸引着我越打越想打。虽然我已经打拳近50年了,但仍觉得自己有所差距,为了追求太极拳的真谛,还需花费心思去学习钻研和吸纳更多的东西。”
文/记者:童宇倩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周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