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梁启超授课看似逗你玩,却能影响学生一辈子
今天给大家介绍两位大学者在大学课堂教学时的风趣场面,追随历史走进课堂,领略大师们讲课的风采。
林语堂与妻子
林语堂开讲前请学生吃花生,结课时“相面打分”定成绩
林语堂(1895年-1976年)是福建漳州人,主要研究文学、语言学,被称为幽默大师,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先后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先后执教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东吴大学。他的教学理念哪怕是今天宣称的素质教育理念与之相比,都显得落后!
他本人十分厌恶考试制度,认为用刻板的考试来衡量学生的成绩是大煞风景的“煮鹤”之举,可怜的莘莘学子恰似被煮的鹤。
这个观念从他少年时期当学生开始,一直到他后来当高校课堂的老师,都不曾改变。他教学生不屑于考试,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
他的女儿林太乙回忆起小时候在家里做作业的情形仍然感慨不已。她说那时候她很努力,晚上经常花几个小时在灯光下做作业,可是父亲看到后不但没有表扬她,反而还经常阻止她,说:“不要做啦,分数不要紧!”后来林太乙成为耶鲁大学中文教授,成为继承父亲衣钵的人。
林语堂与女儿
这位可爱的父亲在高校担任教职,给学生们讲课就更加有趣了。
林语堂当年在东吴大学教英文课,据学生回忆,当年他上第一堂英文课时,拎了一个大包走进教室。
当时同学们都以为是一大袋的教学资料,瞬间肃然起敬,心想这位大学者果真了不得。没想到林语堂打开包后往讲台上一倒,哗啦啦地倒出一堆带壳的花生。
随后,林语堂面带微笑抓起一把把花生,一边挨个分给前排的同学们,一边招呼后面的同学赶紧上来一起吃花生。
可是那时大家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动手,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林大教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林语堂见状哈哈大笑,吆喝般地招呼学生们赶紧吃,又说吃花生就一定要吃带壳的,剥着壳吃味道才好。剥得越起劲,花生米就越有味道。
他还说:“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我以后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长性子,不要逃学,则甚幸甚幸,三生有幸。”
学生听他这么一说,哄堂大笑,彻底放开了手脚,噼里啪啦地剥起花生吃开来。待到花生被吃完后,林语堂马上宣布下课,然后头也不回地夹着空包,大步跨出教室,只留给学生一个潇洒的背影。
林语堂用一包花生就奠定了他风趣,毫无拘束的讲课风格。那些吃了他花生的学生后来都没有逃课,不仅如此,后来还有很多外系的学生慕名前来听课,一时间他的课堂竟是热闹非凡!
到了期末最后一堂课,林语堂更是不按套路出牌。他直接拿起花名册点名,被点到名的同学站起来应答,他打量一番后,稍加思索,就在其名字后面记下分数,这便是该生这门课的成绩了,不用考试!
就这样看似荒唐的“相面打分”,成绩出来后,学生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去找领导投诉,大家都觉得公平。
学生们都服他这样“草率”定分数,其实另有隐情。那是因为林语堂作为老师给学生授课,平时付出比一般老师更多,更用心!他能做到“相面打分”,其一,在于林语堂的记忆力非常好,平时在课堂上通过对每一名学生的问答,已经了解了各位学生对这门课程掌握的基本情况;其二,他平时十分认真、尽心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细心辅导。
因此,林语堂认为临了出几道题来考校学生,这种普遍采用的测试方法,其实带有更大的偶然性,而他的”相面打分“法显得更具公平性!
梁启超讲授《公无渡河》,学生当时懵逼,过后却是余音连绵几十年
《公无渡河》是一首古乐府,这首诗只有四句十六个字: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首诗的大意是:你不要过河呀,你偏要过河!落水死了吧,真是拿你没办法。
(它其实讲述的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这么来的:在古代有个士兵早上起来撑船,看见一个披头散发的疯癫汉子拎着酒瓶,疾步强行渡河。那汉子的老婆在后面追赶着叫他不要过河,可是还来不及制止,汉子就一脚踩空落水,被乱流冲走溺亡了。汉子的老婆后来在岸边拨动箜篌唱出了那段话,唱完后也投河殉情了!士兵回家后,把所见所闻讲给自己的听老婆,他老婆据此作下了这篇《公无渡河》,又名《箜篌引》。)
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清华读书时都曾听过梁启超讲授这首古乐府,但是梁启超讲这首古乐府时,他们当时其实是一脸懵逼状态,只是后来慢慢品味才越来越觉得妙不可言。
梁启超先是把这首诗往黑板上一抄,然后就摇头晃脑,声情并茂地开始大声朗诵:
“公、无、渡、河”,随后大喝一声:“好!”;
接着再重复一遍:
“公、无、渡、河”,又叹一声:“好!”;
“公、竟、渡、河”,再叹:“好!”;
“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好,真好,实在是好!”,“思成,擦黑板,快擦黑板!”(他儿子梁思成当时也在班上听讲。)
这首诗就在梁启超的自我陶醉,一唱三叹中黑板一抹就算讲完了。
话说这是在讲授古诗啊,一边朗诵一边自我陶醉地感叹,对诗句不做半点解释,就算讲完了!?学生能不懵逼吗?
可是多年后梁实秋不无感叹地说: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人家是余音绕梁三日,他是余音连绵几十年,梁公真乃神人也!
后来闻一多在清华大学给学生上诗词课时,也经常模仿梁启超,将诗词唱咏一番,然后大声叫好。有时觉得不过瘾,还向学生惟妙惟肖的模仿梁启超讲起了《公无渡河》。
闻一多的学生后来回忆说,当时闻先生讲这这首《公无渡河》也是脑袋转来转去,声音激越高昂,满脸通红。讲完后闻先生压低声音,双手一摊,说:“大师讲学,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