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句话真的这么厉害/还是

赵帮赵和“铜底铁帮”小张寨

清朝隆盛时期,汝河北河沿张寨村出了个全国闻名的大人物头——皇城九门提督赵帮赵。
赵帮赵原名叫赵儿子,家住汝州西庙下镇张寨村南寨的崖子上。由于父亲死得早,家里穷,孤儿寡母的,全靠老婆娘纺花织布度日月。赵儿子从小就食量大,经常吃了饭还眼巴巴地瞅着饭锅,瞅的老娘直掉泪。但由于纺花织布所得有限,又没有一分土地种庄稼帮补,只好去地里剜点野菜,顿顿多添水,少下米,做一大锅野菜糊糊,尽量让儿子多喝点稀汤。赵儿子从小就不挑食,只要能吃,不苦,能耐饥的,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河里游的,沙里爬的,见啥吃啥。穷孩子的肚肠功能好,从没有得过头疼脑热。
赵儿子长到十二岁时,食量已是大得惊人,一顿能喝完一老条锅饭。一天,姑姑走娘家。这时的姑姑家土里刨食能过活上来,见侄儿长得牛高马大一表人才,想送侄儿一点东西表表心意,就问侄儿道:"你想要点啥?姑姑尽量达到你的满意。"赵儿子看看娘不在身边,悄悄说:"姑,我啥也不要,只想好好的吃一顿饱饭。"

姑姑临走时说:“嫂子,我想让孩子送送我。”老婆娘拉儿子到一边交待说:“孩子,咱穷是穷,但不能爱小,姑家的东西再稀罕也别摸,别叫姑父家小看咱。”
赵儿子到了姑家,姑家家大业大人口多,做活吃饭都有规矩。儿子入乡随俗,见人家放碗就说吃饱了,其实肚子里还闹饥荒。姑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夜晚和老汉说起侄儿的最大愿望——好好地吃一顿饱饭的事。姑父说:“这有啥难的,明日你别下地,在家多做点馍饭,撑住他让他吃个够。”
第二天,姑姑在家和面烙油馍,她烙了一个又一个,烙了一大摞,又做了一锅面叶儿汤,把馍汤往屋里一端,说:“我今日还还你的心愿。”赵儿子看看喷香的馍饭,面红耳赤地干搓手不敢动。姑姑看他不好意思,“吞儿”声笑了,把儿子拉到桌前,关上屋门,坐到院里青石板上,"哧楞哧楞"纳鞋底。约摸吸两袋烟功夫,姑姑怕侄儿还在忸怩不敢吃,就悄悄地溜墙根趴在窗台边,用手指沾唾沫湿透窗纸往里一望,吓得"娘呀!"一声,出溜到墙角了。屋里哪有侄儿在,只见一只白额老虎风扫残云地舔吃馍饭。姑姑当是眼看离了,揉揉眼再看看,还是一只老虎。姑姑暗想:"怪不得侄儿饭量那么大,原来是白虎星下凡,现在受磨难,将来必定大福大贵。"

晌午,姑父下地回家,姑姑把他拉到一边,把所见所闻说了一遍,并提出把侄儿收养的请求。姑父说:"你想留就留下吧,说不定将来还跟着他享福哩!"
从此,赵儿子就留在姑家,见活就干,见饭就吃,他天生神力,又不惜力气,吃饱饭一个人干活顶几个棒劳力。十五岁那年土匪打开寨杀进村里,他一个人抓一条碗口粗的木棒冲进土匪堆里如入无人之境,抡开棒,挨着伤,碰上亡,打得土匪呼爹叫娘仓皇逃跑。这年朝廷征兵西疆平叛,赵儿子投军屡立战功,由兵蛋子熬成将军,乾隆皇帝调他到北京城当上了九门提督。
当上九门提督的赵儿子还是用小名,一介武夫要什么官号,名字起的再好也挡不住刀剑,耐不得饥渴。他不在意,皇上在意了。堂堂的皇城九门提督,让人"儿子儿子"的叫着多不雅观?一日散朝时,乾隆留下赵儿子说:"爱卿,你姓赵,朕姓赵,干脆赐你个名字叫赵帮赵吧!"于是,赵帮赵这个名字便被人唤开了(后来的史书记载把赵帮赵改成了赵邦诏)。

