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致谢,道出你的读研收获

记得有一位在职研究生跟我说,到了写硕士论文才觉得自己读了研究生。是的,研究生毕业最终是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来完成的,但它不等于是你读研的全部。也许有人说,读研还遇到了哪个他(她)——收获爱情。也许有人说,读研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懂得思考问题。时常有同学问我,要不要花两三年时间读个研究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我不能给你准确的答复。读研最主要的收获是什么?要不要读?如何读?你可以从我的研究生张子俊和夏厦的硕士论文致谢中可以窥见。

“好好做个有意义的理论研究吧”,谭老师似乎看穿了我企图混过毕业的心思。“理论”二字如千斤巨石压在心上,我不敢承应,毕竟思辨能力欠缺,自己万万难以办到。

“不要怕,我陪你一起写”,树荫下,听着谭老师的话,低头抓耳挠腮的我顿住,周身一阵发麻,盖过蚊子叮后传来的痒。我点点头,没再说话,阳光穿过树叶的罅隙洒下一地斑驳。

就这样,毕业论文写作开始了。

待到真要动笔发觉真的很难。由于理论积累欠缺,一直在图书馆找书,但因为选题原因又难找到有新意的文献,看着同学们快速推进,而我却甚至还在概念界定上原地打转,脸憋得通红。焦虑如病毒般蔓延,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段时间里如同祥林嫂般哀怨,但幸好有老师和一群同学。

没有思路时,总要找谭老师散步,合着夜晚的虫鸣边走边聊,不知绕着校园走了多少圈。老师不断启发我,但在长久以来的形象思维习惯下,我对抽象的东西领悟很慢,但老师没有不耐烦,仍旧耐心教诲,帮我理顺思路。感谢谭老师给了我面对理论的勇气、思考的勇气、跨界的勇气,让我扔掉了借鉴的混子想法,真正静下心做出一些独立思考。

要特别感谢室友晨光,在我几近崩溃时不断开导、安慰我,耐心和我讨论思路、制定写作计划、帮忙发问卷,在论文写作这条艰难崎岖的路上能有这样善良淳厚的挚友相伴足矣,这份恩情永记于心。也要感谢文涵,虽然贱贱的,但能指出我想法的不足,在一起的讨论(打嘴炮)中,思路变得愈加清晰。

也要感谢一起奋战的同门,尚源、夏厦、汪婷、睿迪。我们一起吐槽、安慰、讨论、鼓劲,没有尚源陪同我估计在食堂根本吃不下饭,每次与汪婷通话总能得到鼓励和指引,夏厦则与我同甘共苦,在没有思路的迷宫中走了一遍又一遍。谢谢你们,总因为有了陪伴才不显得势单力薄。

还要感谢亲人们,父母在电话中不断鼓励,虽有时厌烦,但每每想到背后总有支持,内心又满是踏实。还要感谢小鹿,在写到无比绝望向她吐槽时安慰我,困苦的内心总是泛着丝丝甜蜜。

当然也要感谢从137斤瘦到128斤的自己,感谢自己在很多个想破罐子破摔的时刻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似乎正应验着那句“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

论文完成的那一刻,在长舒一口气时,也忽然意识到真的要毕业了,终于还是要挥别7年的校园生活。

当初为何读研?除了幸运拿到保研资格外,内心还隐秘地期许着“变革自己的思维”,不盲目顺从,而学会质疑和批判。感谢谭老师,一直鼓励我想问题、提问题,教我突破常规,他那句“不要以写论文为目的,而要以做研究为追求,论文只是研究后自然而然的成果”铭记于心,写论文如此,做事亦如此;感谢晏青老师,对我关于性别思考的研究给予肯定,让我对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感谢刘涛老师,他的思维、研究,从认识论层面给我带来极大启发;感谢王玉伟老师,及时给我指点一条以后的工作道路和方法;还要感谢同学蔡亦欣,仍记得一起在楼顶攀谈至深夜,谈弗洛伊德、福柯、话语、权力、自由......那晚我似乎隐约触碰到所谓的哲思,一切的思考似乎最终都归于对权力的批判和对主体自由的追寻。所有这些,都让我的思想焕然一新。

毕业论文已完成,宿舍到图书馆沿途的树也在经历寒冬后,从光秃瘦削长到苍翠蔽日。校园生涯,在点击保存、拔出硬盘的那一刻宣告结束;但我从其中汲取的学习、思考能力不会终结,而是内化入心,伴随一生。

最后,对所有帮助过我,未能一一列举的诸位好友、师长,再道一声谢谢!

