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父母
春暖花开三月天,聊聊孩子教育吧。
很多时候,看孩子的感觉就像是在看一件时刻都在变化的艺术品,每当看到他的成长和进步,自己也倍感欣喜。
当你把这种欣喜的情绪表达出来的时候,孩子也能感知到你对他的肯定,也会更愿意和你互动。只是当你第一次表达「宝贝你真棒」,孩子会很开心,时间久了说的多了,这种简单的表扬效果会明显下降。
表扬这事儿,是很有讲究的,并不是一句「你真棒」就好使的。
还有心理学家做研究,表扬的方法不对,给孩子带来的不一定就是正面的作用。相反,还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
这个研究表明,当孩子做成一件事情后,你表扬的重点在他的努力,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但当表扬过度强调孩子聪明,或者表扬没有针对性、很宽泛,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时间长了,就会害怕遇到挫折,不敢去面对可能的失败。
原因不难理解,因为被表扬聪明习惯了,偶尔的失败面子上挂不住。与其失败丢面子,不如直接逃避挑战。
心理学家们的实验表明,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难以接受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成绩好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对聪明本身过度强调的表扬反而会害了他们。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 (Jane Nelsen) 的《正面管教》一书中对针对结果的表扬和针对过程的鼓励,进行了对比分析:
更有针对性的,基于对过程和态度的认可和鼓励,侧重于描述而不是简单的评价,可以避免孩子因为被「过度赞誉」而沉浸其中,被表扬「绑架」而输不起。
我家小迈很快5岁了,迈妈在家里采取的表扬方法,是用赞赏卡。每天都给小迈写赞赏卡,其中一条是小迈负责说,迈妈负责记录。迈妈做得不错,我认为第一是及时,第二是具体。
及时对孩子的进步进行「点赞」鼓励,孩子得到正向的反馈会更乐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对为什么点赞的内容写的尽量具体,这样孩子才有正确的感知和认识,知道继续朝这个正确的方向努力。
比如她妈妈会这样写:
小迈宝贝帮妈妈拎菜和苹果,一只手拎一个袋子,一直坚持拎到家。回家的路上,累了也坚持着,有毅力。
或者是在遭受拒绝之后:
瑶瑶有次关门拒绝了小迈去她的家,小迈有点害怕,怕再一次被瑶瑶拒绝被关在门外。但早上还是勇敢地牵着妈妈的手,去敲门,门敲开了吗?瑶瑶快乐地接受小迈到她家了。宝贝,别怕拒绝,你只要勇敢试一试!
这些赞赏卡每天都会有一两张,每天都会给他读,读完放到冰箱上贴着,过两天再换。有时候他还会要求你给他读一些以前的赞赏卡,很喜欢这种鼓励的方法。
基于结果的表扬和基于过程的鼓励,效果是不一样的。要避免孩子将来面对挫折的时候有巨大的挫败感,进而不敢挑战,最好从小开始就多一些针对过程的鼓励和描述,少一些基于结果的表扬和评价。
孩子白纸一张,做个称职的父母是要从自己开始。
你看,别人家的父母,就在我们自己家(手动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