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文化从何而来?
一般而言,北人尚白而不是尚黑。为什么金代磁州窑出现这么多黑里俏的瓷器,原因不得而知,值得收藏家们深入研究。
磁州窑的材料朴素、天然,如果以柳宗悦的观点来看,这就是震撼人心的真正的“民艺”。田忠被这样的民艺材质激发了全部的热情,他在这素简的材料中采用点画、刻划和釉料挥洒等充满新意却又具有磁州窑典型审美风格的创作手法对磁州窑风格进行新的探索。
磁州窑元代瓷枕不像金代样式丰富,仅流行一种样式——长方形瓷枕,多在枕面处开光画画。多的也有在上、前、后、左、右五面开光的。绘画题材多为戏曲和历史人物故事。一方面显示元代杂剧元曲的兴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元代社会文化和民俗民风。
磁州窑众多的画师中,有土生土长的普通工匠,更有文艺素养高深的士大夫文人。那么,这些满腹经纶、自视清高的文人是怎样走上与窑为伴、与瓷结合的路子呢?从他们的经历和身份来论,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如意”。
磁州窑古瓷窑址在河北省磁县漳河两岸的观台镇东艾村冶子村附近,创建于宋代,属磁州;以磁石制胚烧制瓷器而得名。器形以盘、碗、罐、瓶为主,还有瓷枕和玩具;胎质有两种:一种质较坚细呈灰白色,一种质粗松呈红褐色;釉色白中微带黄,上有黑、褐花纹,里面多数不挂釉;绘制花纹的方法有绘花、绘划花、剔花和珍珠地划花等,花纹复杂,以卷叶、缠枝牡丹、水波纹、花卉禽鱼等图案为多,线条流畅,构图洒脱,是中国北方民间瓷器的代表作。
目前,世界各国的博物馆都把磁州窑瓷器视作奇珍异宝加以悉心收藏。磁州窑瓷器因其种类丰富、器型实用与纹饰优美,深受世界各国的喜爱与称赏。欧美各国的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品中收藏有大量的磁州窑精品。
磁州窑白釉黑彩划花牡丹纹瓶此器端庄秀美,俗称吐露瓶、嘟噜瓶,考古报告时称“矮梅瓶”、“半截梅瓶”等,为宋金时期北方地区所流行,同类器可见于海内外博物馆级收藏。圆唇外翻,小口,短束颈,丰肩,圆腹,腹壁向下弧收隐出圈足。圈足涩胎,见化妆土、透明釉流散。胎色浅灰,胎质坚实,瓷化程度非常高。此器先于素胎上施乳白色化妆土,其上黑彩描绘花纹,然后在纹饰局部浅浅地划出轮廓、线条或篦纹,划过的地方便露出白色化妆土,最 后罩一层透明釉入窑烧成。肩部为莲瓣纹一周,腹部为三组折枝牡丹花,点缀蝴蝶。整器典雅沉静,黑白对比醒目,彩绘、刻划花工艺并用。釉面滋润,画工精湛,刻工流利,器身虽有修,但仍为一件不 可 多 得的磁州窑北宋时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