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当然不爱林妹妹

  凤姐起身告辞,和宝玉携手同行。尤氏等送至大厅前,见灯火辉煌,众小厮都在丹墀侍立。那焦大又恃贾珍不在家,因趁着酒兴,先骂大总管赖二,说他:“不公道,欺软怕硬!有好差使派了别人,这样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没良心的忘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跷起一只腿,比你的头还高些。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一把子的杂种们!”正骂得兴头上,贾蓉送凤姐的车出来。众人喝他不住,贾蓉忍不住便骂了几句,叫人:“捆起来!等明日酒醒了,再问他还寻死不寻死!”那焦大那里把贾蓉放在眼里?反大叫起来,赶着贾蓉叫:“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呢。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作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个家业,到如今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再说别的,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凤姐在车上和贾蓉说:“还不早些打发了这个没王法的东西!留在家里,岂不是害?亲友知道,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规矩都没有?”贾蓉答应了“是 ”。众人见他太撒野,只得上来了几个,揪翻捆倒,拖往马圈里去。

  焦大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众小厮见说出来的话有天没日的,唬得魂飞魄丧,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

  这是《红楼梦》第七回里写宁国府家人焦大的情节。焦大何许人?在上面这段文字前,贾蓉母亲尤氏向凤姐介绍道:“你难道不知这焦大的?连老爷都不理他,你珍大哥哥也不理他。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出来了,才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给主子吃;两日没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他自己又老了,又不顾体面,一味的好酒,喝醉了无人不骂……”

  今天不说焦大,只说鲁迅。因为鲁迅在他的那篇与梁实秋论战的著名文章《“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中,说到了焦大:

  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后来常被人们引用,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意,类似“罗卜青菜,各有所爱”之语。

  可我总觉得这话有些别扭,怀疑鲁迅先生是不是将人物对象搞错。从《红楼梦》第七回可知,是一个打小就跟东府太爷(应该是贾蓉曾祖、贾珍祖父)打过仗的老家人,年纪至少同贾母一般大(第一百零五回中,焦大曾自云“八九十岁”)。一个行将入土的老朽,无论他属于哪个阶级,对于爱情,恐怕早已力不从心。

  用“焦大不爱林妹妹”来说明爱情的阶级差异,好像没有说服力。倘若换做“赖大不爱林妹妹”或“鲍二不爱林妹妹”,才更有说服力。

  凡事当实事求是,不能因为鲁迅先生说过,我们就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