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潜伏》中谢若林的经典台词“嘴里喊的都是主义,心里想的都是生意?”?

《潜伏》中最出彩的人物是情报贩子谢若林。他总是一针见血地戳破生活的虚伪,不时地冒出经典的言论。信仰、党派都不关他的事,他生存的目的就是捞钱。他的意识很适合现在这个市场经济大环境。

潜伏中的谢若林,也是本剧中的一个亮点,是个非常具备可读性的人物,今天来说说这个人,这也是一个有“主义信仰”的人物,只是他的“信仰”只为了自己。这一个人身上透露着“可恨,可怜,可爱,可悲,可耻”五种内容,他的塑造更体现了一个目前时代中的群体,一个很实际的人群。他的可恨就是来自他极度的对对金钱的崇拜,那么他为什么对金钱极度的崇拜呢,在我看来,是因为他对“人性的失望”所导致的,他对所有与人有关的情绪,都表现了一种失望,对自己的上级,对周围的朋友,对自己的爱人,他都是失望的,那么他是不是就没有感情了呢,看来不是,应该说他是个情感情绪很内敛的人。我们可以从一个内容中读到这样一个信息,就是谢若林来余则成家吃饺子,谢若林说了一句“又是饺子,离开父母时最后的一顿饭就是饺子,该死的小鬼子”。我们从这句话里,可以读到很多谢若林的性格。他应该是有“民族观念,有家庭观念,有亲情观念的人”至少他是一个具备情感因素的人。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了呢?甚至是做了小人的人”理由就只有一个“对人性的彻底失望”。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对余则成的另一句话中“这是两根金条,你能告诉我那根是龌龊的,那根是高尚的吗”啊!你看现在那些为官的人,嘴上都是主义,那心里全是生意。”就是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他有多不屑余则成,这里还包含了他对余则成的恨,这个恨是那来的呢?就是他的爱人晚秋。他恨余的理由,绝不是因为余不肯和他买卖情报,而是恨余和晚秋的感情。

他的可耻,就是他把自己当做了“国际倒爷世界公民”甚至他的内心已经把自己当做了金钱,除了钱能给予他的内容,他已经找不到丝毫感兴趣的事情了,没有人欣赏他,没有人爱他,没有人关心他,没有人在乎他,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有情绪情感的人除了可怜,可悲似乎已经不剩下什么了。

谢若林是个复杂的混合体,他反映出的“人性标本”很全面,这样的人,在当今时代是比比皆是的,他是一个,游荡在大人物周围的小人物,一个在和老虎谋皮的羊。而绝对不是一个狐狸或者是狼一类的角色。

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毛泽东


嘴上喊的都是主义,心里想的都是生意。两根金条放在你的面前,你知道那根的高尚的,那根是龌龊的。升官发财,升官不为发财你当官做什么。这就是《潜伏》中当年国民党内部的真实写照,这种事也只会发生在腐败的国民党政府。

国家,理想,爱情,生命,信仰,命运,是《潜伏》向人们折射出让人热血沸腾的东西,无任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会让人为之动容。

谢若林是原中统局党统局特工,阴险,狡诈,爱财如命,靠盗卖情报为生。对他的经典台词,“嘴上喊的都是主义,心里想的都是生意。我的看法是,谢若林爱财如命,除金钱利益外没有信仰,没有原则,甚至到了无耻的地步。

谢若林是当时国民政府官员的宿影,不计国家利益命运,只管个人的明天,为利益而活,是人性极为真实的一面,也可以说是无可厚非。但一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不能一心为国家着想,光顾个人得失,是国家的悲哀,这也就是当年国民党溃败的根本原因吧。同时也是《潜伏》受人喜爱的原因!


谢若林很有预见,准确的预见了50年后的中国


当下真实的写照。


人性内心深处的本性:贪婪!


《潜伏》的经典台词——

一、将来和平了,就没有信仰了,只有金钱了;

二、那根金条是高尚的,那根金条是低贱的;

三、你家的先生更有本事,就是不肯拿出来换钱;

四、我不反对任何政治,我只是在他们之间生存的,我信仰生存主义;

五、如果你一枪打不死我,我又活过来了,咱俩还可以做生意,只要价格公道;

六、嘴上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

七、本来让你来露露脸,结果是露了个屁股出来了;

八、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

九、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暂的。


提醒一下:一定要牢记说的是国民党!


这句台词怎么感觉这么熟悉、这么现实呢?


吴敬中说,“凝聚意志,保卫领袖”这八个字我研究了十五年,结果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少点主义,多点科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