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信平丨窗外之秋

窗外之秋

作者:郑信平

九月开学,已是秋季,学生此时应景而学秋之文,大有好处。故而,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开篇第一单元,无不是秋的文章。作为家长的我,“工作”所需,重当学生,抽空翻了下朱自清的散文,颇有所获,也勾起了写几个字的想法。

其实,上饶是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17、18℃,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尤其是这几年,大有夏去即冬来,秋嘛,躲起来了。至于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这么烂漫有哲理的话语,可要因时因地改成冬天来了,春天紧跟着也来了。国庆后,短袖即刻换上长袖加外套,再降点温加件羊毛衫足够,倒是年后倒春寒有那么几天是颇冷的。这也是九江鸭鸭羽绒服一直火不起来的原因之一吧。一句话,上饶人过的是夏冬两季,顺带过个小短春而已。至于秋,总共那么个把月,还没体会到秋的韵味就冬了。没啥子印象,对现在小孩来说。

像我们小时读的金黄的麦浪连绵起伏,一浪接一浪这么优美馋人的景色,我们这没有,因南方不种麦子。印象中小时家里种过大麦,但秋天收割时麦芒太刺人,且磨出的麦麸多,大家没种几年就不种了。但金黄的稻穗笑弯了腰,黄灿灿的,是丰收,是希望。倒是可以看得到,但那是在乡下偏远地方、山旮旯才见得到,或是在农业旅游观光点才得见。也总还是少了那么些连片起伏、一望无际的气势,多少有些遗憾啊。气候变化,撂荒轮耕,二季稻改一季稻,科学种植,没了或少了原有秋的韵味,然而,总还是秋嘛。

天天上班,手头有点事,周末没带小孩回老家,也没到城郊走走,故这个秋来后,对秋的印象就是添了外套,还有上班路上三清山大道那梧桐开始落叶了,几次骑电瓶车或走路时看到清扫,尤其是几次雨后的降温,才知秋已来临,且已奏效。

小区楼下,城区大小路边,铁树樟树柚子树四季常青。办公室前,也是上饶市树樟树棵棵并立,草坪也是冬未来还绿着。若不是一雨连一雨,31℃到25℃再到20℃,很多人和我一样,连立秋已过都不会在意呢。

秋已至,气爽是在天晴日,云高恰是远观时。我的办公室在12楼,北向,恰与上饶的母亲山灵山遥相对应。奥林至尊与天宇新城遮挡了睡美人的秀发和脚踝,留存的空旷将睡美人最美之身姿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作为母亲的美人啊,总是在春雾里缥缈隐现,让800万灵山儿女无睹其容颜;或者干脆在冬雪里裹上洁白的素装,一隐直至来年的春天。只有在短暂的收获之秋,母亲灵山才展开她柔美的胸怀,拥抱湖山;才轻启朱唇,亲吻大地;才褪去她那美丽的纱衣,展露胴体。在秋日艳阳下,尽现她春之始的发育,夏之继的火红,秋已至的饱满。

在上饶县工作过,分管过旅游,灵山还是在我和一帮同事们的努力下申报成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也曾带米带锅带榨菜爬过最险的夹层灵山。近观入山、远观规划。也许是太熟悉,条分缕析之后就不觉得奇异,也就对母亲的春夏秋冬视如一了。到市直工作尤其是天天抬眼望窗即可见之后,对她的印象又不同了。

春雾缭绕时灵山忽隐忽现,夏日艳阳时能见或不见在于PM2.5,只有秋高气爽,秋风扫落叶的同时,涤荡了隔阻儿女与母亲见面的尘霾。于是,得地利的我,便是常与母亲相见的啦。

若逢晴空日,恰可目及万里时,我一般都会七点半左右就来到办公室,泡上一大杯婺源大鄣山的廉价绿茶,端坐侧目,遥望灵山。此时,早已升起的太阳正将万丈光芒投映在老鹰嘴下陡峭壁立、宽阔无比又净如镜面的花岗岩石壁上。从睡美人胸腹部直至臀部,连绵十多千米的山体东侧净是峭壁,造化之神功不一般。杂有石英的花岗岩,反射太阳光别有妙趣处。

初升的秋日,微茫而不失余温,投映在巨大而连绵的峭壁上,加之石英的反射光,远观恰似给侧躺的母亲灵山披上了一件透明的薄纱衣,随风而轻摆着垂拽的边裙。丰满美丽的胴体,也在秋的晨光中隐隐约约,令你遐想起那被奥林至尊遮挡了的秀发,该是长发飘飘,还是垂如丝绦呢。还有她那秀丽的双脚,在秋日中又是如何。大有双手立即扒开这两遮挡处的冲动。

秋已至,然未至深,仲秋还未到,仍可慢慢欣赏。

(2020年9月20日17:32)

文/郑信平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郑信平,江西玉山人,四川大学毕业,哲学博士,曾在乡镇、县级政府任职,挂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现为中部某省地级市公务员。从事金融口工作。喜藏书、阅读,也喜动笔。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

相关推荐

  • 牛年伊始立宏愿!上饶郑化,倾心创作灵山主题系列书画作品

    2月27日周末,我们慕名到访上饶"诗书画印"四绝作者郑化先生寓所时,他正在潜心创作"胡超采药图"!胡超是"天下第一灵山"上饶灵山的开山道教始 ...

