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烙饼
乡村记忆——烙饼
文/程大康
每次看到街口或者小巷里烙韭菜盒子卖的人 ,我都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妈妈烙的单饼。妈妈烙单饼的时候,总是烙几样带馅的单饼,在我们当地称之为菜盒子,有韭菜馅的、南瓜花馅的或者苋菜馅的等等不同口味,味道香美,非常好吃。那时候家里都穷,吃这样的烙饼次数不多。妈妈经常把玉米面用开水烫一下,活成玉米团在案板上揪一个个小团,用手拍成扁片放在鏊子上,炕成玉米饼,我们这里叫做“铎子”颜色金黄,也挺好吃。
小时候,村子里要是哪家死了人,就要烙几十张芝麻单饼,放在棺材前面,等死人出殡时,我们几个孩子跑到跟前抢着拿芝麻单饼吃,那个香呀!简直是人间美味。前几年偶尔想起幼时的这件事,就问妈妈为什么要烙芝麻饼放在棺材前头。妈妈说听老一辈人讲是留给死人吃的。“那人死了,怎么能吃到呢?”我好奇地问,“一辈一辈传下来的,说人死有三魂;头魂扔,二魂崩,三魂在家守尸灵。这芝麻单饼就是留三魂吃的,吃的是散布在空气中饼的味道。而且小孩吃了能辟邪,晚上睡觉不磨牙。”妈接着说:还有一种叫“打狗饼”的面饼,是死人过奈何桥的时候拿来贿赂小鬼的。”如此种种传说,给芝麻单饼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烙饼自然离不开专用的工具,那就是“鏊子,小擀面杖,也叫擀轴子,翻单饼的批子”。“鏊子”是铁制成的,有三条短腿,腿高大约六厘米左右,中间凸起,在底部烧柴;擀面杖是木棍制成的;批子用木板或者竹竿制成的。那时“家家有鏊子,户户烙饼”。烙饼是一门手艺,要学一段时间才能烙成像样的一张单饼。我小时候经常看妈妈烙饼,知道烙饼要用“死面”比包饺子面还要软一点。首先把面粉放进盆里,为了不让饼干就放少许盐,将温水缓缓倒入面粉当中,要是怕面粉粘手,就用筷子不停搅拌成面疙瘩的形状,并开始用手使劲的揉,等揉成面团以后,放在案板上醒一二十分钟,这个时候就开始支鏊子。找三个相同大小的石头垫在鏊子三个脚上,扣住就行。然后抱些麦子草,一切准备工作完成,面团也醒好了。 妈妈开始把醒好的面团揉成长条,揪成一个一个小剂子,再把一个一个剂子揉成面团放在一边。取一个剂子压扁,用擀面杖擀开,擀的越圆,薄厚均匀,技术就越好,饼不能超过鏊子的面积。爸爸在下面烧鏊子,翻饼。爸爸喜欢吃八成熟的饼,放在鏊子上一翻一正就可以了,饼周圈有的没起泡;妈妈喜欢吃全熟的,爸爸就烙几张八成熟的饼自己吃,其余都是全熟的。
每次烙饼,我都会揪点面在手里玩,然后蹲在鏊子旁边盯着看,看到两面鼓起黄色泡泡时,肚子也跟着敲起小鼓。爸爸可能是在部队里守规矩习惯了,不到吃饭的时候不让吃。妈妈看到我馋眼巴巴的样子,就撕了半个饼给我。我顾不上洗手,赶忙接过来卷着盐豆,一口咬下去,没想到饼很热,烫得我嘴里不由地发出“嚯嚯”的声音,可我还是吃得津津有味,吃完了,就趁着大人不注意又去偷吃剩下的那半张单饼。
到了秋天,芝麻收回家。妈妈把芝麻在锅里炒熟,用擀面杖在案板上把炒熟的芝麻擀碎,放点盐在里面,制作成芝麻盐。把芝麻盐放到烙好的单饼里,卷起来吃。妈妈烙饼的时候还把芝麻放在面团里,制作芝麻单饼,烙好的芝麻饼放在鏊子旁边炕干后,又脆又香,最可口。要是烙菜盒子,就先烙成单饼的样子,把菜调好后,放在单饼一半的地方,另一半盖上菜,用手把边拍实,象饺子的形状,再放到鳌子上炕。
最近,突然有点想吃烙饼,可又买不到。只好自己和面,凭借小时候的记忆,揪成几个小剂子,一个一个揉起来,再拿着擀面杖一个一个擀。怎么擀都不圆,而且每个单饼上都有几个小洞。我把它放在电平锅上,一会儿就熟了。虽然不好看,但吃起来倒还有点像小时候的味道。
随着社会的进步,手工烙饼慢慢减少。自从烙饼机器的出现,“家家有鏊子,户户烙饼”的场景慢慢退出人们的视线。现在的孩子也很少能认识原始鏊子的模样。虽然感觉到还是纯手工烙饼好吃,却很难买到。机器烙的单饼怎么吃也吃不出小时候那诱人的味道,只好在记忆中寻找了。
云中漫步,原名程大康,中共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灵璧家园网一级作家,著名诗人。