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有三层美,你能看懂哪一层?用这层眼光去看兰亭序简直美呆了
王羲之的《兰亭序》到底美不美?有三种声音。第一种声音说好看,第二种声音说一般,甚至还有第三种声音说好丑。
对艺术有不同的评价,这是正常的。就像你觉得杜甫的诗美,但你不能强迫一个村妇也觉得它美一样。层次不一样,你看到的美也会不一样。
兰亭序
以前有个悟道的小故事,我觉得很能说明问题。
刚入空门,老和尚指着远处的一片青山问小和尚,你看到了什么?小和尚想都没想说,青山。老和尚笑了笑。
过了两年后,老和尚又指着青山问他,你看到了什么?小和尚这次谨慎了一些,说,我看到了我的心。老和尚还是笑了笑,没做任何回答。
又过了很多年,这时的老和尚已经老得快不行了,叫来小和尚,指着窗外的青山问小和尚,看到了什么?这时的小和尚已经鬓角微白,并没有顺着老和尚手指的方向看,眼角泛着泪花,哽咽地说,我看到了青山。
老和尚这回还是笑了,不过同时还轻轻点了点头。手指垂了下来,驾鹤西去了。
分析一下,小和尚第一次和第三次说的都是青山,为什么第三次回答青山时,老和尚点头满意了?因为此青山非彼青山。
小和尚第一次看到的青山,只是本能的青山。就像小孩子看到什么说什么一样。
小和尚第二次看青山说看到的是自己的心。这是因为小和尚悟到自己看到的万物其实是自己心的映射而已。
小和尚第三次为什么看到的又是青山了?这是因为小和尚这一次看山,不再加入自己心里的映射,去除杂念后看到的纯粹的青山。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说到的书法三层境界,与上面的小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看看你属于哪一层?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表面上看,孙过庭是在讲书法结构,而实际上是在讲书法审美的三层境界。
颜真卿的字以稳为主
书法审美第一层境界。老老实实照字帖写字,喜欢横平竖直类的字体,比如欧楷。我说句实在话,如果学书法年岁足够多,没人喜欢这种类似印刷体的楷书。
平时练楷书,只是把它当基本功练而已。所以觉着《兰亭序》一般或者丑的,基本处于这一层。
书法审美第二层境界。熬过了第一层。一些不安分的书法人开始求变了。但是变一定在遵法的基础上求变,否则就是胡闹。米芾的书法追求险峻,也是达到这一层比较成功的典型。
所以我建议那些还徘徊在第一层不能自拔的书法爱好者不妨临临米芾的字帖,以此来摆脱自己“平正”的死框框。
米芾的字险到让人觉得不稳
书法审美的第三层境界。一味地求险,总会给人不稳当的感觉。这也不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核心——中庸之道。于是第三层境界追求险中求稳,注意这个稳是在险中求得,而不是像第一层次那种稳——根本就没有险。
这一层的代表人物就是王羲之。稳中求险正是《兰亭序》所要表现出的最大的美。表面看《兰亭序》字体比较稳,也就是一般人眼中的一般,没什么特别之处。
而实际上字体结构中险象环生,眼见着字体就要歪倒下去,王羲之总会有一笔“定海神针”将它拉回来,保持整个字的稳定性。
王羲之最后一捺把倾斜的字体拉稳
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兰亭序》字体中每个部件都是险的,所以越细品味,越觉得“风光无限好”简直美呆了。但是这些险的部件组合在一起却又是稳的。
而《兰亭序》的这种天作之合的和谐之美,只有你用第三层境界的眼光才能看得到。
结束语:
有眼睛不一定发现美,有脑子才会发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就像读一本书,20岁读的时候,你觉得已经读懂了。40岁再读的时候,觉得以前的理解太幼稚,这时有了新的感悟。当60岁再读时,又会再一次推翻以前的理解。
阅历不同,感悟也会不同。书法也是这样,随着审美层次的提高,发现的美也会随之不同。我用孙过庭的一句感悟结一下尾,“通会之际,人书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