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书评】熠若火生——《青年斯大林》读后
熠若火生
——《青年斯大林》读后
□曹辉
不管历史怎样记载,我这个置身事外的后来人,对斯大林,是很钦佩的,不仅政治,还包括他的其他方面。或者,将来对他了解再多一些,观点会改变些,此时此地,我对他是由衷地欣赏加敬重。
如果斯大林给世人留下的最深印象是政治家,那对我来说,他的诗人身份和音乐方面的造诣则更为关注。政治才能体现的是一个人驾驭统治能力和社会地位标签,诗人身份或唱诗等特长,却是斯大林骨子里的一种唯美,是他性格中的思想名片。
世间人无完人。了解一个人,需要多面看。每个人都有善恶的不同外现,视具体情况而定。而一个人的性格,往往与他童年的经历颇为相关。童年生活经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尤其深的烙印,抹也抹不掉。譬如斯大林。他的童年可以用“不幸”来形容。史说他的父亲不知是谁,名义上的父亲性格极差,而家境贫穷,读书都是他母亲拉郎配供读的。他的父亲性格暴躁,经常对他母亲和他严重家暴。这让斯大林的性格也颇为暴戾。斯大林的境遇可怜,不得不经常乞求院长在学费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可见,家族环境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有着怎样重要的影响。
斯大林一生的成就,归功于他母亲执著地供他读书。如果没有知识,就不会有后来的斯大林。草莽的斯大林,真的不会是后来成为列宁铁臂的斯大林,文化是斯大林成功的底蕴。可见,他母亲有多么英明。一般家境,偏要供自己的儿子读书,这和中国的光宗耀祖,有些类似了。哪怕斯大林父母的感情并不好,都不妨碍那个卑微的母亲用最热烈最真诚的爱给儿子赚一个前程。酷爱读书的斯大林,是个学以致用的人,并非书呆子。他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读有所思,跟他的小同学们说:上帝是不公平的,他甚至根本不存在。我们都被骗了。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他肯定会让这个世界更加公平。
然,斯大林的童年,虽家境不富裕,学习方面却一直遥遥领先。他不但是教会学校里的孩子王,是唱诗班里最优秀的歌手,他的男高音几近专业歌手水平,也是学习尖子生。彼时,就表现出他的领导才能来。对了,那时的斯大林还不叫斯大林,而叫索索。在其一生中,从政并非唯一选择。他完全可以成为诗人或歌唱家。学习成绩绝对出众,在同学中也有统率能力,最重要的是,他当时已经表现出了非凡的文学造诣,他的诗写得和他的人一样,帅极了。如果你没听过,我来当中介,将他当年闻名的那些诗的花朵,隔着时空绽放。斯大林最早期的诗歌《清晨》,第二首诗歌是《致月亮》,当然还有一些精品。早期斯大林的诗歌显示了他对文学、权力的痴迷和具有毁灭性的创造力。
斯大林的长相极为英俊,这也为他一生的风流债做了伏笔。斯大林的容貌不逊色于最红的男星,他能文能武,个性比较执著,后人说他偏激,我倒不这么认为。我感觉,他是个汉子,是个干大事的英雄。他认准了他的主义,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动准则。但这些与他的感情故事,并不相悖。集容貌、智慧、能力于一体的男一号,想不招蜂引蝶都难。他主动招惹的、主动招惹他的女人,有记载和没记载的,应该为数不少。其实,这不是他的错。点数历史上的名人,哪一个的情关都是历历,像周恩来总理那样一生一世邓颖超的男人,旷古少有。婚姻为事业的辅助,更可能只是雄性激素作怪,到一处留一处,这样的政治达人,古今都不少。只是成者为王,他人不敢乱嚼舌根而已。
爱读书的斯大林曾玩笑说,他曾为了革命从书店里“征用”书籍,其实是偷。17岁那年秋天,斯大林开始对神学和诗歌丧失了兴趣。后来,遇到他的精神导师哥里的拉多·克茨霍韦利。克茨又将索索,哦,就是斯大林引荐给吉布拉泽。之后,斯大林“用格鲁吉亚语记下会议的讨论事宜”,并带回神学院,向他的拥趸传播。他已经从叛逆学生演变成革命者。一进,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正在将自己的脚趾伸入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1900年5月1日,索索组织了一场地下集会,此次集会影响深远,而索索巨细无遗的安全防范颇具他日后的行事之风。5月1日是“社会义义的圣诞节”,主新颖的说法,成为历史的一个永恒的点。列宁从民意党那里学到了铁纪来规的组织结构、对上级的绝对忠诚和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而斯大林简直就是这三个条件的完美结合体。列宁的契卡,也是后人瞩目所在。革命是用革命者的命换来的。斯大林在逃亡和密会间隙,甚至即便是在监狱,也不闲着,而是见缝插针地写革命文章。在监狱里,他竟然也成为头目,控制自己的朋友,恐吓知识分子,收买守卫,还和囚犯们成为了朋友。如果说革命者遵从骑士规矩,这也是值得人深思的。斯大林更喜欢犯罪分子,而非革命者、知识分子和改革者。因为政治犯中有庆多叛徒,而知识分子畏首畏尾喋喋不休。狱中,斯大林通过低效和简单的敲击声密码交流,这被称为“监狱字母”,当然还有“监狱电报”。可见,一个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是龙首,而不是凡夫。期大林和他的战友们在狱中学习,他把“监狱变成了大学”,这是他们的“第二课堂”。这就是斯大林难得的过人之处,也是他卓越能力的突出表现。斯大林曾说,他很高兴见到他们党的山鹰,即列宁。可见他对列宁的敬仰。
斯大林的妻子卡托的死,则证明,女人对婚姻的选择,是嫁给一个爱你胜过一切的男人还是嫁给一个有理想有事业心的男人,真的决定命运。卡托死了,带着她对斯大林的爱,留下他们爱的结晶。可是,她难道不知,男人可以有很多妻子吗?她死了,不妨碍他再爱上别人,或者上别人的床行夫妻之实而不结婚。这些算不算对婚姻和爱情的背叛?打着爱的旗号,最后被爱抛弃。这就是婚姻吗?女人嫁给谁,过怎样的生活,当时事后,想法是不同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与不乐?从政的人,有信仰的人,往往都是把自己献给了国家和他的信仰,那还有婚姻干嘛,给自己生活添点色彩不成?误女人终身哪!
从斯大林当孩子王,到他第一次抢劫干了件惊天大事继而声名远扬。斯大林的人生是惊雷动荡的一生。他和列宁接触,得到列宁的赏识。他把自己许给了国家,对自己儿女的关爱都因献身革命而少了很多,父爱是他的空白区。政治不是,事业不是,女人更不是。政治有所建树的男人,对爱情婚姻往往是来则来之,去则去之。
性格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很大。读了青年斯大林,很想有机会再读一读中年及至暮年的斯大林。如是,也不枉我这心头的一腔热血。史书虽平乏多些,不带感情色彩的词语描述,但亦可从中洞见当时的历史烟云和隐藏在烟云中的他们,譬如斯大林,譬如他的那些轶事轶闻,其实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灰飞烟灭的。这就是生命的最高意义。
20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