  • 【随笔】火车| 郑信平

                               文|郑信平 说到火车,我想年轻人脑海中浮现的肯定是两头尖尖,头顶有两根粗壮电线与铁轨并排悬挂着,呼的一声从身边飞驰而过的和谐号复兴号. 车厢里干净 ...

  • 李如超:印象临沧之灵山寺

    [总第107601期] 印象临沧之灵山寺 作者:李如超 踩着和风,在午后慵懒的阳光里,时间刚好不紧不慢,拾级而上沿着香烛燃起的阵阵青烟,遇见着又错过着往来的香客和信徒. 灵山寺静静坐落在城郊,似乎摆脱 ...

  • 【望安山文学】郑信平||一夜西风劲 晨起逐日寒(散文)

    一夜西风劲  晨起逐日寒 作者:郑信平     主编:非    鱼 霜降过后,虽未立冬,但"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的谚语告诉我们夜半会起霜,早晚温差将逐渐变大.尤其是这几天,离立 ...

  • 【望安山文学】郑信平||赌(散文)

    赌 作者:郑信平     主编:非    鱼 这几天上饶各地重奖考上清华北大者,多的可拿到几十万,引发了长久又系列的讨论. 玉山是教育大县,人才之县,博士之县,新中国首批的18个博士就有一个是玉山的. ...

  • 游上饶灵山

    (恰逢九月九重阳节,登高灵山,上山石阶又窄又陡又凹凸不平,走了一个小时几身汗,才到山顶栈道,谁知接下来8.5公里悬空栈道让人惊艳,这环绕山冠的栈道是走过的最长最美的,随着山弯美景无处不在.边走边看,边 ...

  • 【望安山文学】郑信平||一夫当关茗洋关(散文)

    一夫当关茗洋关 作者:郑信平     主编:非    鱼 李白在<蜀道难>中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道出了蜀道的 ...

  • 郑信平丨饭碗

    饭碗 作者:郑信平 上午,初中一直到高中的同学永华从老家来市里,到我办公室坐了坐.三十多年了,我们从稚嫩到成熟,个子也从初一时的小不点到现在人到中年的(都是)横向矮锉锉,可谓有苦同担的绝佳好例子了.我 ...

  • 郑信平丨说泪

    说泪 作者:郑信平 写了<谈笑>,自然就要说说笑的对立面哭了.可一想到哭,就老大的心里不痛快.因为第一印象,哭就是因了外来横逆之力过大,承受不了或抗拒不了,而难得支撑下去所致,或者是不想离 ...

  • 郑信平丨谈笑

    谈笑 作者:郑信平 身份证塑料封皮破裂,数字磨损,到派出所重办.照相时,被要求微笑,可面对漂亮女民警,我倒是正襟危坐得紧,一点都没笑.回到家,想翻翻清人程世爵的<笑林广记>,找回笑的神经细 ...

  • 郑信平丨书信

    书信 作者:郑信平 每晚睡觉前,照例要浏览微信朋友圈,雷打不动.尤其是有几个人的朋友圈,若几天没看到其发出新东西,就感觉心里少了什么,是不是他这几天家里有事了?多少次想问问,也是,兴趣类同.人皆有所好 ...

  • 郑信平丨手机

    手机 作者:郑信平 什么东西是我们每天都不可或缺的呢?现在若提个这样的问题,答案肯定是手机了.试想每天出门前先摸摸口袋,看少了什么,无非是钥匙和手机.钥匙忘了,可以等家人的开门,但若手机没带,肯定感觉 ...

  • 郑信平丨对门对吹

    对门对吹 作者:郑信平 两个人,两对门,对着吹牛皮,对着吹啤酒瓶,这就是对门对吹,说的是我在四川大学读书时,和对面宿舍的中文系古汉语文字学博士生龚泽军兄弟的一些有趣往事.四川大学在四川省会成都. 成都 ...

  • 郑信平丨夜半青苑

    夜半青苑 作者:郑信平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省长视察南航的食堂,里面有省长指着价目表,读出半份半价,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就肚而食,有时半份足 ...

  • 郑信平丨拖拉机

    拖拉机 作者:郑信平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道路也是四通八达的,不过,全是土路.我们雨天光脚上学时,脚丫缝里冒出的泥浆,煞是让人颇有若是稀粥,该有多惬意的遐想. 路上跑的,记忆中的好像只有各种拖拉机,卟卟 ...

  • 郑信平丨自大与内省

    自大与内省 作者:郑信平 <佛说灌洗佛经>有"释迦文佛--以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时.生堕地行七步.举右手而言.天上天下我当为人民作师.太子生时天地皆为大动."也即传说的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