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外感风寒表证,为啥有人用麻黄汤,有的人用桂枝汤
学习《方剂学》,都是从解表剂开始的。
“解表剂与表证”
解表剂是以解表药为主,或者说用辛散轻扬的药为主,通过发汗、解肌、透邪,能开皮毛、疏腠理、宣肺气,达到解除表证的目的一类方剂。
顾名思义,解表剂适用于治疗表证。表证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外邪伤人,即外感六淫引起的。人体的肌表是人体最外一层的保护,就像一个围墙,一个篱笆,当外邪侵犯人体的时候,首先见到表证,此时只要正确地及时地用解表剂治疗,可以治愈,或者是减轻,使整个病的疗程缩短。
我们所讲的表证,包括很多种病,很多病在开始的时候可以出现表证。凡风寒初起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之时,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使用解表剂治疗。
解表剂着重的是调整人体的营卫之气,还有疏通血脉的作用。所以它不仅仅是祛除表邪,解除表证,同时通过解表剂可以使得人体的营卫气血得到调整。在临床上,用得及时,用得正确,就可以解除或者是减轻表证,病就可以早期治愈。甚至一些外科病,发生一个痈肿,刚开始的时候,伴有表证的恶寒发热,无汗症状,如果及时解表,加上消毒、和血,或者凉血药,就可以缩小痈肿的范围,小的疮疡就可以消掉。
“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等到治五脏,就已经晚了,这是指外感病。外感伤人首先由表入里,这是一般的情况,只有特殊人以及特殊病才会直中,所谓“阳气不虚,寒不直中”。
表证有寒热虚实之分,所以解表剂有三个大的分类,即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
“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针对外感风寒证。外感风寒证我们之前提了很多,“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简单理解,只要有怕冷,就是表证的表现。具体来看,恶寒发热,恶寒偏重,这是共性的。根据表虚表实的情况不同,可以有汗或无汗,浮脉,舌苔一般薄白。没有影响到整体性的气血变化,一般舌质舌苔不变的。这是外感风寒证的共性。
针对外感风寒表证有两个代表方剂,麻黄汤和桂枝汤。在《伤寒论》里,麻黄汤和桂枝汤是解决太阳病的两个基础方,有人说麻桂辩不清,《伤寒论》开不了头。这句话可一点也不假,特别是桂枝汤,更是被称作“千古第一方”。那么这两个方子要怎么辨别使用呢?
“麻黄汤”
麻黄汤这个方知名度非常高,是《伤寒论》里面非常有名的一个方子,这个方子代表了:辛温发汗,解表散寒的治疗思路。在学习中药的时候,我们对麻黄汤就有一个比较深的认识。每每受寒之后出现恶寒发热,头疼身痛等症状的时候,用上麻黄汤,往往能够一剂而愈。
比如著名经方大家刘渡舟有过这样一个医案,刘某,男,50岁,一年冬季,因工作需要外出办事,途中不慎被风寒邪气伤到,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到39.8℃,恶寒甚重,虽然盖着两床厚棉被,依然觉得非常冷,全身发抖,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咳嗽不止!
观察其舌苔薄白,脉浮紧有力,断定其为太阳伤寒表实证。方用:麻黄汤,一剂而愈!
麻黄汤主要是什么时候用呢?麻黄汤是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三十五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也就是说太阳病,具有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等症状者,麻黄汤主之。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这是一身尽痛。发热又浑身疼,是邪气在人体表部,邪气在表必然恶风(怕冷)。一身尽痛是邪气在表部郁滞重。表郁重而无汗,则表邪得不到疏解,必压迫胸肺而喘,这种病证用麻黄汤。
【麻黄汤方】麻黄 9g,桂枝 6g,炙甘草 3g,杏仁 9g。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古人历来把麻黄汤叫做“伤寒正局”。“伤寒”是外感风寒,“正局”两个字,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典型。“伤寒正局”就是说麻黄汤治疗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外感风寒。知常才能达变,掌握了最标准的,以它为对照才能学习一系列的具体的外感风寒的治法和方剂。另外,麻黄汤在方剂的君、臣、佐、使基本结构的体现上最标准。
