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0.21【2017-3-22】

#每日学论语#10.21【2017-3-22】

【原文】

入太庙,每事问。

【译文】

孔子进入宗庙,每件事都要恭恭敬敬的向长者请教。

【微言微感】

《八佾》3.15,曾经有过类似的话——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zōu)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这一次,没有前缀,也没有后缀,简简单单六个字——入太庙,每事问。”

有人说,这是重复累赘。一部论语,20篇492章,15900字,用现在技术印刷,可能几页纸就搞定了。但当时是竹简,一册写不了几个字,不容易校对,加上论语是多人分头写的,你的有,我的也有,重复累赘也很正常。

这种可能性我不否定。

但是也有另外可能性。同样一句话,语言环境不一样,表达口气不一样,宣示主题也不一样。

《八佾》中3.15,背景应该是孔子刚入职时候。孔子年轻时候做的官很小,管仓库,管马场,是上不了大台面的芝麻官。但是,孔子那时候已经以知礼名声在外,还得到国君鲁昭公的赏识。孔丘儿子出生,鲁昭公赐给他一条鲤鱼祝贺,这是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的。

于是,孔子有一次入太庙参观学习,每事问,就被好事者非议。“孰谓鄹(zōu)人之子知礼乎?”说这话的人,一定是那些不服气孔丘被君上器重的人。比如少正卯、阳虎、公山不狃等敌对分子。

这时候的孔子,还不够自信,所以还要一本正经地解释——子闻之,曰:“是礼也!”

《乡党》中10.21的背景,应该是孔子做大司寇时候,准备在太庙举行大活动,提前去太庙检查工作——入太庙,每事问。问什么?问准备情况,问准备的是否合乎礼节。前者是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后者是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太庙礼仪,关乎国家形象,任何小的失误,都会贻笑大方事。

“三桓”之一的孟僖子,曾经是鲁国的司空,有一次,随同鲁昭公出访楚国,其间,好几次因为不能以礼处理外交事务,让鲁国在外交上丢人现眼。孟僖子因为不懂礼,频频出丑,有辱使命,深以为耻。前518年,孟僖子将死,嘱咐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去拜孔子为师,学习礼仪。

在重大活动中,领导座位标签怎么摆放,介绍时候谁先谁后,出场时候谁前谁后,讲话次序谁先谁后,这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一旦出错,是会惹大麻烦的。

孔子检查工作,认认真真,一个小细节都要核对清楚。

“每事问”,这是工作抓落实的最有效方法。世上最怕认真二字,有布置,有检查,有标准,有核对,有评价,有反馈,亲自落实才能心里踏实。

很多时候,我们说得太多,落实得太少。做父母的,喜欢抱怨孩子,唠唠叨叨,但是不具体,盯不住,抓不牢,雷声大,雨点小。做教师的,要求一套一套的,但是没有像孔子那样每事问,问落实,抓铁有痕,立竿见影。

工作是干出来的,业绩是盯出来,纠正是问责出来。“每事问”,不是事无巨细,事必亲躬,也不是唠唠叨叨,不疼不痒,而是抓关键,关键抓,问标准,问实效,问落实,问责任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