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笔记

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怎么可能读得完呢?可是,诗词的风格,却是有限的24种,可以一朝看尽。从沉着到飘逸,从雄浑到绮丽,总有一种韵味,让你怦然心动。阅览24种诗词风格,让完整的诗词世界,尽入囊中。

今天我们分享诗词的第一种美的境界——雄浑。

雄浑,就是雄壮浑厚。为什么它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风格呢?

不如先讲一个小故事,2017年的时候,网络上有个接句活动很火,接的是哪一句呢?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这句诗其实是韦应物的,在这里多说一句,就是它错了一个字,应该是“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风尘”,不过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重点是,在网友的接句作品里,大家公认最好的,点赞数最多的,是哪两句呢?第一名:“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以享天下人。”第二名,:“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脚踏星汉履,漫步上昆仑。”

大家一听就知道,这两句为什么好呢?因为它格局大啊!看第一句,“尽倾江海里,以享天下人”,我不独享,我要把它都撒到大江里,大海里,这样全天下人,就一起喝了,这是多大的胸怀。“脚踏星汉履,漫步上昆仑”,星汉,就是银河,曹操说,“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也只是在赞美银河,这位网友呢,干脆要把银河当鞋穿,来登昆仑山,这又是怎样的气魄!让人神往,因此被网友们选为前两名。你有没有发现?在我们中国人心里,能吸引我们的,更好的境界,其实就是开阔,宏大,就是雄浑。

所以,我们今天讲的第一种诗词风格,就讲雄浑。

魏晋南北朝时,胡人文化进入中原,游牧文明融入农耕文明,文人的视野开始广阔起来。唐朝刚开始的时候,和最巅峰的时候,东北、西北、西南各处国防线上常有战事,唐朝政府不得不派大军守卫边境。统率这些国防军的节度使都是著名的将帅,他们需要带一批文人去掌管文书事务。文人进入了节度使的幕府,就有希望由于长官的举荐而获得一官半职。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许多著名诗人都被收罗在边防节度使的幕下。诗人面对大漠长河,狼烟落日,又天天和将士们生活在一起,听着号角声战鼓声,看着他们的爱恨情仇,敏感细腻的诗心与大漠的粗犷壮阔碰撞在一起,产生奇特的化学反应,产生了什么呢?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种大气为盛唐所独有,并成为盛唐气象的最好写照。而盛唐的代表人物,则一定是“翰林风月三千首”的李白。

体会雄浑的风格,我想最合适的莫过于李白的《关山月》,先念给大家听: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我们从修辞、立意、情感、布局、神韵这五个方面来完整地欣赏这首诗:

我们先来说一说它的语言(修辞)。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和李白很多其他诗一样,清澈见底,一目了然。

李白诗,向来不用靠典故、不用靠词句的推敲,以气象胜出,并且自然而一气呵成。“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简直就像比较简练,省去了一些介词和“的”、“了”等助词而已的白话文,一轮明月从天山的背后升起,浮现在苍茫的云海之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吹度,就是吹过,西风从几万里远的地方吹来,这一句我们立刻又感觉到李白强烈的个人风格,就是他从不考据,从不测量,长短多少,全靠想象。

且看他随口说出的时间长度,“尔来四万八千岁”,那时人类还没有诞生,山高万丈,“天台四万八千丈”,这山已经戳到外太空了。行路万里,“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可以绕地球好几圈。他自己的头发,是“白发三千丈”,随便一个水潭,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随便一条瀑布,也是从最高的天“九天”落下来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今天这阵西风,也是具有太白气象的长风,我们经常在李白的诗里见到“长风”这个词,“长风万里送秋雁”,“长风破浪会有时”,你发现它不能被替换成“高风”,那样好像不够大气,不能被替换成“疾风”,那样好像不够雍容,在李白笔下,它只能是长风,只有长风,才配得上太白气度。那这长风不远万里吹来,吹到哪儿了呢?一定要吹到一个配得上万里长风的地方,就是玉门关。

长风辽远,而玉门关从西汉开始就是重要关隘,每当西域要向中原运送主要特产玉石的时候,就一定要经过这里,所以玉门关还简称玉关。这长风吹过的几万里,是什么地方呢?