病机分析:
外感风寒表实证,张仲景称之为太阳伤寒。太阳是表,伤寒以寒为主。
人体有正气,正气是以营卫作为代表的。整个人体,唯气血而已,唯阴阳而已。体表的气血,称之为营卫。所以提到营卫,实际上是涉及体表的气血,而尚未涉及整体气血的变化。营卫是气血的浅层。
卫阳在寒邪作用下,因寒性收引凝滞,使得卫阳被郁遏,则卫气温煦体表能力减弱,就会恶寒。因寒邪伤及阳气的程度重,所以恶寒重。外来风寒与体表正气相争,邪正相争会有发热,但发热较轻。所以恶寒重,发热轻,是外感风寒的基本特征。
卫阳之气能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寒性收引凝滞导致卫阳之气司开合作用障碍,腠理合而不开,本来可以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的,司开合的功能失调后则造成无汗,这是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本特点。
邪正斗争于表,出现浮脉这个共性。
这是卫气在受到寒邪作用下的一些表现,即恶寒发热无汗是主证。
体表的营阴受到寒邪,营为血中之精气,营行脉中,寒性收引凝滞使得它运行不畅到不通,不通则痛,造成头身疼痛。所以风寒寒越重,疼痛越厉害。由于营阴郁滞,脉易拘紧,出现紧脉,与浮脉相合就是脉浮紧。
肺气不宣,是由于外邪束表,肺脏宣发阳气、阴津输布到体表的道路被阻碍,首先导致肺气失降而上逆,造成咳喘。
方义分析:
方子里的君药是麻黄,麻黄被古人称为“青龙”,所谓的青龙,一直以来都认为是“兴云雨”的,事实上,“青龙”乃水神也。麻黄又被称为肺药,只要有肺宣发不利的,都可服用含有麻黄的药,就能达到很好的疗效。这个方子里麻黄有两个作用,发散风寒,宣肺平喘,这是风寒常用的作用。
其实麻黄有个弊病,麻黄宣发太过,就是发汗太过,汗为心之液,所以发汗太过会导致心悸等问题。但是麻黄汤是个温和的发汗剂,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就是里面有桂枝、甘草。
桂枝作为臣药也有两个作用,既能解肌发表又能温经止痛。解肌发表和开腠发表不同。我们前面讲到了,开腠是强行打开毛孔,解肌是松动分肉,透邪外达。这里桂枝和麻黄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的力量。桂枝还能温经止痛,能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
杏仁在这里降肺气为主。杏仁实际上也有“宣”的力量,较小。历来认为以降为主。作为佐药来说,即能协助君臣药来发散风寒。又能宣降肺气,可以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麻黄一宣,杏仁一降,一宣一降,正好起到调理肺气的宣发肃降。
甘草作为使药,主要调和药性,缓和麻桂的峻烈之行,避免汗之太过。
麻黄汤历来为治疗外感病的常用方,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它不仅治疗外感疾患,还可广泛的用于其他科疾病。
说一个麻黄汤的医案。有一个老人夜里常尿炕,用现在的中医理念,自然是从肾论治,结果吃了无数补肾收敛药都不见效。后来遇某医给开了剂麻黄汤,一剂而愈了。这其中的原理用后世的五行辨证体系是没办法解释的,发汗药跟遗尿有什么关系?用六经辨证却不难解释:人吃进去饮食,通过中焦气化作用变成能量送出体表,不能完全气化的能量则代谢为废水,通过肾和膀胱排出体外。如果肌表的气化作用弱了,意味着大量的能量会转为下行之水,加重膀胱的压力,于是容易遗尿。麻黄汤里麻黄和桂枝的组合无非是加强体表的气化功能,也就能减少膀胱和肾的压力,便能治遗尿。
所以说只要辨证为风寒表实证的,麻黄汤都可以发挥很好的疗效。
随证加减: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药”,随证加减。中医的经典名方,是根据疾病的证候选择针对性较强的药物组成的,任何经典名方都应该根据临床实际进行加减,不仅药味可以加减,而且药量也可以加减。
喘急痰多,表证较轻,不需要桂枝协助麻黄发汗,增加化痰降利、平喘止咳这类作用即可,所以去桂枝加苏子、半夏。
鼻塞流涕重者,鼻为肺之外窍,常见的肺气不利,鼻塞流涕,加苍耳子、辛夷宣通鼻窍。
挟湿兼骨节疼痛,苍术、苡仁同用,燥湿、利湿结合,对于外感风寒夹湿,在疼痛方面为酸痛的,这是常用组合。
外寒可能入里化热,表现出来很多是心烦、口渴,咽干口苦,加石膏、黄芩清热。
“桂枝汤”
桂枝汤被誉为中医群方之冠,是因为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第一方,同时也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张方子。那么,这个方子到底有什么奥妙呢?
