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轻松过冬?

冬季是糖尿病病情最易加重和并发症多发的季节。受气候因素影响,患者往往在这个季节容易出现血糖失控、血压升高,突发心脑血管意外。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寒冷还会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对那些原本就存在下肢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容易诱发“糖尿病足”。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冬季一定要格外当心,加强自我保健!

注意保暖

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压升高,激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心病症状加重,诱发心绞痛等。糖友要及时地增加衣服,穿衣要以保暖、舒适为主,并戴上帽子和手套,以免感冒、冻伤;对于爱美的女同志而言,千万不要为了美丽失去了温度。一旦感冒,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切不可拖延等待。出门务必戴口罩,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注意疫情防控)。

电热毯、暖宝宝

都是冬季常见的防寒装备

但糖友使用起来一定要格外注意

以免发生烫伤等意外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糖尿病病友来说,常伴有下肢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导致足部对冷、热、疼痛等刺激不敏感,甚至可以说是麻木,特别容易受伤,因此冬季更应好好保护足部。避免肢端皮肤受损,即使轻微损伤也可导致严重坏疽,因此在生活中要格外注意。

糖友们应每天都要检查自己的双脚,看看脚底的皮肤有无红肿、皲裂、水疱、挤压伤、脚癣、抓伤和足趾变形等,若发现水疱、皮裂、磨伤、鸡眼、胼胝、足癣、甲沟炎等应及时处理和治疗,不可自行修剪。

应选宽大、舒适且合脚的鞋子,鞋子要保暖、柔软,透气性要好,以布鞋、旅游鞋为佳,不要穿皮鞋,尤其是尖头鞋更不能穿。穿鞋前要检查鞋内有无异物,不要光脚穿鞋,脚趾甲不能剪太短。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选择舒适、透气的棉袜子,袜子不宜太小,也不能太大,袜口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足部血液循环;袜子的内部接缝不能太粗糙,否则会对足部造成伤害。尽量选择浅色系袜子,以便在足部皮肤破损时,能及时发现血迹或脓性分泌物,袜子要经常更换。

(图片来自网络)

在冬季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以御寒、强身健体,促进血液循环,但泡脚要掌握好水温(一定要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一般水温不超过40℃,避免烫伤,泡脚5-10分钟即可,洗后一定要仔细擦干。足部干燥者涂抹保湿乳液,防止皮肤皲裂。

注意饮食

糖尿患者本来就多食,尤其是在冬天,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就会变得旺盛,这也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科学的食谱,控制主食如米、面及淀粉类食物量,忌食糖及甜糕点。有饥饿感者,可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类、肉类等,多吃些新鲜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

天冷大家爱吃羊肉、火锅等高油脂、高热量饮食,容易造成能量过剩,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建议每天不要超过100克的瘦肉,不要吃五花的牛羊肉。蔬菜中膳食纤维对于血糖控制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要搭配吃各种没有“纤维感”的蘑菇类,与白菜、萝卜炖在一起。延缓升高血糖,饱腹感效果最佳。很多糖友,早餐习惯热乎乎的粳米稀饭(升糖指数为102),容易升高血糖,不妨把这些高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换成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牛奶(血糖生成指数为27),餐后血糖就会平稳得多。

注意体育锻炼

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的重要一环。在冬季运动需控制好几大要素:运动时间不能太长,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随时调整。运动节奏自己要学会控制,逐步加大运动量。

(图片来自网络)

最好选择下午和傍晚比较好。一般老年人起床比较早,也爱出去溜达,但清晨空气污染严重,尤其是有浓雾的早晨,不适合晨练。一般可根据年龄及健康状况,适当地参加慢跑、散步、打太极、舞剑、跳舞等项目,运动前一定要热身5-10分钟。

注意规律合理用药

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都 不要随意停药 。冬季血糖容易升高,糖友更要严密地监测血糖,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病情较轻者可半个月检测1次,病情较重者可3-5天或每天检测1次。 有异常及时就医 ,调整药物用量。

(图片来自网络)

注意保持情绪稳定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寒冷的冬季易出现焦虑、紧张、沮丧、担心、无助等负面情绪,冬季景色萧条,加上平时出门活动少,朋友很少聚会聊天,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这些负面情绪除了能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之外,还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疗效果。所以糖友应学会控制情绪,保持情绪稳定。要多和他人交流,学会自我调节和减压,尽量减少情绪波动,必要时要求助心理医生,不要让自己长期沉浸在负面情绪当中。

资料: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责编:陈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