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清华大学听了...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清华大学听了很多老师的讲课,在过了一年以后,他有一次在教授聚会上说了一段话,他说:我发现清华老师在他本门课上都是学识渊博的,他把自己的知识用逻辑打造成一个金丝,用金丝编了一个笼子,完美无缺。把学生往笼子里一扣,学生马上就被他的讲演所折服,学生就五体投地。就想不出那个办法难为难为咱们老师,出一个怪题目叫老师啊受到挑战,学生做不出来,他说这样传授知识好吗?他说不好,对于高年级的是吧,非常聪明的顶尖的人才,你这样教书是吧,虽然很快,可实际上你们在摧残人才,因为你们封闭了他的思想。他只能跟着你走,他在创新上就是他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发挥。
那么有没有第2种教学方法呢?他说是有的,比如说培根的归纳法,培根的知识的积累,不是靠逻辑推导的,他是从基本的实验出发得到的现象逐级归纳上升到基本的原理,这样做的话,他的知识传授是开放式的。我一个鼠标,这个a工厂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特点?B的工厂又如何,c工厂有什么特点,在一个学生他学了这个以后,当他有这个需求创新的时候,他可以从ABC三个工厂吸收他的优点,创造出自己的创新的成果来,所以这种教授教授知识是开放式的,是有利于创新的,这种方法叫培根的归纳法,原来靠逻辑推演开创知识是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
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呢?当然还有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既不是推理出来的也不是从实验里归纳出来的。他的创新的方法我们叫顿悟,实际顿悟法是一种非理性的,非逻辑的思辨,是通过研究以后,思索出现顿悟,突然之间有了灵感,然后再仔细研究,最后得到了创新的成果,所以我们要启发学生的顿悟的思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