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这一年|坤濮·早茶夜读815

815 | 读城记2020

👆一定要开音频👆

读城这一年

文/ 坤濮
70后,金融业

━━━

读城这一年,书读了九本,作业交了九篇,回头看第一篇《西郊故事》(编辑改名为“日本人曾想在西郊建个新北京”),4000多字,有点太长了。当时其实主题书《鲁迅与北京风土》没读多少,翻了翻目录,找到个引子就说开去了,主要说的还是自己的经历,与书几乎无关。这一篇显然不是好的读书笔记,不过对我也很重要,因为把我一直想理清楚的自己居住这一带的近百年历史理了一下,后来,和这一带有过渊源的朋友读了,还觉得挺好,增长了认识。

自说自话固然痛快,但是真的要读书作文,又不能只写自己的经历,突然就卡壳了。第二本书《建筑的永恒之道》,开始吃苦头。读不进去,读不懂,很多人喜欢这本书,但是我只对一小部分觉得比较有哲理,而大多数内容抽象晦涩。我只得去翻当月其他的阅读书目,其中《公共生活研究方法》一书的作者扬·盖尔的另一本书《人性化的城市》才让我找到共鸣,写出了读书笔记《带着扬·盖尔的书去跑个步》勉强交了差。

第三个月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这本书年代久远,是一本有意思的书。但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写我的文章。最后,从书中找到两个偶然提及的小人物,围绕城乡贫富悬殊及南宋兵制问题写了《从蒙元入侵前夜的两个小人物说起》。接着又查阅了其他几本宋朝的研究书目,拼凑摘录了一些相关分析段落,去分析南宋最后50年的社会经济情况。

第四本书《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又读得磕磕绊绊。我又只得从扩展书目《看不见的城市》里找,发现卡尔维诺用想象力描绘了一些“想象的城市”,而书中的50个想象,并没有互联网时代的城市,于是我写了一篇《真实一幕及城市幻想曲》,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送货上门说起。《肉体与石头》书里说——都市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排斥人的身体对城市的参与和在公共空间的停留,导致“人们的感受能力越来越弱”,而我的一己之见是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变得更可爱更便利了。

第五个月斯波义信《中国都市史》。为了写文章而去读书,又是一本专业著作,真的读得挺痛苦,本来也许可以轻松获得的一些闪光点或者灵感,也由于焦虑而仿佛抓不住。当月交的作业《从唐节度使想到城镇化》,如今重读一遍,其中的行文逻辑特别是说完唐中后期开始设置县以下的“镇”这一级别,又怎么扯到今天城镇化的,我自己都有点理不顺了。更不敢想读者是何感受,文章最后还得过一个赞,给我稍许安慰,也许有人读懂过也说不定。

第六个月振作精神读1935年《老北京旅行指南》,我在西郊58处景点(有清华大学、燕京大学、颐和园、圆明园等,连白云观也算作西郊景点)、南郊8处、东郊16处、北郊15处(包括长城、十三陵)中,选择自己相对熟悉的地方加以“古今”对比,从石景山到颐和园和耶律楚材祠,从妙峰山到农事试验场,阜成门外的孔王坟。城内的景点,先是把东城的文天祥祠、于谦祠,和南城的袁崇焕祠串在一起做个民族英雄结局主题游,再探访了一下什刹海与纳兰明珠府。海中捞珠,交了一篇《粗读“老北京旅行指南”有感二三》(编辑改为“带上这份攻略,想象尘烟中的北平城”)。

第七个月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是洞主书目里我第一本能读进去的书。提炼出“有人照看的街道”、“封闭还是交叉使用”、“多样性的到访人群”三个角度去分析城市,交上一篇《新学到的观察城市的三个关键词》。

第八个月读出版于1929年的民国迁都南京后的建设规划书《首都计划》。这是一本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的专业书籍。我了解到了为什么说“南京是中国第一个按照国际标准,采用综合分区规划的城市”。而且《首都计划》的实际价值远远超越它在南京的具体实践,更在于它的理论及方法对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促进作用。我交了一篇《从“首都计划”学理念和方法》(编辑改名“理念是困惑的,也是妥协的”)。

第九本书是出版于1924年的《北京的城墙与城门》,这本书我读的很认真,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它解开了我一直以来心中的迷,那就是老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究竟是什么样子。我写了《把拆了的城墙在脑中复原》一文。

12月的一天,我在什刹海一带闲逛,想起读城这一年和我原来想象的不一样,原来想的读城就是在城市里到处走走。结果其实是闭门读城市书,而且多数还是几十、上百年前出版的书,仿佛实不能提供一张眼前的游览地图。但也许本来就是我理解错了。只有读历史中的城市、和城市的历史,再回来关照当下,才更通透,真正获得“观察品味城市的能力”,没有捷径可走。

陈平原教授在《文学北京的春夏秋冬》中引用周作人的话说,“对于你长时间居住的城市,你应该对它感兴趣,关注它的风土人情、历史记忆、文学想象,不单是趣味,也是责任”。这句话我读之恨晚,并且明白该怎么继续读城了,继续“将城市的历史和文本的历史搅和在一起的阅读”。

读城这一年,每个月轮流作文,以文会友,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杨早、凤梨、洞主,绿茶、周群、左珊丹,群里大咖的文章自然要读;魔菇、彦平、梅子酒、汪燕辉,这些与我年纪相仿且同为女性写的文章,我关注和欣赏。魏毅、玄鸟、代政阳,总有独到见解,也不会错过。陈童、江河、宇帆、朴微,年轻一代真诚又洒脱的文笔令我耳目一新。还有土城、大史、张智敏、反方向、卡卡……虽然不曾谋面,但我已有了一些文如其人的想象。

2021,你读或者不读,你写或者不写,它就在那里,等你到来;愿我们都能更好地使用又一年时光的馈赠。

今晚二条

读书会后,下雪了 | 读邻影像

一种久违的温暖迎面
希望大家看完了,觉得不错的,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吧。

往期

TAN

回顾

大禹是羌族人?沙汀的墓搬到了北川?| 喜欢什么,就沉下去了解| 我们是一家,怎么成三家人了?| 自从开始读城,每次旅行都是久别重逢| 读城这一年的几个“最”| 我和这个世界,我和你| 没心没肺的隔膜| “植物人”“读城”手记| 千古明君养成指南| 复盘:我的夜读2020| 躺平时,要甩甩手|  藏在心底的厄里斯魔镜| 2020的作业拖到2021再补|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