是“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是自古以来征人一去不还的兵家必争之地。“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白登,是白登山,在今天的山西大同,汉高祖刘邦曾经在白登山上被匈奴围困了七天,后来被谋臣陈平用计解救,青海湾,就是青海湖,吐蕃人总是觊觎这里的草肥水美。

这两句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战事氛围,差点没命的皇帝,虎视眈眈的敌人,边境的不安宁,所以才会“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啊。思归思归,为什么思归呢?又因为“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思归,是因为思念家中的人,而家中高楼上的人,也夜夜思念着远戍边疆的人,而从未停止过叹息。

诗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你不知道李白站在哪里?你不知道李白是从哪一点、哪一个方向来看到这一切的?他一直在漂移。

一开始,他站在地上仰望,看到明月、天山、云海,按照一般规律,接下来该写山的巍峨雄伟或者月的皎洁清亮了吧?没有。他又飞去了九天之上,从高空俯视,看着风一路吹,一路吹,吹过了几万里的距离,然后向东看到玉门关在风中屹立,而玉门关,又距离上一句描写的天山有千里之远。然后再回到人事。我们说,一首好诗,要有新的面孔,有新颖独到的立意,李白的这首诗,即是如此,它塑造了一种空间意识。

很多写作的人,写作时会时时记得自己的能力范围,囿于人类的身份,从而囿于一种物理规律,譬如按照某一种由近及远、由高至低、由大至小规律去叙写。

比如从一个点观察,那应该像“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样,写站在一个点,先看到能看得多远,即二三里远,远处的村庄,近处的亭台与花木。但李白显然不是,不再站在一个点,向着一个方向,这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阴阳开阖、高下起伏的节奏,同时你并没有感到不合理,只感到开阔、宏大、兴起,这是这首诗的新奇之处。

我们再来看一看这首诗的构思和布局。

由来咏叹战争诉说人民疾苦的诗句很多。凄楚如陈陶,述其残忍,“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沉郁如老杜,怒其不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但这首《关山月》是特别的,这起于“明月出天山”,落到“叹息为应闲”的跨度,会让人不由得一愣,你觉得它似乎是有某种关联的,却又说不出来究竟是什么。

诗人没有具体的结论,也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因此没有传达给读者强烈地囿于一处的情绪,只是描绘了这样纵越数千年横跨数千里的一幅图景,究竟战争是不是错的?戍兵是不是应该?这样的夫妻分离的人间悲剧该不该阻止?为什么千百年来这样的悲剧一直在继续?

留给读者去思考。

李白从开阔中沉淀,落到了对人事的关注。在这样的时间空间面前,人事是渺小的,它与空间感、历史感的广大深厚之间的贯通,是诗的中庸之道。

这样的构思,使前面的风景有了情感,后面的情事又有了一种厚重。

我们总说,一首好诗,不能只追求辞藻,要给人一种感觉,也就是说,要有神韵,才算好。

可是,好又是怎么个好法?怎样才算有神韵呢?

将这个要求具象化来,便是有人说,要含蓄,要新奇,要美感,要无限,要有联想,要有改造,要有感悟,要真情实感,众说纷纭。

其实,具体到我们自身的阅读体验来说,就是会不会让你有感觉。譬如看到“山色空濛雨亦奇”,会不会让你渴望一个阴雨天,看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会不会心里生出一种安静。

这首关山月给我们的感觉,首先就是它的雄奇壮阔。当重视写实的老杜还在气喘吁吁地爬在泰山的半山腰上才吟出那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时,当关注画面的王维天天住在终南山里终于写出一句“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时,李白站在高原上,轻轻松松地一抬头,看了一眼月亮,一下子就赢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一轮明月从广袤荒原的尽头升起,荒原尽头是连绵不绝的天山,天山之上是奔腾汹涌的云海,云海之外有浩荡不息的长风,诗人就站在这里,云中风中月光中。

明月,天山,这广阔不止一个维度,而是在黄泉碧落之间纵横,关乎整个宇宙,让人感到心灵的涤荡。

但是,不管前面有多壮阔,最后还是回到了人,人的苦难,琐碎的、细小的、具体的苦难,这就是这首诗的感情(思想)。

李白有一颗孩子般纯净的心灵,所以他才会写下“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写下“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在明月天山之下,他看到历史,看到刘邦被围困的白登道,吐蕃觊觎的青海湾。

又看到人情,几千年来,征人戍守在外,思妇独留家中。这最寻常却又最深痛的人间离别、人间相思,即使再壮阔的风景,也不能帮助人从这痛苦中解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