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奶奶生6个子女,养了7个孩子,晚年与弃婴闺女相依为命
一场瑞雪后,路面被车辆压的结结实实,尤其是早上温度低,地面上昨天还未融化的雪冻成了一层薄薄的冰,显得更加光滑,路人们小心翼翼的往前走着。又是一个乡村大集市,因路滑不好走,无论是摊主还是购物的顾客寥寥无几,显得整个集市冷冷清清。前方两位赶集的老人坐在路旁休息,你一句我一句的,话语投机,时不时的还会传出笑声。
图中戴黑色帽子的老人姓耿,1933年生人,今年87岁,逢集便到,主要买些吃食,逛了一圈儿,感觉有些累,便坐到路旁与同伴聊起了家常。说起耿奶奶,附近村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婚后育有6个子女,在忍饥挨饿的年代捡到一个弃婴,尽管每天食不果腹,耿奶奶还是将捡来的女婴养大成人,晚年还要跟这个闺女相依为命。
耿奶奶18岁嫁给了自己的丈夫,1年后,在自家炕上产下大闺女,因公婆重男轻女,经常给耿奶奶脸色看,2年后耿奶奶又生了二闺女,生完第二天,狠心婆婆就让耿奶奶洗衣做饭,一边带孩子,一边料理家务、干农活儿,那几年耿奶奶受尽公婆的苛待,活儿干得最多,饭吃的最少,并且得最后一个吃家人的剩饭。
23岁那年,耿奶奶产下了一个男婴,在公婆看来算是有了传宗接代的男娃,但对耿奶奶并未有啥改观,几年后,耿奶奶又生了老四、老五、老六,二女四子也算是为夫家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使命”,还没等老六叫爷爷、奶奶,公婆就因病去世,一向因父母的压制不能心疼自己媳妇的耿爷爷,自从父母走后,就像变了一个人,啥事儿都依着奶奶,有活儿还要抢着干,奶奶说,从那时起觉得自己没嫁错人。
耿奶奶说,在她38岁那年,一天吃过晚饭,奶奶去了邻村母家,回来的路上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起初奶奶吓得直哆嗦,可仔细听了听,哭声就在前方,趁着月光,奶奶在路旁一棵树下找到了被子裹着的婴儿,奶奶猜测一准儿是谁家吃不饱饭,狠心将出生没几天的孩子扔了出来,无奈只好抱回家,到了家中,耿奶奶本以为爷爷会生气,没想到的是在奶奶的劝说下,竟双手赞成养这个女弃婴。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大闺女和二闺女先后嫁人,二老用节衣缩食攒下的钱为4个儿子建房娶妻生子,3年后,本村媒婆登门为翠英(耿奶奶养的弃婴)牵线搭桥,几个月后,翠英嫁给了本村一个小伙子。那个年代,家家过的虽说都不宽裕,但子女们勤俭持家,也算是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耿奶奶说,儿女们在城里为自己买了楼房,要耿奶奶带着“闺女”每年冬天去楼上过冬,母女俩始终没去,老人说还是喜欢老家的大火炕,有“闺女”给做的大棉裤、大棉被,春暖花开时,还有闺女种的瓜果蔬菜,有闺女在,心里就踏实。在那个忍饥挨饿的年代,耿奶奶夫妻俩将女婴养大成人,都说母爱伟大,那耿奶奶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母爱是不是更伟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