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会成瘾?一旦用药就无法停下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逄教授这么说!

导读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胰岛素治疗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最有效的降糖措施之一。然而,对于胰岛素的用药问题患者却有很多疑惑和误区:胰岛素会上瘾?一旦用了胰岛素就无法停下来?胰岛素具有依赖性?为解决这些疑惑,本期健康之初《名医专访》特别邀请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逄曙光教授,就糖尿病的胰岛素用药问题进行科普,以下是详细内容。

本期专家

点击播放专访视频
Doctor Kang
糖尿病患者总体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仍然是偏低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逄主任
造成达标率低的因素比较多。第一,糖尿病是一个诊断率比较低的疾病。因为糖尿病本身没有症状,所以很多患者如果不及时查体的话,即使血糖高了,可能自己也没有发现,不自知,他都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怎么可能去治疗呢?不治疗的话那肯定是不达标的,这是第一部分原因。
第二部分,除了诊断率低,治疗率也低。有些患者即使每年查体,都会出现血糖高,但是没有人明确告诉他,你现在是糖尿病,他可能知道血糖高,但并没有引起他个人的重视,他认为我不疼不痒,我只是血糖高了。所以会常常听到有人说,我也三高,你也三高,但未必都接受治疗,所以他即使知道了也没有进行治疗,治疗率也是低的。
第三个,为什么达标率低呢,有些人治疗了,刚开始的时候达标了,但他不知道糖尿病是一个进展性疾病。即使最初达标了,如果不按时监测血糖的话,糖尿病有可能在波动,它应该及时调整方案。因为我们常常碰上这些病人,最初的时候治疗血糖非常好,他几年都按照一个方案下来,其实血糖早就不达标了,但他们不知道。再有一个,对糖尿病的重视程度低,有些患者知道自己有糖尿病,但没有治疗,他不疼不痒,甚至十年、八年都没有任何糖尿病的症状。所以他感觉这个疾病无所谓,他觉得我都十年了,没有任何不舒服感觉,他因为重视低,就不接受治疗。还有一个情况就是患者对治疗的恐惧,因为我们知道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当你告诉他需要终身治疗的时候,他就抗拒这个治疗,就是感觉能晚治就晚治。
还有一种情况是治疗依从性不好,糖尿病患者需要一天内多次吃药,他觉得很繁琐,因为忙或其他原因,也容易忽视。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治疗过程当中出现低血糖。所以他认为血糖高的时候,从来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一次低血糖给病人带来了心理阴影,所以他宁愿接受不治疗,他也不愿意出现低血糖。还有一些药物可能有一定副作用,患者并没有想着去换药,就感觉降糖药会导致他的胃肠道的反应或其他的不舒服,他会觉得我不治疗的时候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治疗起来,反而导致了不舒服,那他也就不去看病了。所以糖尿病达标率低的因素非常多。还有一个原因是生活依从性差,因为我们正常人可以随心所欲去吃饭,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我们知道饮食控制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治疗方案之一。这可不是说到就能做到的,需要一个非常坚强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个饮食控制。因为面对美食的诱惑,他很难做到,所以想要控制好血糖,让达标率高。他首先得管住自己的嘴,再一个还得迈开腿,要运动。好多人懒,宁愿坐着看电视看网络,也不愿意出去活动。所以糖尿病想达标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需要患者对知识的了解,个人的意志等多方面努力。
再一个原因,有些人感觉药物贵,他感觉每个月要支出一部分消耗,他不舍得花这个钱,所以他会买最便宜的药,自己到社区,到外面药店去看哪个药便宜就买哪个药,平时又不舍得去买血糖试纸,也不舍的去监测血糖。这是经济原因,也是一部分人没有达标的一个原因。所以影响糖尿病达标率是一个多因素的。还有一些个别的医务工作者,可能对糖尿病到底多少是达标,也没有正确认识到。所以有些患者可能血糖没有达标,到医院去看,去找大夫,大夫说挺好的。那么患者就认为挺好,就像你说的,其实这个知识的普及率不是很广泛。
Doctor Kang

如何理解理想胰岛素这种概念,很多人认为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的最后一道防线,这种理解是否正确?

