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开放的心智系统
我们要将自己的心智打造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具体该怎么做呢?
(1)用成长型思维代替固定型思维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念:每个人都有一些固定不变的能力与品质,比如“我不善于运动”或“我没有学数学的天分”等,而这些天生的特质无法改变。
真是这样吗?实际上,人的创造力等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得到提升的。
斯坦福大学的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其出版的一本名为《终身成长》的书中总结了自己30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两种思维理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说的是,相信我们出生时带有固定量的才智与能力。采取固定型思维的人倾向于回避调整与失败,从而失去了体验与学习的机会。 而成长型思维则是一种以智力可塑为核心信念的系统的思维模式。它相信通过练习、坚持和努力,人类具有学习与成长的无限潜力。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能够沉着应对挑战,他们不怕犯错或难堪,而是专注于成长的过程。对于失败他们并不感到害怕,因为他们知道如何从失败和错误中学习,从而更加接近成功。可以说,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我们还能看到一点,也许是我们平时常常忽略的,那就是二者在对待其他人的成功这一点上还有所不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将别人的成功看成自己的灵感来源,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会将别人的成功当成对自己的威胁,从而产生巨大的不安全感与脆弱感。而这种不安全感和脆弱感常常会让他选择堵住耳朵、闭上眼睛,于是,他也就切断了自我成长的渠道与途径,使整体情况变得更糟。
(2)用流量思维代替存量思维
躺在书桌上的一堆油画颜料,不会自动变成一幅美妙的油画。一定是因为有了与外界某种能量的交换(比如,你拿起画笔,打开颜料,开始画画),颜料才变成油画。同样,一个人只有在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后,才有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流量思维者”,相反则是“存量思维者”。
什么是存量思维者的典型行为?相比在学习上对自己进行投资,他们更愿意把钱存起来,让它产生利息;相比换个更适合自己、更有前途的岗位或行业,他们更愿意继续做现在这个安稳的工作;相比将自己看到的好文章、好书推荐出去,他们更愿意自己悄悄收藏起来;相比与那些优秀的人进行深入交流,他们更愿意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
1975年,24岁的柯达工程师史蒂夫·萨松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当他把这项惊人的成果呈现给公司高层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个发明没有任何意义。他们说:“没有人愿意在电视上看他们的照片。” 那时的柯达,是胶片时代的领军者。 30多年后,当柯达在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的时候,回首往事,人们发现,正是由于当年柯达公司高层对数码相机这个发明的无视,导致了柯达的覆灭。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同样的事还发生在摩托罗拉公司和诺基亚公司。 死守存量、无视流量,注定会出现“当下很好,未来很糟”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往往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3)用终身学习代替临时学习,用终身探索代替不再探索
有人每天都在学习,不论多少;有人偶尔学习一次,看一本书都要用七八个月。前者,我称之为终身学习者;后者,我称之为临时学习者。学习对于前者如同呼吸一般;对于后者则如同救急的膏药,只有在他受到刺激或工作需要时,他才会想起学习。
对于终身学习者而言,他们通过每天的学习将自己的心智打造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后续还可能产生复利效应;对于临时学习者而言,他们的心智就近似于一个封闭的体系,无力对抗熵增,也无法产生复利效应。两者在短期内看不出明显的差别,但长此以往就会有天壤之别。
很多人在成年之后就不再探索了,他们停止了对这个世界、对自我的探索。他们只想走那条早已明确的路,按部就班地生活。长此以往,他们的心智都缺乏与外界的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这时,熵增早已紧随其后,中年危机的到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那些终身探索者则不同,他们对这个世界、对自我和他人,始终都怀有浓烈的好奇心:他们想要探索那些不懂的东西,想要解开那些难解的奥秘;不论是一场电影、一次旅行、一本杂志,还是一次对话,他们都能从中探索到新鲜的信息、知识或智慧。他们就像是敞着口的容器,吸取着来自外部世界的能量与信息。
这就是熵增定律在个人心智中的迁移运用——终其一生,我们的心智都得对抗熵增,否则就很难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