桂枝汤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张仲景《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我们要关注的症状是,“恶风”、“汗自出”。“恶风”这就是我们患了风寒以后,怕冷怕风的症状,这是风寒表证共有的表现。
桂枝汤所治疗的外感,是正气不足的类型的,我们称之为“表虚证”,这是外邪来袭,身体正气不足,想要反抗,却力量不足的表现。这个“汗出”,是我们判断是否是桂枝汤证的关键,这样的人,其实并不仅仅是患了外感的时候出汗,即使在平时,也是经常自汗的。
另外一个症状是“鼻鸣干呕”,这个鼻鸣,很多人说是打喷嚏,我觉得不合适,因为嚏字《诗经》里面就有了,出现得很早,如果鼻鸣是打喷嚏,汉代的张仲景完全可以直接写这个嚏字。这个鼻鸣,其实是鼻腔堵塞的状态,在鼻腔堵塞的时候,有鼻涕在里面,有的时候我们觉得憋闷,偶尔会在鼻腔后部使劲,把气往外喷一下,想冲开条通道,此时就会发出一下尖锐的鼻鸣声音。如果在感冒的时候,仔细体会一下,就会知道这个状态了,是一种鼻腔堵塞、有鼻涕梗阻的状态。
所谓干呕,是此时鼻腔不通畅,与鼻腔连接的咽喉部也不舒服,这是有外邪干扰的缘故,因为鼻咽部始终不正常,接受刺激,所以会出现干呕的症状,这在外感风寒的时候是经常出现的。
【桂枝汤方】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病机分析:
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也叫太阳中风,又叫卫强营弱证。
桂枝汤主治的风寒表虚证,相对于麻黄汤证的太阳伤寒来讲,它侧重于以风邪为主,寒邪较轻。风性疏泄,风邪作用于体表的卫阳之气,可使汗孔打开能使机体汗出。
这里需要解释下卫强营弱证。这里所谓的“卫强”不是强大,而是一种浮强,向外浮散,浮亢。在风性疏泄下,卫阳之气也会浮散、浮亢,所以这里阳强指的卫阳浮强。卫气不能固护体表,机体自然要恶风恶寒。由于寒性较轻,本身伤阳气并不重,是由于风性疏泄使阳气浮散、浮亢的,所以人体会恶风。
发热,是由于风为阳邪,和体表卫阳两阳相争,会有发热。但这种外感风寒偏于风的,病邪较轻,发热也并不太重,所以它的特点是恶风发热。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头部气血逆乱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头痛。
邪正相争,毕竟在体表,所以脉浮。
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由于出汗,造成了营阴的外泄。出汗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卫阳不能固护;二是因风性疏泄。由于自汗散失的营阴,有不足,营弱了;同时卫阳不能固护营阴,那营卫二者不协调,这就使营卫不和。由于营弱影响到脉道充盈,就表现为脉缓。
风寒证候,还会伤及肺胃,由于影响到肺气宣降,就会引起胃气的不和,所以所谓鼻鸣,反映出伤风之后有一定的气道不畅,有时鼻塞,或者有流鼻涕,发生鼻鸣声音,干呕,胃气上逆。
方义分析:
我们看看桂枝汤方义分析,桂枝汤是个很典型的方剂。因为桂枝汤的产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配伍的基本结构。很宝贵的,很多配伍基本结构。很多沿用至今。历代医家都很尊崇。
君药是桂枝。桂枝在这里有两个作用:一个它可以散风,风寒以风为主,它可以散风。第二个,桂枝有助卫阳的作用。由于它又能发散,也能走表,所以作为阳,可以补充体表因风性疏泄而耗失的阳气。所以它一个药,反映出来祛邪、助正两个方面。
芍药为臣药。芍药有两个作用,营阴外泄,营弱了,它可以有益阴养血的作用,能够补充已经外泄的营阴,益阴养血的作用。第二方面,芍药酸收,能够阻止营阴继续外泄之势,收敛,有止汗作用。
桂枝和芍药相配,体现了卫阳、营阴治疗、补充方面同时并举。既能助卫阳,又能益营阴,既能散风寒,又能够敛汗出,成为调和阴阳常用的基本结构,调和五脏阴阳。
佐药,生姜和大枣。桂枝汤中,生姜帮助桂枝作用在卫气为主,大枣帮助芍药作用在营阴为主,调和营卫。生姜大枣,也是调和营卫的一个小结构。这两味药,一个涉及卫阳,一个涉及营阴,实际上涉及了气血。后世解表药中,经常加点姜、枣,解释是可以调营卫。生姜能够振奋脾胃功能,大枣可以补益脾胃,既能益气,又能益阴,益阴养血。所以这两味药相结合,在外调和营卫,在内调和脾胃。
桂枝汤中,还有一组是桂枝、甘草,《伤寒论》上有个桂枝甘草汤有温通心阳的作用。桂枝之温,甘草之补,温补结合,温通阳气作用较强,不仅助阳,还可以通阳。
芍药、甘草,是我们常用的酸甘配合,缓急止痛的基本结构。《伤寒论》里的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能柔肝舒筋缓急又能止痛。这又成为后世常用一种基本配伍组合。
随证加减:
桂枝汤主治风寒,寒邪相对而言不重,以风邪为主。若风寒较重,可加荆芥、防风、羌活这类辛温发表药跟桂枝配伍。
桂枝汤用治表证,营卫不和的出汗,若表虚不固,就可以桂枝汤加黄芪。
若兼有咳嗽,那就加宣降肺气、化痰止咳药,如开宣的桔梗,降气的苏子,利肺止咳的杏仁等。
最后,桂枝汤服药的方法也是很有讲究的。服药后半个小时左右,要吃热粥以助药力,然后躺在床上盖被子,出微微汗为佳。中病即止,不可尽剂。另外,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忌服,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这是最高明的地方了,桂枝汤到底是治疗什么的?其实,桂枝汤的重点,在调理内脏的不平衡,其着眼点在脾胃,脾胃之气不足,营卫之气则紊乱,所以,张仲景让喝桂枝汤后,喝一碗热粥,这是滋补脾胃的,用张仲景的话来说,是“以助药力”,一方面借热粥的温热来促进散寒,另一方面借助谷物之气以滋补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