逄主任
首先说一下理想的胰岛素,最理想胰岛素就是我们自己分泌的生理性胰岛素,那是最理想的。也就是说,你进餐它就分泌,你低血糖、血糖低或者饿饥状态,它就分泌的少或者不分泌,这是最理想的。但是如果一个糖尿病患者,他胰岛功能不足,自己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少的情况下,那我们给患者治疗用的胰岛素哪一种最理想?
第一,要使用方便,患者要尽量的减少注射次数。
第二,很多人对针剂、注射剂恐惧,他一想要打针就会抗拒。那么,有没有理想的胰岛素?没有贴剂?一贴到皮肤上,我们进餐时它(胰岛素)就分泌,不进餐、不刺激它就不分泌或者鼻吸的胰岛素,就像鼻喷剂或者其他口服的胰岛素,有没有这种?我想如果有口服的或者贴剂或鼻吸的胰岛素,患者宁愿选择这一些,他不愿意选择注射的。
再一个,我们知道胰岛素是个双刃剑,它可以降血糖,但是也会引起低血糖。那么,低血糖风险低的胰岛素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胰岛素。还有,我们知道胰岛素另外一个大的副作用就是升高体重、增加体重,那么增加体重比较少的胰岛素应该是个理想的胰岛素。如果我们在没有其他非注射胰岛素情况下,我们没有口服的,没有鼻吸的,沒有贴剂,必须不得不注射的时候,那么,注射次数比较少,患者依从性好,这是最方便的(胰岛素)。像有时候一天打几次胰岛素,不同的胰岛素,有的患者就会记混了。如果长效、短效胰岛素记混了,这不是我们理想的一个选择。
目前我们临床一天打一次的胰岛素都是基础胰岛素,主要是控制空腹血糖。我觉得如果更理想的状态是,最好能兼顾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的控制。但目前我们兼顾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控制的,有预混胰岛素,也就是短效和中长效预混好的。但预混好的胰岛素,它又是按一个固定的比例,虽然能够兼顾我们这个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但是,因为它的短效和中长效是按一定固定比例预混的。那有的患者可能需要餐后血糖更高一些,需要里边短效的高一些,他们没法因为某一个血糖的需求做一个整体的调整,所以一调,整个剂量都得调。所以我们目前餐时胰岛素,就是控制餐后血糖,基础胰岛素就是控制空腹血糖,预混胰岛素虽然可以兼顾,它因为要按一个固定的比例来调整,所以低血糖风险也比较大。
刚才谈到另外一个问题,胰岛素是不是最后一道防线,我不这样认为。虽然我们糖尿病中的一型糖尿病,本身就是个胰岛功能缺陷的疾病,也就是它需要依赖外源胰岛素来生存。二型糖尿病虽然是个代谢性疾病,可以早期不依赖外源胰岛素。但是刚刚讲了,它是进展性疾病,最终也可能发展成为胰岛功能不足,这时候我们不得不用胰岛素,但是对于胰岛功能好的患者,我们就不需要使用胰岛素吗?其实临床上常常使用!哪些人(使用胰岛素时)不是最后一道防线?比如,翁建平教授曾做过一个研究,对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有一部分人可以得到糖尿病的一个缓解,就是说得到缓解的这部分人可以暂时不用降糖药,就可以靠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一段时间的血糖。在过去,我们称为蜜月期,现在我们称为缓解期。那么他并不是最后一道防线,有可能是早期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第二,糖尿病患者虽然胰岛功能好,但是这个人有合并症,需要胰岛素治疗,比如说,围手术期,合并重症感染或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虽然从他的胰岛功能状态上不需要胰岛素治疗,但从他机体的整体状态,需要胰岛素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像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时候,酮症酸中毒或者高渗状态,这时候也需要胰岛素治疗。还有一种状态是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患者如果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达标的时候,那我们只能选择胰岛素治疗。
