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处事智慧》之十五 中庸之道和过犹不及
转:徐厚瑜的博客
中庸之道
【原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第六》
【今译】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品德,是至高无上的。人们缺少这种品德已经很长时间了。”
处世时,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审慎而冷静地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要在诸多对立统一的因素中,敏锐而智慧地寻找最佳的均衡状态。最好的解决方案、最佳的均衡状态就是中庸。
现在有不少人将“中庸之道”视为贬义词,并攻击它腐朽没落,说它是折中调和、庸庸碌碌,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事实不是这样,这是对中庸的不了解,或者说是曲解。所谓中就是本体,就是方法;所谓庸,就是实用,就是实行。孔子说的中庸,是用于中,行于中的大道。
中庸要求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分,要注意把握分寸。假如事事处处都趋于极端,态度绝对化,做事没商量,一味任性妄为,那天论对人对己都不利。从这一点上说,中庸是处世的明智抉择,对解决身边的各种矛盾冲突都大有好处。
曾国藩位高权重,趋炎附势的人很多。曾国藩对此一直淡然处之.既不因被人拍马而喜,也不因拍马过火而恼。他的一个手下对那些趋炎附热溜须拍马的人非常反感,总想找机会教训他们一下,于是就在一次批阅文件时,将其中一位拍马的官员狠狠讽刺一番。曾国藩看过后对手下说,那此人本来就是靠这些来生存的,你这样做无疑是夺了他们的生存之道,他们必然会想尽办法习难你、报复你、置你于死地。曾国藩的一番话让手下恍然大悟,进而冷汗淋漓!事物的作用力都是相互的,你共给予对方的作用力大,对方反馈给你的反作用力也大!这个道理处世时也适用。我们不去惹事,是非就会少很多。如果经常处在主动的状态去指责人,那么一定备受关注,并因此而成为众人指责的焦点。
但人在社会中,哪能不沾点是非呢?何况也确实有很多可耻的行为应该被鄙视!这就需要我们用中庸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了!面对是非,维持了自己的基本立场就可,无须强求对方完全屈服在你的立场下。
因为人的视角与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一旦成型又很难改变,因此,想要征服对方等于是要彻底动摇人的信念根基。我们没有必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因为我们也是这个多元社会中的一员。
中庸的处世方式最好的诠释便是因人施教,因人而异,对周围的人有个大概的印象与了解,及时调整与对方的关系,把握好自已对赞美与批评的心态,这才是应该具备的情商。曾国藩是深谱人情之道的,倘若拒绝被人拍马,则必成光杆司令,无人可用;倘若沉醉在拍马中,则会让那些颇有见地的人才流失。因此他采用了中庸的处理方式,一边听着满耳朵的谄媚之词,一边心怀城府利用各种人才为自己效力。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第十一》有一段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子贡问曰:师与商孰贤?子日:师也过,商也不及。日: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及。
师,字子张;商,字子夏。子张天资聪颖,但性格急躁,做事情往往超过恰到好处的标准;子夏天资较差,性格慢条斯理,做起事情来达不到恰到好处的标准。换句话说,子张的缺点是“过”,子夏的缺点是“不及”。对此,当于贡问这两个人谁更强一些的时候,孔子回答说“过犹不及”,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
历史上,在尧传位于舜,舜传位给禹的禅让时代,提出过要“允执其中“,即把握做事的”度“,不走极端。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提倡中庸,反对“过”和“不及”。
这里有一个例子:
有位企业管理者建议员工读一读《拿破仑传记》中的一则小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拿破仑小时候经常和同学打架,但总是输给对方。他下定决心,即使被打死也不认输,并采用非常规和自杀式的袭击与对手较近。结果,这种拼命精神使对方屈服了,这位企业管理者教导他的员工向拿破仑学习。
这是一种典型的极端,在拿破仑的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勇敢的英雄,而是一个自大、固执、不自量力的家伙,这样的事例不值得学习和效法。
崇尚适中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正确的思维活动,捕捉客观法则,避免极端、偏激、片面性、绝对化的毛病有借鉴作用,但这种借鉴所解决的还只是思维形式的问题,至于怎样算恰到好处,则需要我们随时随地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把握。不同的人,把握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