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一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本文作者▼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有以上症状的人,要去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如果确诊为糖尿病,要积极的治疗并配合医生,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完整的说一说,糖尿病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糖尿病人怎样了解自己真实的血糖情况?

由于每周或更长时间测一次血糖,其影响结果的因素太多,如饮食、运动、情绪、睡眠时间等多种因素,不能真实地反映病情,故病人每周应测3—6次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标准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标准7.8~11.1mmoL/L。

如果到医院化验很不方便,建议有条件的病友购买一台便携式血糖测定仪,每次测量后做好记录。这样医生便可依据血糖记录为您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病人应每3—4个月到医院化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该检验值可反映病人近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一般要求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当然,能够控制在6.5%以下则更好。

另外,每半年全面检查血脂水平,心,肾,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眼底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循环系统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治疗。同时,每3—6个月应监测一次尿微量白蛋白,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口服降糖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每位糖尿病患者病情不一样,治疗方案也不同,用的药物剂量也不一样,药物用少了不管事,用多了就会低血糖,必须因人而异。在口服降糖药的时候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 用降糖药一定要了解药物的排泄途径和禁忌症,首先要检查肾功能和肝功能,保证用药的安全。

  • 对药物的“副作用”的认识。

  • 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 调整口服降糖药的周期。

  • 调整药物治疗的依据是糖尿病患者的监测记录。血糖未控制好的原因很复杂,包括吃饭的时间、摄入量、食物种类,进餐次数,运动的时间、方式、程度、降糖药的种类,联合用药的搭配、药物剂量、近期的特殊情况是否对血糖有影响等多种因素。要把具体问题找出来才能提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预 防

1、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住!

2、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过量抗生素会诱发糖尿病。

3、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我国目前有超过9200万的糖尿病患,此病到目前为止是一种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疾病。

如果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确运用好现在的三类基本疗法,包括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在内的综合疗法,而进行终生性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颐养天年。

4、糖类摄入:这是相对来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但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与葡萄糖,请患者慎食蜂蜜。

饮食原则

  1. 避免肥胖,维持理想且合适的体重。

  2. 定时定量,每餐饮食按照计划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

  3. 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4. 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灿、卤等方式,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天以下为宜。

  5. 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6. 烹调宜用植物性油脂。

  7. 配合长期性且适当的运动、药物、饮食的控制。

  8. 经常选用含纤维质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

  9. 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计划的份量食用,不可随意吃,以免过量摄取。

  10. 少吃精制糖类的食物,如炼乳、蜜饯。

  11. 多使用苦瓜或苦瓜茶,苦瓜降糖更安全、无任何副作用,糖尿病预防和控制要比治疗简单的多。

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我保健知识,积极预防各种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避免致残、致死。

作者介绍
葛勤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急诊科主任医师

简介:ChineseMedicine审稿人,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特约编委。2012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青年导师学术和指导能力提升计划,赴加拿大McGill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卫生局课题1项和上海交通大学医院院课题1项,近年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的论著3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篇。在各种急危重病的急救和综合救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尤其擅长急性肾损伤、多脏器功能不全的诊治。熟练掌握血液净化技术、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呼吸支持技术等各项脏器功能支持技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