所以说,临床上胰岛素并不是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临床上目前有一种误区,好多人认为如果医生给他开了胰岛素,那他的糖尿病就到了最后不得不接受治疗的阶段,这时候病人心理上会有一种比较悲观的想法,他感觉自己的疾病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状态。实际上,这时候的患者,比如说因为并发症导致的,并发症纠正以后,他依然可以选择口服降糖药。哪一部分人是最后一道防线?就是胰岛功能已经不足以分泌,我们用药治疗,也很难使血糖达标的时候,对于那部分人,我们不得不长期使用胰岛素,其他好多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都是暂时的。
Doctor Kang
注射胰岛素会产生依赖性吗?如何避免注射胰岛素时产生低血糖的现象?
逄主任
首先,胰岛素不是毒品,它不会成瘾,所以我们临床上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不会因为注射胰岛素而产生依赖。过去,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现在我们称为一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称二型糖尿病。
为什么重新定义这两种糖尿病的分型,就是因为我们二型糖尿病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但是二型糖尿病又分了两部分,一部分它不需要胰岛素治疗,另一部分,当他胰岛功能很差或者因为并发症,因为合并症,因为其他的原因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时候,如果你给他使用胰岛素,患者会说我是个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你为什么给我胰岛素治疗?所以当时就想,其实这种称呼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不科学的。
常常说这个人高血压病需要用降压药治疗。你能说它是个降压药依赖型的高血压吗?比如一个人感冒了,用感冒药,不能说是感冒药依赖型感冒,是不是?这只是疾病的一种分型,一型糖尿病,因为属于是胰岛素缺陷的。所以他不得不选用胰岛素来维持他的生命。二型糖尿病,在胰岛功能好,没有其他合并症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口服降糖药治疗。他并不是依赖于胰岛素治疗。所以后来,从97年之后,就分为一型和二型。
胰岛素不是毒品,它不会成瘾,也不会因为使用胰岛素而依赖。就像我们刚才讲的,温建平教授的那个研究,在早期短期使用胰岛素之后,有可能糖尿病得到缓解。而且并没有说因为使用了胰岛素而产生依赖,为什么会给人一种错觉,打了胰岛素之后停不了,让他感觉胰岛素会依赖呢?是因为有些病人的他的糖尿病病程很长,糖尿病的胰岛功能非常差,如果不打胰岛素,吃各种口服降糖药,他的血糖并不能达标,那这时候只有给予胰岛素才能控制血糖。所以这些人并不是因为打胰岛素依赖的,而是不打胰岛素他的血糖就降不下来,没有用胰岛素之前,无论怎么调理,他的血糖是不达标的。
就像一个人,每天就得吃饭,不吃饭,就会饿死,所以当缺乏胰岛素的时候,不给补充胰岛素。光吃药也刺激不出胰岛素分泌,所以说,他并非因为注射了胰岛素而依赖胰岛素,是因为他体内本身缺少了胰岛素,我们不得不去补充胰岛素。那第二个问题,我们注射胰岛素怎么避免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反应。首先,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我们要求生活规律,这个生活规律包括饮食的定时定量,为什么说要定时呢?如果他吃饭早了,可能血糖会高。但是注射了胰岛素,如果吃饭时间晚了,时间没有固定,他也会引起低血糖,因为胰岛素作用时间是固定的,
为什么要定量呢?患者每天注射的胰岛素量是医生根据你的血糖,根据平时正常的饮食量的而确定出来的,但是你某一天吃饭少了,胃口不好了,胰岛素量没减,那相对你原来的饮食状态,你进食的热量少了,胰岛素量没有相应的减量的话,病人会出现低血糖,所以进餐要定时定量。这个与运动量也有关系,那么按平时的运动状态,胰岛素量可能是正好的,若某一天爬山,做剧烈运动或者去跑马拉松去了。当消耗大量热量的时候,此时的机体就不需要那么多胰岛素了,胰岛素量没减,也会出现低血糖。为了避免注射胰岛素治疗的人出现低血糖,
第一,我们要让患者了解什么是低血糖,低血糖常常会出现哪些表现,比如说患者出现饥饿感、心慌、手抖、出汗,有可能是低血糖。如果患者方便,立马测个血糖看看是不是低血糖。如果不方便,我们应该及时补充糖分、吃点东西。如果纠正了,那可能就是低血糖,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们所有服用降糖药的,包括胰岛素,包括口服降糖药,所有服用、使用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应该随时带一点儿糖。我都嘱咐患者,你就在那个糖,代的哪种糖,容易打开包装的,有些糖我们知道两边封起来,他手抖的时候开都开不了,那种一扭就能打开的糖(比较推荐),所以容易打开包装的,在出现低血糖的时候及时自救,一旦出现饥饿感、心慌、出汗,那赶快吃上。
