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22章》“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22章》“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是何意?
13·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这里的“南人”,指南方人。巫医,是用卜筮给人治病的人。“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是《周易·恒卦》的爻辞,意思是不能恒久保持美德,可能蒙受羞辱。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没有恒心,是不能做巫医的。’这句话真好啊!”
《周易·恒卦》九三爻辞说:“不能恒久地保持自己的道德操守,随之而来的常常是蒙受羞辱。”孔子说:“对这样的人不必占卜了!”
孔子在本章中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从古至今,注者对本章的标点划分、语句解读各执一说,分歧很大。在标点划分上,我同意杨伯峻先生的观点,把本章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孔子对南方人一句流行语的评价,第二段是孔子对《周易》中一句爻辞所发的议论。
在语句解读上,应抓住一个关键词:“恒”。孔子称赞“有恒者”,希望人们成为有恒心的人。他在《论语·述而》中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这是孔子对世风日下的慨叹。意思是说,善人我是见不到了,能见到有恒心的人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奢侈富足,这样就难于有恒了。本章中,孔子通过对南人一句流行语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没有恒心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的道理。又通过对《周易》一句爻辞的评论,说明没有恒心的人,其必然蒙羞的结果,不必占卜也知道。
“恒”,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无论在道德修养上,还是在事业发展上,都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永不动摇的决心。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发展壮大,也一定要砥砺这种优良的品质。
附:
【原文】
13·22 子曰:“南人①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②。’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③。”子曰:“不占而已矣。”
【注释】
①南人:南方之人。②巫医:用卜筮给人治病的人。③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周易·恒卦》的爻辞,意思是不能恒久保持美德,可能蒙受羞辱。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没有恒心,是不能做巫医的。’这句话真好啊!”
《周易·恒卦》九三爻辞说:“不能恒久地保持自己的道德操守,随之而来的常常是蒙受羞辱。”孔子说:“对这样的人不必占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