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战俘,被阿拉伯帝国奉为座上宾,真实记录罗马男女的享乐生活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场战役。每一个新朝代的诞生和延续都必须经历战争的考验。

战争之所以存在,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素。有的战争是为了正义而诞生,有的战争却是为了邪恶而存在。

而发生在公元751年的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怛逻斯战役,却在历经千年之后仍然被后人所津津乐道。

开元盛世的争端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唐朝的存续时间,在前后两百多年间,唐玄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治国之策,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开元盛世”,将唐朝顺利推入了全盛时期。

当时唐朝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军事上的实力都处于世界顶级水平。分别与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构成了欧亚大陆板块上三大霸主帝国。

随着唐朝国力的不断强盛,中国在世界的霸主地位更加显露无疑。

公元751年,正值大唐天宝年间,李隆基虽然沉迷女色,但却丝毫不影响大唐的强盛。世界各国纷纷派使节学者出访大唐,学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与世界霸主交好,但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家独大的事情发生过。

吐蕃,作为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上建立起来的政权,却在大唐存续期间没少制造麻烦。

当时为了和大唐对抗,吐蕃唆使一个叫小勃律的芝麻小国切段了大唐通往安西四镇的丝绸之路。

敢于公然和世界霸主叫板的吐蕃很快便吸引了西域一些小国的注意,纷纷站出来支持吐蕃,对抗大唐。

身为世界霸主的大唐帝国怎么能容忍自己的通商渠道被区区小国拿捏,于是便派遣猛将高仙芝出兵西域平乱,一举歼灭了小勃律。

大唐的强大军事实力着实震慑住了大部分西域小国,先前投诚吐蕃的国家,又纷纷归顺了大唐的统治。

但也有小部分西域小国仍然拼死反抗,这其中就包括了石国。高仙芝借口石国没有番臣礼节,带兵迅速灭掉了石国。

当高仙芝带着部下大举抢夺石国的金银珠宝时,却放跑了石国最小的王子。

好不容易逃脱出来的小王子直奔当时正在崛起的阿拉伯帝国,请求其帮他报仇复国。

作为欧亚大陆另一个霸主帝国,阿拉伯已经成为了地跨欧、亚、非三个大陆的世界性帝国,鼎盛时期的领土面积达到了1300万平方公里。与当时位于东亚的大唐实力旗鼓相当。

当时属于年轻气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正垂涎于为我大唐经济带来飞速发展的丝绸之路,借着帮石国复国的幌子,一不做二不休,趁机将处于空置状态的安西四镇据为己有。

举兵平乱的失败

阿拉伯帝国的放肆举动,无疑在挑战大唐的威严。

本该回朝复命的高仙芝一气之下,领着手里仅有的两万兵力,又临时集结了五万盟军,共计七万余人,一鼓作气,翻山越岭直击阿拉伯帝国近八百里领地。

大唐军队借助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一路攻城略池,直捣黄龙,攻到了怛逻斯城下。

连日的行军作战,大唐士兵早已人困马乏,战斗力远不如以前,加上怛逻斯城城墙高大坚固,大唐士兵连续苦战了五天五夜也迟迟没有攻破城门。

作为大唐第一猛将的高仙芝哪里受得了这般屈辱,面对困境,他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

然而他倔强的等待并没有换来战况的转机,恰恰相反,由于他的目中无人,等来了敌军十万兵力的支援。

两军在怛逻斯城下展开了一场五天六夜的厮杀,最终以与高仙芝联合作战的葛逻禄部的阵前突然背叛,反戈一击而战败。

战俘里的旅行家

大唐军队战败后撤离的过程中,一部分跟随部队征战的后勤辎重和随军人员作为俘虏被留在了阿拉伯帝国。而当时的旅行家杜环就在其中。

作为遗留战俘里为数不多有文化的唐人,杜环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很快便从一众战俘中脱颖而出,被送往库法,成为了阿拉伯帝国权贵的座上宾。

撇开政治因素不谈,大唐先进的工业技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确实是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和效仿的,阿拉伯帝国自然也不例外。

正是因为其唐人的特殊身份,杜环跟随阿拉伯使团经过埃及、苏丹等西亚国家与北非等地,成为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到过非洲的中国人。

宝应762年,唐人杜环乘商船回国后,将自己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撰写成了一部游记,名《经行记》。

此书中除了记载亚非国家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之外,还详细记载了,怛逻斯城战败后,留在阿拉伯的俘虏工匠们是如何将当年大唐最先进的工艺技术传入西亚诸国的具体过程。

