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背诵默写问题的常见类型及根本解决之道

三个默写题,大致能涵盖中考中常见的三种类型的古诗文背诵默写题目。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硬默。也就是给上句写下句,给下句写上句,给中间写两边,给两边写中间。

第二种就是理解性默写。一般会明确指出是哪一篇诗文,然后根据限定性的描述去思考在该诗文中哪句话符合题干中描述的相应条件。

第三种是运用性默写。一般会给出一个具体的情境,然后引导考生由这个情境联想到一两句合适的古诗或者古文。

这三种类型,正对应了古诗文背诵默写考查的三种能力,即识记、理解、运用。这三种能力代表着认知领域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

在应对古诗文背诵默写问题上,常常存在两个误区,一个是机械抄写,一个是大量练习。这两种办法从短期应试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来看,则最终把所学的内容都还给了老师,还给了书本,白白消耗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而收获极为有限。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对这三种类型试题,三个能力层次的考查之间的关系没搞清楚。以考试作为原始驱动力,结果导致对该问题的思考是割裂的而不是综合的,是急功近利的而不是深谋远虑的。

在古诗文背诵默写问题上,应该以识记为基础,理解为核心,运用为目的。要以对古诗文的热爱作为驱动力,三者紧密配合,协调运行。

识记是基础。

对于一首诗,一篇古文,当然要先想办法存储在头脑中,才有机会更好地理解与运用。但是,识记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熟读成诵。一小时内反复二十遍,不如把这二十遍分散到一个月内进行,要把握记忆规律,将短时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

如果为了应试要落实在笔头上,也应该动动脑琢磨一下,哪些容易出差错,而不是出了错,就劳动手部小肌肉,就反复抄写N遍。诸如通假字、同音字、形近字、字形复杂的字等,要思考如何通过探究字源,结合具体语境等方式方法避免这些差错。

理解是核心。

但这个理解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是对字词文句的意思的初步理解,然后是对文句潜在含义的揣摩,这个过程,可以借助注释和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进行,尽可能避免直接采用阅读对译,也就是直接阅读白话译文的办法。因为毕竟是学习文言诗文,而不是白话文,白话文对译过程会导致文言诗文从文采到文意等多种要素衰减甚至丢失。

千万不要试图采用做大量理解性默写练习的方式来达成理解古诗文的目的。经常会看到有考生在老师带领下,从犄角旮旯翻出来一切能找到的考试范围内的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来做。这样做一方面会导致内容理解的碎片化,不能整体把握诗文,另一方面也很有可能掉到以记忆来应对理解的深坑里,在考试时没有注意到题干细微变化,仍旧机械地按照记忆的答案回答,结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最好的办法是以不变应万变,不要去做那么多的所谓理解性默写题,而要扎扎实实地把一首诗,一篇文,通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理解深入,理解透彻。如此,无论出什么样的试题,都可以轻松应对,正如孙猴子再能蹦跶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运用是目的。

运用建立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对古诗文的运用,不能窄化地理解为如何应对考试中的那一点点运用性默写古诗文的问题。古诗文的运用,有助于提升审美,有助于抒发情感,有助于表达思想,有助于……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想真正体会古诗文运用的妙处,需要拓开眼界,不能只停留在考试范围规定的那一点点古诗文,要多读多背,反复揣摩,反复品味。朱熹说:“大抵观书,必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所得尔”。有了这个“得”,就可以很自然地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直接引用,间接化用,游刃有余,无可无不可。

需要特别强调,熟读精思这一过程,任何人不可替代。不是不能读那些诗文鉴赏类的文章,但是,这类文章要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去读,然后才能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惊喜,才能有发现新宝藏的欢欣,才能有……如果没有熟读精思作为基础,基本的文义都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就匆匆忙忙阅读别人的鉴赏文章,那只能是蜻蜓点水而已,好处在哪里,妙处在哪里,统统都会滑过去抓不到。

现在的古诗文背诵默写的备考过程,也颇有“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之态,各种应对的歪门邪道盛行,完全偏离了古诗文背诵默写的初衷。要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需要多思考,多实践,正所谓“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