在暨南园学习的三年,对我而言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从没长时间离开过家的我,需要独自到千里之外的广州求学和生活。所幸,我适应的还不错,虽然到现在仍旧很讨厌潮湿到崩溃的回南天,还会被猛然爬出来的半个手掌大的蟑螂吓到,但是广州这座城市开放、包容和活跃的氛围带给我的影响和改变,远远超越了那些细枝末节的水土不服。

研究生学习的忙碌程度是我始料未及的,然而相比于开展研究,那些上课作业什么的都是浮云。虽然我很早就确定要读研,但是却从来没经历过真正的研究,也没搞清楚过研究是什么。所以引导我这个起跑稍慢的笨学生的重担就落在了我的导师谭天老师身上。我相信,每当开读书会或者课题讨论会时面对我的同门一个个问题明确,而我多半处于一脸懵圈的状态时,我导可能会恨不得一棒子把我敲醒。在这里,我只能说我非常幸运,在我导虽然时有嫌弃但不遗余力的引导,加上我虽然慢的让人抓狂但是好歹还愿意坚持前进的情况下,我能够慢慢有所进步,开始尝试自己做研究。在个人发展和为人处世方面,和谭老师的交流总能让我茅塞顿开并有所收获。感谢我导,他更像是人生导师,一步步引导我通过不断的观察、思考和实践来认识千变万化的世界。

很多人将做研究比喻为谈恋爱,而我认为研究的过程好像养娃,毫无目标的放养永远不可能出好研究,唯有方向笃定、坚持不懈才能为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经历过N次推倒重来的研究,都是改到怀疑人生的产物;而论文完成的那一刻,就好像自己的娃终于长大成人了,那种欣喜、迷茫又带点空虚的五味杂陈的感觉,大概就是做研究最吸引人的地方。

在我繁忙的研究生学习中,每当感到迷惑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主要的倾诉对象是我的父母。虽然我很多时候都在因为学业压力倒苦水,虽然我知道在他们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得替我操心很不孝,但是亲情真的是将我从负面情绪的状态中快速缓解的最佳良药。每次通电话,听他们讲讲大道理、说说日常琐事就能让我的精神得到放松、内心得到安慰。可以说,我能走到今天,最需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尤其是我妈,他们一直是我成长道路上最坚强的后盾。

此外,我还有一群十分优秀的同门和室友,我能够感受到我和他们在某些方面惊人的相似,而同时在另外一些领域又完全相反,这样的矛盾和多元化也让我的视野和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感谢他们让我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发现闪光点的同时,也更好的认识了自己。尤其是Lynn,我们可以就一个十分无厘头的话题聊上两个小时,她对事物的理解透彻且讲话思路清晰,在和她交流的过程中我能够逐渐将之前模糊不清的概念或观点厘清,并形成一条相对完整的逻辑。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愈加明白了交流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确了自己选择新闻传播专业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读研带给我的变化近乎于脱胎换骨,虽然我再回头思考,发现就我在本科阶段的状态可能并不适合读研;虽然我经常吐槽读研就好像心甘情愿的“跳火坑”,但是即使再给十次选择的机会,我也依然会选择读研,并不因为学到更多知识,而是在经历了重重修炼之后,思维方式的改变就好像是一个万花筒,通过不断的转换让我认识了一个更加五彩斑斓的世界。

相关链接:

教科书写的有可能是错的——写给读研的同学

读研会不会读傻?

读研如何不读傻

论文后记:校园的告别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