可惜《经行记》并没有保存下来,只是在杜佑的《通典》中引用过此书1500余字。

秦人的奢华生活

杜环在《经行记》中曾记载,当时的东罗马人皮肤白里透红,男人都穿着素色的衣服,女人都喜欢珠宝锦缎。

他们都喜欢喝酒,吃面包。每七天休息一次,且休息日会停止一切买卖和出行,以及上班等劳动行为。整天只喝酒享受、虚度光阴。

阿拉伯帝国普通男女,这样上七天班休一天的工作制度,休息日饮酒作乐虚度光阴的享乐主义在以勤劳朴实为标准而发家致富的大唐劳动人民眼里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杜环《经行记》中描述的西方男女的穿着和样貌,日常生活习俗等场景,在后世西方各国流传下来的画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经行记》中还记载,阿拉伯土地肥沃,物种齐全,集市里货物类目繁多,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珠宝锦缎遍布街道集市,骆驼、马匹、驴子和骡子充斥大街小巷。玻璃器皿,玩物古董多得不可计数。米面粮油的数量和质量完全不逊色于大唐。

可见当时作为西亚最强盛的帝国,阿拉伯的国力之丰厚,人民生活之富足和荒诞的享乐生活,均完全超出了杜环对西方国家的认知。

《经行记》中所记载的杜环在西亚的所见所闻内容真实,与史实相符。史籍中曾经记载了大食使者来唐有36次,而唐朝却没有使者出使过大食。

杜环作为唐朝鼎盛时期为数不多的几次败仗中流落在外的战俘,见证了大唐工匠如何将当时大唐最先进的活字印刷术、贵金属制造、纺织、绘画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功传入西方的全过程。

怛逻斯战役虽然最后以战败结束,但是从客观角度出发分析,这场战役成功促成了中阿史上一次技术大转移,特别是造纸术的传入,为推动世界整体文明进程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0)

相关推荐

  • 大唐战俘杜环,被阿拉伯帝国奉为贵宾,记录下罗马男女的奢靡日常

    鲁迅曾经说:'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每个人也都拥有享受自己人生的权利.何谓享受?在灯红酒绿中忘乎所以?在纸醉金迷中 ...

  •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中国人,不远万里,去...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中国人,不远万里,去了阿拉伯,加入了阿拉伯帝国的军队,为阿拉伯帝国打仗卖命,你是不是觉得,我在痴人说梦? 是的,在中国的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人. 这个中国人,名叫"杜环& ...

  • 怛罗斯之战:高仙芝虽败犹荣,3万大唐战士阻止了阿拉伯帝国东进

    人类的知识随着岁月的积累,已经不可能出现一个通晓所有知识的人,尤其是随着学校教育的普及,分科教育已经成了一种普遍模式. 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等等,知识被分成了条条框框,像是一个个城池一样,一个老师只负 ...

  • 当盛世大唐与无比强悍的阿拉伯帝国碰撞时,究竟谁更胜一筹?

    战争的碰撞必将把本国文明带到或强加于另一个国家,这是弱肉强食的规则,也可以说是作为一个强者的俯视,然而在公元七世纪初,两个强大的帝国孕育而生,他们对外都有着强有力的统治手腕,当强者相遇,究竟会擦出怎样 ...

  • 阿拉伯人与阿拉伯帝国6

    六.阿拉伯人独立王朝(二) 4.法蒂玛王朝 (1)王朝创建 公元747年,阿巴斯的后裔阿布·阿巴斯利用波斯籍释奴艾卜·穆斯林在霍拉桑的力量,联合什叶派穆斯林,于公元750年(一说752年)推翻了倭马亚 ...

  • 阿拉伯人与阿拉伯帝国5

    五.阿拉伯人独立王朝(一) 1.后倭马亚王朝( 756-1031年) 阿布·阿拔斯对倭马亚家族的屠杀中,有一名幸存者阿卜杜勒·拉赫曼逃至西班牙地区,并于756年那里建立政权.该政权在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 ...

  • 阿拉伯人与阿拉伯帝国2

    二.阿拉伯古国 1.赛伯伊王国 赛伯伊王国,建立于公元前约750年至公元前115年,即<圣经>所说的"示巴王国". 最强盛的时候,它甚至统治了整个阿拉伯半岛南部.赛伯伊 ...

  • 阿拉伯人与阿拉伯帝国4

    四.阿拉伯帝国(二) 4.全盛时期 747年,阿拔斯的后裔阿布·阿拔斯利用波斯籍释奴阿布·穆斯林在呼罗珊的力量,联合什叶派穆斯林,于750年(一说752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阿 ...

  • 阿拉伯人与阿拉伯帝国3

    三.阿拉伯帝国(一) 阿拉伯帝国(阿拉伯语:الامبراطوريةالعربية‎,632年-1258年)是中世纪时地处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而西欧 ...

  • 阿拉伯人与阿拉伯帝国1

    一.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The arabs)是指西亚和北非讲阿拉伯语的居民. "阿拉伯"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9世纪.欧洲人称之为"萨拉森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