说到这里有人要问,乾隆本姓爱新觉罗呀,啥时改姓赵了?这里边有个缘故,乾隆登基时清兵入关七八十年了,他为了长久地统治华夏大地,提出满汉同化共一家的方略。他嫌满姓长汉人不好记,就想寻个汉字姓,拿起百家姓反复挑拣,看中赵字为首,朱砂笔一圈,于是他自称汉姓姓赵,这才有了以后说书唱戏的那几句戏词:保了康熙和雍正,接着又保赵乾隆。
这一年,秋雨连下俩月不住点,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河水暴涨,洪水泛滥,吞食村庄淹没土地,六百里急报一日数惊朝廷,就连北京城大街小巷都是积满流不出去的雨水。一时间乾隆朝文武百官抢险救灾,赈济灾民,忙得马不下鞍衣不解体,焦头烂额。
这日,乾隆私访民情拐到提督衙门,见赵邦诏满身泥水在衙门来回踱步,一脸愁眉不展,连皇上进衙也没觉察。乾隆问:"赵爱卿,何事忧愁?"赵帮赵忙请安后道:"不瞒万岁,京城内已无险情,闲下来想起老娘,俺张寨坐落汝河崖子上,崖下就是汝河,滔滔河水汹涌冲刷,高处雨淋土落,如果崖子坍塌,我老娘和全村人……"乾隆道:"不是朕埋怨,早让你把老母接来京城享福,你推三却四迟迟不动,才有今日之忧。"
赵帮赵道:"禀万岁,家母说尽忠不能尽孝,忠孝不能两全,为不影响俺在京的政务,执意在老家不来呀!"乾隆闻言大为感动,沉吟一会道:"朕封你小张寨'铜底铁帮'永无险情。"赵帮赵要的就是这句话,慌忙跪下谢主隆恩。
如今,三百多年过去了,不管发再大的洪水,小张寨的崖子从没坍塌过。

(0)

相关推荐

  • 明代奇案:丈夫被杀,妻子自缢,知府巧断真凶,家族丑事昭然若揭

    明朝正统年间,在应天府上发生了一起离奇案件,一户人家门外惊现一具无头男尸,经仵作查验,男子乃是中毒死亡后被砍头,正当知府调查时,一家人纷纷站出指认侄媳,且证据确凿,侄媳被诬在牢中自缢. 不久县令再查此 ...

  • 守墓人

    打小就听父亲说过一个守墓人的故事,一个很凄美很励志的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 好像是明朝吧,一个男孩刚刚七岁,就死了父亲.本来家里就很穷,父亲死了之后,家里就更加揭不开锅了.父亲生前也只是个农民,而且 ...

  • 赵 梅丨难忘姑侄情

    凌晨两点多的时候,我从梦中惊醒,悲伤的情绪还沉浸在梦的情节里仍未平复.梦中清晰地记得已故多年的姑母,向我诉说她总感觉很冷,身子不适.我看不清她的面孔,潜意识里只知道她是我姑姑,还是生前楚楚可怜的模样. ...

  • 【众家来稿】姑姑的爱情

    耿田 那年深秋的一天,接到父亲打来电话,说我黄姑父突然去世了,让我去姑姑家一趟,我立即向单位请了假,打算连夜和堂弟赶往中宁,参加第二天早晨姑父的葬礼.很不凑巧,由于那几天连续大雾笼罩,加之堂弟单位有事 ...

  • 苏文谦‖小小说:董义的炉院

    董义的炉院 文/苏文谦 董家庄董义在家里开炉院投的是他姑家的门子.他姑家在明清时就是远近有名的铜货炉院,铜壶,铜脸盆,铜碗等大件货走东路进西安,铜烟锅,铜铃当等小件货走西路甘肃宁夏,传到他姑父手里己经 ...

  • 咱们村‖小姑/孙青艾

    责任编辑亚静 小姑是父亲的妹妹,七十多岁时因突发心脏病,失去了生命.当时没能回去为她老人家送终,心里一直很是歉疚.每每听到别人叫"小姑"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我那可亲可敬的小姑. ...

  • 长篇连载|沙苑传奇(二十五)

    心灵圣地,芝兰之室.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故事简介 在水草丰美的沙苑,小秀才王若愚拜莫愁的父亲李真人学医.长期的耳鬓厮磨使莫愁深深地爱上了王若愚.可在这个时候,因为京城发生叛乱,宰相的女儿黄紫霞被生养 ...

  • 明代孤儿“喜”做“童养婿”,姑父大闹婚宴为哪般?

    当明宪宗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的这桩殴打.非法囚禁案摆在大理寺卿王槩的书案上时,也许王槩以为自己看到一个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 湖广道男子赵旺,状告叚广父子三人对他实施"踩打&q ...

  • 走 亲 戚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读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这首五言诗,太行山里的一个美丽小山村就令我浮想联翩. 很久以前,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里,曾经住着两位可 ...

  • 【干线杯小说大赛】狗巴丨细雨中的海楠花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笔名狗巴,山西柳林人.爱好文学,曾在山西柳林县<清河>等杂志发表作品多篇.目前从事土地管理工作.热爱着脚下的黄土大地,以无限激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