再一个,有些人,他担心高血糖,他看到慢性糖尿病的并发症,他就担心自己血糖控制不好,在出现轻微低血糖的时候,他不去进食,因为我碰上过这种病人,即使是你嘱咐过他,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这时候喝糖水是最快的救治办法。如果不是很严重,也可以吃点馒头,吃点东西,吃点糖都可以,但那个人已经出现低血糖症状了,他不敢吃这些含热量的,他吃了一块萝卜,结果一会儿手抖了,他想出来已经没法从病房里边往外走,想叫人他已经没法出来了。扶着墙站着抖,正好我没下班,要去看一下病房,哎呦,我说这怎么了,他说话都哆嗦了,我意识到他低血糖了,赶快拿高渗糖给他喝了。问他原因,他说因为他孩子给送饭,当时还没送来饭,在这之前他就已经出现饥饿感,心慌,他觉得有点低血糖,但怕血糖高了,不敢吃糖,他有糖(也没吃),他就吃块萝卜,结果延误了及时的救治,不过还好我们及时发现了。
所以有些人因为他怕高血糖,即使低血糖时,他也不吃含糖的,含热量高的食物。所以说我们临床糖尿病人要知道,高血糖要钱,低血糖要命,为什么这么说呢?高血糖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未必导致患者有生命危险,但是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就有可能要人命。所以曾经有一个医者说,一次严重的低血糖,有可能抵消终身血糖控制良好所带来的益处,所以高血糖和低血糖,我们都要避免。
Doctor Kang
糖尿病是怎么发生的?
逄主任
糖尿病是个多因素疾病,很难说是某一个原因造成的。但是对比过去这三十年来,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中国人对脂肪、对糖的消耗量大了,我们看到糖尿病患病率确实高了,这说明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我常常说,糖尿病虽然是个多因素疾病,但是我们个人能做到的,就是要严格生活方式,要规范自己的生活方式,尽量的管住嘴,迈开腿。你吃多了,营养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像过去在六十年代,我记得那时候多数人都是步行,五六十年代,家里有个自行车都是比较富裕家庭才能买。但是现在一看,很多家都有车,有汽车,连自行车都不骑了,那就导致运动量减少。再有一个,在麦当劳,肯德基吃个薯条,别看就是一包薯条,但是油炸以后,它的热量就会增加,其实营养没有增加多少。我们现在就是吃进来的多了,消耗的少了,所以说,我觉得这个是最常见的原因。
但就糖尿病病理生理机制来看,从我们最初认识到三部曲,五重奏,八重奏等等。那意思就是说,临床研究只是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但给患者通俗一点来讲,患者最关注的,糖尿病是怎么得的?因素很多,但是我们个人能做到的就是严格控制我们的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因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是非常有利的。
总结

一、糖尿病患者总体的血糖控制达标率偏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糖尿病本身是一个诊断率、治疗率比较低的疾病。

2、患者对糖尿病的恐惧心理和重视程度低。

3、患者的治疗和生活依从性不好。

4、患者家庭的经济原因。

5、基层医疗水平不达标。

二、最理想胰岛素就是我们自己分泌的生理性胰岛素,如果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不足,那么注射次数少,增加体重少,患者依从性好的胰岛素便是最理想的胰岛素。

三、胰岛素不会成瘾,也不是糖尿病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是对于药物治疗不明显的患者才不得不长期使用胰岛素,好多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都是暂时的。

四、一次严重的低血糖,有可能抵消终身血糖控制良好所带来的益处,所以高血糖和低血糖,我们都要避免。

五、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个人能做到的就是严格控制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